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风采
朱义坤
徐力
■编者按
广东进入省两会时间。代表委员肩负神圣使命,汇聚广州共商发展大计。他们深入基层走访调研,他们在履职和参政议政中察民情听民意,他们的足迹遍布全省各地。即日起,南方日报开设“代表委员风采”栏目,聚焦代表委员履职风采,敬请垂注。
省政协委员,暨南大学法学院院长、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朱义坤:
连任三届“追踪”不断
“连任三届省政协委员,我已经是个"老委员"了。华侨权益保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都是我重点关注的领域。”省政协委员,暨南大学法学院院长、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朱义坤笑着说,自己总喜欢“不断追踪”。今年,他将在去年建议粤港澳合作转向“立交桥”模式的基础上继续“追踪”,建议构建养老保险跨境可携性机制以促进大湾区人才自由流动。
“如果养老保险不具有跨境可携性,社会保障的后顾之忧便会阻碍人才自由流动。”朱义坤说,货物、资金、信息等的自由流动,无不有赖于人才自由流动,希望提高大湾区社保福利的可携性、便捷性和互通性,促进三地人才自由流动。
提案促成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出台
任职百年侨校暨南大学,专攻法学研究,朱义坤将“侨”和“法”有机结合,研究侨务法,关注华侨权益保护、侨务法治问题。他深入多地调研,足迹遍布江门、梅州、中山、珠海、广州等地。
2015年,朱义坤提交了《关于统筹海外侨胞资源,促进广东省法治建设的建议》,阐述广东省华侨权益立法的必要性,并建议出台保护华侨合法权益的地方性法规。
同年7月,《广东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并于10月1日施行,填补了广东省在华侨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空白,也是我国首次以地方性法规形式对华侨权益保护进行综合性立法。
“维护华侨权益除了需要立法保护,还需要培养相关人才。”朱义坤说,暨南大学法学院已在硕士研究生中开设了侨务法的研究方向,在博士研究生中开设了侨务法学理论的研究方向,为侨务法研究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作为法学专家,朱义坤履职以来提交了《尽快制定〈广东省住房保障条例〉确保群众住有所居》《关于构建大数据时代“无犯罪记录”查明新机制的建议》等多个与法律相关的提案。
不少提案建议已经变成了现实。如广东省公安厅于去年底开始在全省推广使用“粤省事”申办无犯罪记录证明,让群众“少跑腿”。
建议构建养老保险跨境可携性机制
港澳台居民可申领内地(大陆)居住证;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去年,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融合屡屡传来好消息,让朱义坤非常兴奋。
朱义坤一直关注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情况。去年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朱义坤提交了《关于构建制度性“立交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共商共建共享的建议》,提出要将粤港澳三地的协同发展从“平行线”的模式转向“立交桥”的模式,更着重“求同”,通过建立三地委员会等方式推动制度共商、共建、共享。
“今年,我继续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人才流动为切入点深化提案。”朱义坤说,人才自由流动是大湾区战略的重中之重,而养老金是否跨境可携带,会成为人才跨境流动考量的关键因子。因此,他准备了《关于构建养老保险跨境可携性机制促进大湾区人才自由流动的建议》。
朱义坤说,粤港澳三地虽各有较为完整的养老保险体系,却都不具有跨境可携性,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人才自由流动的障碍。“养老保障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养老金中断的风险会大大降低人才跨境流动的热情。”朱义坤认为,必须填补大湾区养老保险跨境可携性这一制度性缺失。
他建议,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社会保障联席会议制度,理顺政策的跨境性;构建三地社会保障相互联通机制,切实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信息化程度;构建三地社会保障转换和衔接机制,让参保记录和社保福利随人才流动转移转换。
南方日报记者马立敏
省政协委员、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主任徐力:
一纸提案万千期待
25日17时许,徐力风尘仆仆踏入珠岛宾馆,赶在工作人员“收摊”前,完成了政协委员的报到。
“今早查房、做手术,下午才出发到广州,路上担忧迟到。”来自广东湛江的徐力,是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在当地名气不小。身为政协委员,闲不住的他在工作之余定期下基层,在为农民送上体检服务的同时,体察民情,倾听百姓的心声。
走村串户后,他了解到开展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困难,如慢病管理形式大于内容、公卫人员态度松懈……今年,他将患者和同行的期待,写入提案里,希望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增强群众健康意识和获得感。
一线问诊,带来了热辣辣民意
1997年从中山医科大学(现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毕业后,徐力重返家乡,当起了基层医生。从医多年来,他定位清晰,“基层医生重点不在科研,而是在临床,要给群众看好病”。
言出必果。20年了,徐力一直在技术上追求提升,多项手术填补当地空白,仅去年就完成了近千例手术,是当地百姓心中的好医生。
一线问诊经历给徐力带来很多感悟。病人的故事和心声,他们的“生存难题”,牵动着徐力的心,也为他更好地履职、提出更有价值的建议提供了素材和思路。
在与病人打交道过程中,他察觉到,脑卒中在农村发病不低,但送到自己手上的却不多,“肯定是中间环节不流通,如县级医生水平不足,才导致不少病人错过了时间窗”。
找到了原因,徐力就定期带队下基层,教医生做取栓手术,并让他们接受培训。一来一往,基层医生人员水平上去了,群众也有了真正的获得感。去年,“不甘心”的他建议,在当地建立脑卒中的急救网络,并将它写成了提案,收到了不俗反响。
有患者说,一直以来,个别私立医院以下乡免费体检为噱头,吸引及误导群众进行治病消费,导致不少居民上当受骗。徐力将患者的话记在心上。今年,他在提案中写道,建议基层卫生院要成立体检中心,规范体检流程,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体检项目纳入日常工作,方便群众到院内进行常态化体检。
大数据助力,履职需用心观察
来参加政协会议前,徐力还去了趟廉江市营仔镇,为农民测血糖、量血压……对他来讲,这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常态。
事实上,从2013年起,徐力就在湛江范围内开展脑卒中流行病调查,迄今为止已积累超过2万份数据。每月,他都会定期到乡镇里、村子里,给农民送上体检服务,并采集他们的健康数据。
“有了这些数据,我就能发现居民发病的危险因素,向有关部门提出对策,及早应对,做好预防工作。”徐力表示,有了互联网的助力,履职、写提案就有了更科学的依据。
履职离不开大数据,同样离不开用心观察民情。
在与基层公卫人员交流的过程中,徐力发现基层卫生机构工作量大,但公卫队伍人数少、素质低,待遇也有待提高。公卫人员成为徐力了解民情的窗口。今年,他在提案中为公卫人员发声,建议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待遇;同时,建议政府加强培训,鼓励更多优秀人才到基层参与公卫服务。
在徐力看来,委员的建议要开花结果,首先必须了解政策,在广东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背景下,统计涉及群众民生问题的具体政策清单;其次必须倾听民意,真心实意扎进普通百姓圈子里,了解他们最真实朴素的想法。
南方日报记者黄锦辉
本版摄影:南方日报记者张梓望万稳龙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王德斌通讯员张思燕)1月21日上午,廉江市召开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全面总结2018年各项工作新成效,明确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