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港产城联动的滨海魅力中心城区 奋力谱写霞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955年,霞山区东南部一角打下了湛江港建港的第一根桩。自此,该区因港而兴,不断扩大发展。随着改革开放,该区乘势而上,百舸争流,潮头勇立,逐渐发展成为集湛江市经济、交通、商贸、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2018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走过了整整40年,霞山区奋力改革争先,也开启了自己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元年”。今年以来,该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聚力实施“四大抓手”和“五大产业发展计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65.4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6.5亿元;地方财政完成公共预算预计收入8.1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
站在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广东重要发展极的重要历史关头,霞山区委书记龙小艾表示,作为湛江中心城区,面对新使命新任务,霞山必须走在前列,勇当尖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推向深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发展平衡性与协调性,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全力加快建设港产城联动的滨海魅力中心城区,奋力谱写新时代霞山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动湛江振兴发展作出霞山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深化改革
市场活力显著增强
今年以来,霞山区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坚持简政放权,转职能、简审批,促进市场活力持续释放。1-11月,全区实有企业5708户,同比增长26.7%,市场活力显著增强。
扎实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认真开展行政许可目录梳理工作,重新核定区行政许可事项大项136项;积极推进权责清单调整工作,调整后包含行政职权2549项;完成251项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的梳理编制工作;积极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取消了43项证明(盖章)事项目录,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创新改善政府管理,深入实施“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行政许可事项在线申办率达到86.6%,逐步做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在全区实行“审核合一、一窗受理”登记模式,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二十四证合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化住所登记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该区完成确权面积15843.22亩,颁发经营权证书8260本,颁证率98.04%。全市农村土地确权工作验收测评,霞山区获得94.7分,排名第一。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中高端供给。大力支持“个转企”“小升规”,全区“个转企”580户,是去年同期的29.52倍;“小升规”企业47家,居全市第二位,为经济增长增添新的动力和后劲。
关键词:开放合作
加快打造国际化海港物流枢纽
依托港口开放优势,霞山区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区建设,支持企业运用出口退税、信保和便利通关等政策,扩大装备产品和服务出口。
以宝满港区为核心,以湛江保税物流中心为重点,该区加快打造国际化海港物流枢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中石油期货油品交割中心加快建设,推动华辉石化油品物流平台投产达效,形成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大宗商品物流集散基地。
未来,该区将继续实施对外开放合作。加快对接东盟步伐,按照湛江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支点城市和北部湾中心城市总体部署,扩大与东盟开放合作,深化双方贸易往来,吸引东盟优质产品、品牌企业进入霞山区。
积极对接产业转移,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交流,大力引进优质企业落户霞山区,推动产业转移承接取得实效。加强港澳台工作,促进与港澳台地区经贸合作,推动区域双赢逐步向纵深发展。
做大对外贸易规模,支持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开拓海外市场。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为产业和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关键词:科技创新
专利申请量全市第一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1-10月,完成专利申请量1013件,专利授权量807件,专利申请量排全市第一。今年以来,该区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项。
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全速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由9家增加到17家,同比增长89%,超额完成今年市下达的任务。
研发机构建设步伐加快。拥有各类研发机构23个,新增省重点实验室1家和市级工程中心2家。该区与广东海洋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区内10多家企业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继续实施创业创新工程。搭建创业创新平台,积极培育创业创新主体,开展创业辅导、创业贷款、科技成果转化等多层面扶持,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
营造激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制定《霞山区科技创新奖励暂行办法》、《霞山区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优待实施办法》等政策制度,鼓励高层次人才、科技人才在霞山区工作,吸引各类人才集聚霞山区,助力霞山区不断增强创业创新硬实力。
关键词:高质量效益型发展
第三产业占比逼近6成
多年来,霞山区始终坚持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稳步优化。今年前三季度,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5:39.9:59.6。
“五大产业发展计划”稳步推进。《霞山区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实施方案》正在抓紧落实,“暖企”行动深入开展,全力支持实体经济振兴发展。重大产业达产增效。石化、医药、大数据信息、港口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中冠工业异辛烷项目、鸿达高级润滑油等精细化工产业项目正式投产。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品牌建设等方式,加大水产品加工、家具制造和大宗货物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力度,北部湾家居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项目动工建设。1-11月,该区企业技改投入资金累计2.79亿元。
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鼎盛广场、新宇大厦、广百、国贸等商业综合体不断完善业态结构和品牌组合,人气畅旺;水产品、果蔬、家居、建材等专业市场交易活跃。商业布局持续优化,城区东部的渔人码头项目进展顺利,计划2019年上半年试业;红星爱琴海购物公园项目等三个商贸项目落户西部。另外,义乌小商品城项目、鼎盛时代广场城市综合体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滨海旅游业持续兴旺,1-10月,全区共接待游客602.5万人次,增长13.2%;实现旅游总收入53亿元,增长14%。
关键词:以港促产
产业园建设发展绩效评价获省优
临港产业是霞山区工业支柱。霞山区突出以港促产,不断提升临港产业格局、规模和效益。2018年以来,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约349.6亿元,创税约87.4亿元。在省政府开展的2017年度省产业园建设发展绩效评价中成绩优秀,获得专项资金和用地指标奖励。
临港工业园全力打造精细化工、现代物流、资源深加工三大产业集聚。精细化工产业以中冠石化异辛烷、鸿达石化高级润滑油等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项目为产业集群,上述2个项目均于今年建成投产,主要承接湛江东兴炼油厂等大型石化企业下游产品,充分回收利用资源能源进行深加工,以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推动园区循环经济发展。
现代物流产业以湛江港集团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及工业园区宝港物流中心为依托,大力推动市粮食储备库项目加快建设,完善中央直属储备糖库项目前期工作,该项目近日将正式动工建设。
资源深加工产业以中纺粮油、渤海农业菜籽综合加工等项目为基础,支持渤海农业扩能增效上马10万吨膨化大豆粉项目,延伸产业链。
华港小区大力发展医药、先进制造、大数据信息三大产业集聚。医药产业在同德药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基地、南国药业现代化医药生产基地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丰泽投资粤西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九州通粤西大健康产业基地等项目,加快形成医药产业集聚,推动园区转型升级。
先进制造业以广东华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今年引进志信燃控科技燃气比例阀及水传感器项目,打造先进制造产业集群。目前部分生产线已试产。该项目是区委、区政府实施“整合盘活低效企业用地,推动园区转型升级”这一新举措引进落地的第一个项目。
大数据信息产业以今年建成并投入运营的中国移动(湛江)数据中心为依托,可带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企业入驻,形成产业聚集。
文/记者林宇云通讯员张云图/记者刘冀城李忠责编/郭春皇美编/田殷华版式/苏榕黎佳倩
新闻推荐
第四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上传来喜讯 “丹霞贡柑”通过专家评审
本报讯在日前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召开的2018年第四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上,仁化县特色农产品“丹霞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