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之源成为人民福祉
忆当年 话发展
前 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从饮水解困到提质增效,从水源保障到长效管护……60年来,茂名的水利建设不断提升完善,走出了一条民生水利、现代水利、生态水利齐头并进的科学发展之路,为茂名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减少自然灾害作出了贡献。
如今,漫步河边水库,处处是水清河畅、鸟语花香、岸绿景美的景象,一些河段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看到如此巨大的变化,茂名市水电局原局长、今年91岁的离休干部王克感慨万端。他说,60年来取得的辉煌,是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干出来的;茂名水利事业的长足发展,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水利人的不懈奋斗。从“水为人用”到“人水相亲”,转变的是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的发展理念。
老一辈为茂名水利打下良好基础
茂名是一个水利水电资源极为丰富的地方,茂名的主要河流鉴江发源于信宜市虎豹坑,干流经信宜、高州、化州、电白、吴川,由北向南注入南海。全长231公里,流域面积9464平方公里。由于降雨不均匀,从5月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到了雨季,特别是7月至10月台风季节,台风带来暴雨或特大暴雨,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1957年冬,为解决茂名石油工业用水问题,国家石油部决定拨款3000万元建设高州良德水库,由高州县承担施工任务。高州县采用民办公助的方法,节约一部分资金多建了一个石骨水库。后来又把两库联通,建成总集水面积1022平方公里、总库容11.5亿立方米的高州水库。建设这个庞大的工程,库区人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鉴江沿岸群众5万人上工地,库区共完成土方923万立方,石方51万立方,砼土7万立方。1962年广东省副省长罗天来到高州,省安排200万元投资配套渠道建设工程。高州县动员12万人上工地,民工们自带粮食、工具,自己解决住宿,苦干加巧干,完成干支渠449条1322公里,桥梁涵闸385座,建成高州水库灌区农田103万亩。此外,还在鉴江干流建设了一批拦河坝引水工程,解决茂名市区工业和农业用水。
湛江地委书记孟宪德同志早在1955年就开始搞亚热带资源调查,请水电部专家和省专家来调查规划。水利部将资料编写成书,为以后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时任高州县委书记赖鸿维同志建议,用建设良德水库的3000万元建两个水库(良德库区、石骨库区),良德、石骨两水库通过龙头坳连通渠联接而成高州水库。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罗天同志非常关心湛江、茂名的水利建设,省里专门拨款建设高州灌渠。当年湛江水电局局长凌振兴以及钟云等同志,在建设鉴江各水利工程中付出了辛勤汗水、智慧和心血。电白县委书记王占鳌同志带领电白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修建了罗坑水库和黄沙水库。来自省、市、县的水利工程师们科学设计闸坝工程,为茂名的水利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茂名水利建设步入“快车道”
1983年湛江、茂名分家,我带上10位熟悉水利、水电技术的干部从湛江来到茂名,和茂名水电局的同志一起奋斗。市委市政府任命我为茂名市水电局局长,放手让我工作,这对我是极大的鼓舞。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在各县水电局同志的共同努力下,茂名市水利建设步入“快车道”。
1987年6月5日,信宜北界等地下了大暴雨,当洪水到达高州时,当地又下了一场大暴雨,两场洪水叠加在一起,高州水文站测得超过3000立方米/秒。高州城损失严重,沿江石鼓、祥山、南盛等镇受淹泥砖房倒塌,农作物失收。洪水过后,我们水利部门立即作了调查,提出“上蓄、中导、下疏”的治鉴方针。按照这个方针,我们花了两年时间加固了从信宜东镇至湛江长岐分界点约200公里江堤。从1987年至今已经30多年了,鉴江干流堤围安全,没有发生洪水漫顶和溃坝现象,有效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010年9月21日,高州水库上游的马贵镇下了一场特大暴雨,沿河竹木、水利设施、水电站、桥梁、江边房屋等被摧毁,高州水库抗击了这次大洪水,保护了下游安全。
小水电是利国利民的“绿色产业”,我于1971年到高州水库任良德电站工程总指挥,我们花了6年时间建成两座装机容量10000千瓦的水电站。我们还在高州水库建了良德和石骨电站(装机2×10000和2×3000),用“以电养电”的办法开发新的电站,谁建设谁受益。1983年在茂名市水电局的带领下,建了云丽电站装机5000千瓦,信宜县建了兵营电站装机4000千瓦,高州县建了三角湾电站装机7500千瓦,电白县建了清湾二级电站装机2000千瓦。经过几十年努力,全市小水电装机40万千瓦,2017年发电量突破11亿千瓦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高州水库建成后,鉴江平原的广大地区解除了水旱灾害,变成了鱼游虾跃的鱼米之乡。水库供应茂名石化、电力等工业及市区生活用水,解决高州、化州、电白、茂南、吴川等地大面积农田灌溉,发挥了灌溉、防洪、供水、发电、旅游、调节气候等作用。
近年来,茂名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全域水利建设工作,在建设水工程、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走出了一条民生水利、现代水利、生态水利齐头并进的科学发展之路。通过中小河流治理,茂名市一些河长制节点工程逐渐成为茂名城市的标志性景观。茂名露天矿区通过“引水、种树、建馆、修路”的方式进行生态修复,目前已形成水面6.8平方公里的美丽湖泊,被评为国家矿山公园,成为茂名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一张独特名片。小东江通过综合整治,形成了十里滨江景观带,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一件件民生工程,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惠民实事,转化为老百姓心中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本报记者 陈丹丹 董玉奎采访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林明聪通讯员梁杰报道:吴川市扩容提质建设项目——梅菉下隔海桥改造工程,目前正在抓紧进行桥面铰缝层捣制,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