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型毒品 慎防“被吸毒”

湛江日报 2019-02-26 10:53
□关月

连日来,赤坎区禁毒办、中山街道办、中山派出所等单位借助元宵节以及年例等活动,在赤坎步行街等地开展了内容丰富的2019年扫黑除恶、禁毒、创文宣传活动,让广大市民进一步了解更多扫黑除恶、禁毒、创文等方面知识。(2月25日《湛江日报》)

近年来,湛江进一步加大禁毒宣传教育力度,如新闻报道中的街头禁毒宣传活动经常可见。可能有人会问,“这么频繁地开展禁毒宣传,有必要吗?”在笔者看来,非常有必要。

随着“全民禁毒”系列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和公安机关不断加大对涉毒犯罪的打击力度,禁毒形势大为好转。但去年6月,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17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仍然触目惊心。在笔者看来,涉毒犯罪更趋复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型毒品更具迷惑性、伪装性,“被吸毒”情况多发;二是互联网成为贩毒人员沟通联系交易的平台,寄快递贩运毒品愈加突出。

特别是新型毒品屡屡改头换面,不少年轻人和中年人“被吸毒”而不自知。笔者前不久看了一则新闻报道,一名年轻男子在警察查车过程中被发现有问题,带去做尿检发现其吸了毒。但这名男子一直坚定地否认自己曾吸毒,警察一再询问之下,他才惊醒自己在和朋友到酒吧喝酒的时候,吃了一些“跳跳糖”。这种“跳跳糖”其实就是一种新型毒品。

随着禁毒宣传和涉毒犯罪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毒品的危害性,懂得拒毒防毒的必要性。但为了打开“市场”,制毒贩毒分子用一层层“糖衣”把毒品包装起来:一种名叫“奶茶”的新型毒品,外形与真正的奶茶极度相似,遇水即溶,与各种饮品混合后,口味都不会发生改变,甚至香味都相似;毒品“跳跳糖”遇水即溶、即冲即饮,与各种饮品混合后口味都不发生变化;毒品“曲奇”外表和普通饼干无异,里面却夹杂着绿色的物质,含有大麻成分……

在各种“糖衣”的伪装下,新型毒品往往害人于无形,不少年轻人、中年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吸毒”。近年来,时不时就能在媒体报道的“被吸毒”事件中,发现一些闻所未闻的毒品名字。冰毒、摇头丸、K粉等毒品已和海洛因一样归入了“传统毒品”,在一些吸毒者眼中,这些毒品已经和“鸦片”一般“古老”。如今,“红冰”“阿拉伯茶”“浴盐”“邮票”等陌生的名词正成为害人毒品的新名头。更可怕的是,这些新型毒品比“传统毒品”杀伤力更强、危害更大。以“邮票”为例,它简称“LSD”,就是一张像邮票一般的小纸片。它只有普通邮票一半不大大小,但贴在舌头上可以让人产生各种幻觉长达12个小时。根据网上资料,这种“LSD”对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会有强烈的损害作用,如果长期食用,会诱发精神分裂症等症状,甚至产生自残、自毁、自尽等一些极端行为,非常危险。令人担忧的是,在媒体报道的案件中,多是一些年轻人在派对、网吧、酒吧等场合“被吸毒”染上毒瘾,随后通过微信进行毒品交易,毒品隐蔽,贩毒隐蔽,吸毒也隐蔽。

要打击新型毒品犯罪,除了依靠公安机关不断加大精准打击力度外,更为重要的就是组建全民禁毒宣传教育阵线——只有不断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让禁毒知识更新的步伐跟得上新型毒品“改头换面”的节奏,我们才能组建起一条“与时俱进”的知识型禁毒防线;只有不断提高全民识毒、防毒、拒毒的能力,这才能为禁毒人民战争的胜利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新闻推荐

赤坎体育南路 新划停车位 缓解停车难

本报讯记者殷翊展摄影报道:昨天上午,记者在体育南路市司法局路段看到,一位工人正使用机械在非机动车道上划临时停车位(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