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群”的火爆
一笑而过不必当真
李湘东(霞山)
谁都渴望被人夸,谁都喜欢被人夸,谁都享受被人夸。“夸夸群”正是迎合了青年人的精神需求,满足了释放压力,娱人娱己,应运而生。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夸夸群”,营造出一个良好和谐的氛围,年轻人找到了一个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的好方法,还能锻炼各自的思辩能力和文字表述水平。“夸夸群”一经建立,颇受同学们欢迎,踊跃加入者不乏其人,在高校内异常火爆。
适时恰当的夸赞可以让你感受刺激和快乐;优美动听的赞美会带来温暖和力量。年轻人渴求情感上的互动,希望被认可被尊重,期待夸人求人夸,加入“夸夸群”这一切都可满足。这未尝不是一个缓解压力的,自我搞笑式的好方法。
通过网络表达喜怒哀乐,的确是信息社会带来的一种进步。其实大家都清楚,这种群而起之的夸赞,大都在陌生环境中进行,彼此都不熟悉了解。网友的各种点赞并非出自真情实意,更多的是一种相互间的热捧,是一次不需负任何责任的调侃。正因为如此,夸起人来不须讲究,无需担责,不用考虑后果,尽管随意用尽美丽动听的词,夸张肉麻的话,令你高兴的恭维,人为造成一种浮夸不实的评价,滋生一种迷惑人、糊弄人的假象。某些大学生在一片夸赞声中飘飘然不知所以,虚荣心得到一时满足,但时间长了,“夸夸”作用消逝后,其人依然如故,又回到原点,产生失落的心理更为严重,更难承受现实社会的矛盾和压力。因此,笔者以为对“夸夸群”中所有赞美动听之词,一听了之,短暂的快乐舒畅后,千万不能当真,更不能迷信,坠入其中。过度迷恋虚拟虚幻的夸赞,可能会变得更加虚荣和浮躁,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甚至会迷失自我。相当年,那些声名鹊起的少年科技大学生,曾被誉为超级”神童”,每天都被赞扬和鲜花簇拥着。然而,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夸赞和鲜花不见了,一旦遇到挫折他们中个别人便承受不起。这都是为过度吹拍听累,为肆意捧杀所害。
现在“夸夸群”仅限在大学生中流行,估计很快也会在社会上风行,或许今后不论你在群里说什么,都会被人围起来夸奖一番。但笔者以为,感受一番温暖,享受一下快乐未尝不可,但一定要理性对待,不过于追捧,也不用过于排斥,带着娱乐的心理去体验就好,尽可“一笑而过,不必当真”。
被认同的渴望
关月(霞山)
近段时间,各类“夸夸群”在网上引发热议,网友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种“求夸”“互夸”是减压的新潮方式,是对生活中受挫的最好治愈;也有人认为这些赞美往往言不由衷,甚至是玩套路,是一种“病态”。无论是非对错,“夸夸群”的火爆确实反映了一个情况:越来越多人需要从中获得“认同”。
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由低至高依次排列。在我看来,这种被认同的心理需求,正是第四层级的“尊重”。其实很多人“求夸”并非是为了那些虚无缥缈的赞美,而是为了获得别人的理解和认同。学习的压力、工作的烦恼、快节奏的生活,凡此种种,让人疲于奔命。偶尔停下,人们往往会自问:“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样做值得吗?”而在“夸夸群”里,你随随便便的一句话就能收获一个个笑脸和一句句赞美,其中的关注、理解和认同,其实比赞美本身更让当事者舒畅。
在一些企业,管理者都会烦恼甚至埋怨员工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都给他这么好的待遇了,他为什么还要辞职?”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员工在工作中缺乏认同感。
“夸夸群”的虚拟互动模式,其实也完全可以置换于现代管理之中。有研究表明,在缺乏有效激励措施情况下,员工一般仅能发挥工作能力的20%至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工作能力可以提升到80%至90%。激励,仅仅等于多给钱吗?我想,这个答案应该是否定的。除了基本薪酬保障,管理者更应多了解员工长处,明白员工优势,从而知人善任、用之所长,多一些“夸夸”,少一些“怼怼”,这样才能满足员工被尊重和被认同的愿望,调动他们的智慧和活力。当人人都有充分展示自我、发展个性的广阔平台和上升空间时,才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激活人才第一资源,驱动创新第一动力。
重视“鼓励教育”
米苏(霞山)
求夸奖、求鼓励、求表扬,在很多人看来,这似乎是中小学生,甚至是幼儿园孩子们才会有的需求。但近日在上海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这些高校逐渐流行起来的“夸夸群”,以及某电商平台推出的有偿“夸人服务”,似乎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即便是大学生、成年人,其实也有“求夸”的“刚需”。
“夸夸群”与去年出现的“对骂群”“喷喷群”,尽管可以看成两个极端的网友互动方式,但其本质上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可能都是人们释放心理压力的一种表达。“求夸”是舒缓生活压力的需要,“找杠”又何尝不是隐藏着对压力的宣泄。这些接连出现的奇怪微信群,恰恰说明了当前人们在巨大生活压力之下,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宣泄口时,已经开始努力在虚拟世界寻求释放压力的新渠道。这其实也是从侧面上反映出,当前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社区心理健康咨询的不足。
笔者平时上课、和学生谈心,常常能从学生的情绪变化中感受到他们在家中的压抑。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把孩子捧成了掌中宝,舍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结果孩子出了家门、遇到挫折,很难自我调节,往往被坏情绪牵着鼻子走,这是缺乏“挫折教育”。而另一个极端,是有的家长对孩子管得太多太严,常以“怕孩子骄傲”为借口只批不赞,有的甚至会因孩子一时的“不乖”而将工作中的压力和怨气发泄一通。在这样的家庭里,缺的是“鼓励教育”。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家长都意识到要进行“挫折教育”,但却往往忽视了“鼓励教育”。长期得不到家长表扬、夸奖的学生,往往表现出不愿意展示自己、不愿意表达自己的倾向,虽然每天都“安安静静”地上课、“循规蹈矩”地学习,但心底里或多或少是有些不开心甚至压抑的情绪。
尽管现在越来越多学校和老师已经意识到要对学生进行适度的“鼓励教育”,但家庭环境如果不改善,学校里的“鼓励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笔者希望大家做父母的都要把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起来,把“鼓励教育”重视起来。特别要注意的是,“鼓励教育”不能和“夸夸群”里那些不分青红皂白的乱夸混为一谈。首先,我们得真正去了解孩子、看到孩子在某件事上付出的努力。然后,就是要注意“夸”的技巧,例如要夸奖孩子付出努力的过程,而不要单纯用一句“你好棒”“你好聪明”来代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永幸通讯员陈愉)3月15日下午,霞山区解放街道民享西二社区来了一群最可爱的人。该社区邀请军民共建单位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