行草忽悠与楷法无欺
宋立民(赤坎)
“长波浮海岸,大点出嵩丘。”中国书法作为展现美感的艺术,比俄国康定斯基的“热抽象”早了两千年,每每让西方人叹为观止。
然而,颜柳欧赵、苏黄米蔡恐怕都想不到:若干年之后,书法成了某些官员的“滑铁卢”与“耻辱柱”。
上周五深夜,央视3·15晚会刚刚落幕,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魏传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各大网站的标题不一,但是比较醒目的是:副部级“书法家”魏传忠落马,曾被母校评为杰出校友。
网搜魏某的书法,略有模样,但是距离“家”的要求仍然有点远。无奈媒体当初的报道是,魏“幼承庭训,苦学颜柳。工作之后,醉心草书,上溯二王,旁及张旭、怀素、米芾、傅山等名家先贤,后形成了自己的鲜明风格,尤以行书、草书见长”。还出版了一堆作品集,常常举办展览。
无独有偶,半年前,也有过一则“副部级书法家”落马的消息。仔细一查,原来是笔者的大学与省委党校双料同学。媒体的标题是:《副部级“书法家”靳绥东落马,殷墟一刻有其题字的石头被处理》。再看看老同学的字,比魏某又逊一筹,一股子横劲邪气,像老百姓说的“鸡挠豆腐”。而媒体当初的报道是,“擅长行草和甲骨文,其行草铁画银钩,刚健雄劲而富有魄力”。
前前后后的贪官职务不一,性格各异,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当的一致,那就是书法的强项都是“擅长行草书”。行书,人各有“行”;草法,老百姓目为“天书”,于是“官员大家”们也就大胆地天马行空、挥洒自如了。
绝不是说书法这种雅好官员不能够染指,这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大好事。但是,略通书法的笔者有一点小小的建议,就是从楷书写起,因为“楷法无欺”,最能够看出一个人的真功夫与实在作风,最能够培养“讲规矩”意识,最不容易“一夜成"家"”。
再进一步,贪官为什么每每想戴上“书法家”的高帽?一则随手一画就可以瞒天过海,二则可以作为“有文化”的炫耀资本,三是可以获得巨额润笔或者购书费。只是如今风向大变,坊间的识别能力与审美能力也都在提升,再想“忽悠”已经不那么容易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凯杰通讯员李枚报道:借助“新装”文明交通宣传牌,开展创文劝导宣传工作。近日,由交警赤坎大队自主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