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鬼托梁”铭刻历史却遇传承难题传承人张玉泉欲创新求发展
“番鬼托梁”是流传于湛江地区一项独有的木俑艺术,产生于晚清抗法斗争期间。元宵节前夕,记者前往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南三镇上垌村,来到了“番鬼托梁”制作传承人张玉泉家采访。身为制作传承人,他坦言已经有近5年没开工做过“番鬼托梁”了。现代社会环境渐趋稳定安乐,大多数人对“番鬼托梁”的历史背景以及文化内涵不甚了解,张玉泉感到十分忧虑,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更多人更深入了解“番鬼托梁”蕴含的历史文化,把“番鬼托梁”制作工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番鬼托梁”具有很高历史研究价值
记者来到张玉泉之前的工作室,这是一个面积约30平方米的破旧老房子,记者一踏进门口,工作室里的各种古老木质工艺品的淡淡清香扑面而来。左边的房间是张玉泉工作的地方,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雕刻工具,书柜上存放着他曾经的画作。为了让记者更加形象具体地了解“番鬼托梁”,张玉泉拿出图纸给记者画出“番鬼托梁”的模样。
据张玉泉介绍,“番鬼托梁”木俑呈圆雕造型,是以法国侵略者为形象,通过近代西方美术写实、夸张等艺术手法,精工雕刻而成,再现侵略者凶恶、狰狞、丑陋的嘴脸。木俑垫置在梁架上作托梁,设置在门檐、正梁或正梁前后梁间。
湛江“番鬼托梁”出现在法国殖民者占领广州湾(湛江)时期,当时湛江人民不甘欺凌、奋起反抗,为了表达对侵略者的仇恨和蔑视,发泄心中的愤怒,当时的民间工匠别出心裁,把民间习惯镇压于房梁之下的妖魔木俑,改为法国侵略者,把反帝爱国的情怀,寄寓于建筑物中,人们称之为“番鬼托梁”。
张玉泉说,“番鬼托梁”主要集中在湛江当时的抗法总部附近的一些庙宇,例如位于坡头区的关帝庙、位于麻章区的武帝庙等,“番鬼托梁”流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并于2009年1月被列入湛江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番鬼托梁”是中国近代史上湛江人民英勇抗法的历史见证,深刻地反映了湛江人民对法国侵略者的愤怒,充分地体现了湛江人民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番鬼托梁”知者甚少
张玉泉是“番鬼托梁”的第三代传承人,今年70岁。以前为了生计,他做木工去修理庙宇,又因自小喜欢美术,勤奋自学,从而成为一名雕刻工。特别是近十年,张玉泉为“番鬼托梁”的推广传承奔走于各大城市,在本应怡享天年的年纪依旧勤奋学习雕刻工艺。
张玉泉告诉记者:“"番鬼托梁"带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它意喻法国侵略者处于大梁的重压之下,永世不能翻身。但我已经将近有5年时间没去庙宇做"番鬼托梁"了。如今,很多庙宇进行翻新改造,除非原有的"番鬼托梁"要保留,大部分庙宇现在都不愿意去做"番鬼托梁",人们更愿意采用龙凤等寓意吉祥的题材。“
张玉泉说,自己在向大众市民推广“番鬼托梁”时遇到了很多的尴尬,“现在,在村里随便问一个人,他都不知道"番鬼托梁"的历史意义,即使年纪大的人也说不出"番鬼托梁"的作用,还有很多年轻人甚至都没听说过。”
希望传承中有创新
张玉泉作为一个民间老艺人和传承人,他认为他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把“番鬼托梁”制作工艺继续传承发展下去,不能让这独特的民间工艺在他手上失传。
说到“番鬼托梁”未来的传承发展时,张玉泉从抽屉里拿出文件袋,里面是他去年的工作总结和“番鬼托梁”树根木雕茶几的设想。张玉泉认为,过去多把“番鬼托梁”做在庙宇里,如果把“番鬼托梁”的工艺与树根木雕艺术结合做成茶几,人们在喝茶时便可以品味、了解到“番鬼托梁”的精神文化内涵。“番鬼托梁”茶几的艺术造型可以更多样化。张玉泉表示,他计划在“番鬼托梁”树根木雕茶几上附带一份有关“番鬼托梁”的历史文化材料,“把"番鬼托梁"工艺运用到制作茶几上,让更多人知道"番鬼托梁"的历史文化,铭记法国侵略中国的这段历史。”
此外,张玉泉还表示他将会把“番鬼托梁”制作工艺技术传承给儿子,让“番鬼托梁”工艺代代相传。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有凤实习生陈莹莹)1月22日,副市长崔青、湛江军分区副司令员陈青松率挂点扶贫单位前往坡头区乾塘镇三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