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清廉的苏轼

汕头日报 2018-12-06 12:27

苏轼(1037至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中进士,历任签书凤翔府判官、开封府推官、杭州通判、翰林学士承旨、礼部尚书等职,晚年被贬惠州、儋州。虽屡遭贬谪,不改其心,在惠州留下“日啖荔技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苏轼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为官勤政爱民,尽心职守。苏轼的这些优秀品质,与他的家风家训家规有重要的关系。

苏洵在修编的《苏氏族谱》中告诫子孙:薄于为己而厚于为人,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于爱,与朋友笃于信。“苏洵家训”被作为古今二十四篇名门家训中的第八篇收入了《名门家训》一书,足见其经典可贵。许多文化学者专家认为苏氏家规家训家风的核心内容归纳为: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

苏轼在贬谪海南儋州时,亲自兴办学堂(东坡书院)、教书育人,培养出了海南第一个进士符确。1101年,苏轼在遇赦从海南北返路经雷州兴廉村时,赠送当地人陈梦英汉石渠阁瓦砚,并捐资贤田7亩,勉励陈家重文兴教。苏轼在年轻时就写下了“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青春豪言,这已成为眉山东坡中学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三字经》中有云: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在宋代,眉州是十户人家九户藏书,家家户户皆以读书为荣。

苏轼一生阅历丰富,同岭南有密切关系。他卓越的文学成就,豁达、执着的品质,接近民众、关心民疾的事迹,对岭南特别是惠州的文化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始,苏轼在岭南度过六年岁月,所到之处吏民争相询问,父老相偕出迎。

苏轼谪居惠州时生活已十分困难,他把皇帝赏赐的犀带捐出来修桥筑堤,还动员弟弟家史夫人把进宫朝见时所得赏赐的黄金也“助施”出来。

苏轼在《六事廉为本赋》中认为“功废于贪,行成于廉”,他认为:功业毁废于贪婪,德行养成于廉洁,为官从政以廉为先,为官之道以廉为首。苏轼在《东坡易传》中说:“君子之顺也,岂有他哉,循理无私而已。”苏轼还提出了“节用以廉取”的主张,为当时积贫积弱的北宋王朝开出了开源节流的财政良方。

读书正业传家远,孝慈仁爱育苏贤。非义不取有气节,为政清廉守底线。千百年来,眉山苏氏瓜瓞延绵、枝繁叶茂、宗兴族旺。今天,散居海内外的眉山苏氏后裔始终牢记家训、谨守家规,秉承家风、世代相传。

(严淑搜集整理)

新闻推荐

雷州一小区居民给纪监委送感谢信 上面都是红色指模

记者从“廉洁湛江”微信公众号获悉,近日,雷州市天和区金茂楼三单元的居民代表给雷州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送来了一封信,信件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