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阳镇那良村粤剧团吸引周边城市曲艺爱好者 没有舞台 人人皆是“名伶”
文/图记者陈凯杰通讯员陈敬中
“燕不双,心愁怆,偷渡银河来探望……当这一段哀怨缠绵的粤曲《胡不归》从吴川市吴阳镇那良村的一间普通平房传唱出来,听得一众粤曲发烧友如痴如醉。在这些发烧友当中,不少是来自湛江周边的茂名、阳江等地。为何一个乡村的曲艺社竟然能吸引外地的粤曲爱好者前来?日前记者到那良村一探究竟。
现场
粤曲发烧友与村民齐欢唱
这里没舞台,只在那良村中一间普普通通的平房外面搭了一个简易的帐篷。但是就在这不到5平方米的地方,挤满了粤曲发烧友。
“赐我玉食与锦衣,身从地狱转天堂……”在那良村的简易篷内,村民看着看着也忍不住唱起来。远道而来的发烧友不时予以指点。《红灯记》《沙家滨》《樊梨花招亲》《薛仁贵征西》《啼哭姻缘》《胡不归》《琵琶泪》《十五贯》《春风秋夜雨》等曲目轮番上演,该村村民以及外地而来的发烧友演绎。每曲罢,总会响起一阵掌声。笑声、掌声、粤曲声在那良村上空余音袅袅。
那良曲艺社团长是那良村80岁村民陈阳保。他年轻时候开始唱戏,至今已经60多年。眼前的陈阳保身板硬朗。他告诉记者,年轻时他出外唱戏,一直都是担当文武生,唱到70多岁才决定退下来,接手村里的曲艺团管理。采访当晚,他与曲艺社另一名负责人陈敬光忙前忙后,一直在张罗着,招待来自附近城市的粤曲发烧友。
“咚咚锵!咚咚锵!”一首接一首,一曲接一曲,直到晚上12点,来自湛江、茂名、阳江等地发烧友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临别前,大家握手相约,期待不久又可以再次相聚。
悠久
那良粤剧团成立于民国时期
“那良曲艺一直以来都比较活跃,粤曲爱好者、私伙局比较多,粤曲群众基础比较好。”陈阳保对记者说,因为村里村民都很喜爱粤曲。这使粤曲交流可以经常进行。多年来,省市粤曲名角经常来村里演出,例如省团许文杰,市团的吴剑鸣、陈爱莉、文慧以及茂名化州团的李秋萍等等。
一条小村庄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粤剧界名角前来演出呢?为什么每次开曲,连附近城市的发烧友也能吸引而来呢?陈阳保为记者揭开了这个谜。
首先,那良村位于吴阳镇中心位置,早在民国时期那良村的戏曲就开始闻名。该村的村民不仅喜欢听,还懂曲。这跟一般观众不同,所以省内各地粤剧名角愿意前来演出。
那良粤剧团成立于民国时期。多年来,那良粤剧团不断发展壮大。记者从那良村村史了解到,该团是粤西地区农村最早的粤剧团。成立之初,当时的广州粤剧团大师梅先生接受在广州经商的那良村乡绅陈贵鸿所请,亲自来到那良村收徒传艺,为该村培养出大量演艺人才。那良村的村民陈阳保被选为文武生角、陈少玉被选为花旦角、陈可贤被选为丑杂角),他们几位均是梅先生的得意门徒。
该团成立后,巡回演出于茂名市的水东、高州,以及湛江的海康(今雷州市)、徐闻一带,遍及粵西大地。特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那良粤剧团的演出达到高峰。1981年,那良粤剧团还代表吴川参加广东省粤剧文化汇演获得优秀奖。但随着时代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那良粤剧团逐渐走向低潮。但即便演出少了,演员流失了,该村至今依然保存的戏具有大幕、中堂幕、台琴、二胡、锁呐,官靴、戏服箱等等。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春风吹遍大地。该村村民对文化需求不断提高,那良曲艺社再次改良成立,并承传那良粤剧团的文化,一批那良粤剧团的成员自行组社,把粵曲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点赞
村民认同感让人倍珍惜
采访当天,正是那良曲艺社成立五周年的日子。来自外地的发烧友纷纷送上祝福。来自茂名水东的发烧友陈女士告诉记者,来那良唱曲“很过瘾”。这里的村民很懂曲,哪里唱得精彩,他们听得出并给予热烈的掌声。对于粤曲发烧友来说,这种认同感是在其它很多地方没办法得到的。
另一位来自阳江的吴先生认为,这是一支扎根当地,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曲艺节目的民间曲艺社,吸引了各地发烧友前来交流粤曲这一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这不仅提升了那良当地群众的曲艺水平,也带动了附近一带的曲艺水平。
陈阳保表示,那良曲艺社今后会继续举办这类的曲艺交流会,吸引来自各地的发烧友,让传统文化能够扎根民间。
新闻推荐
①台风“海鸥”登陆后,徐闻县海安港掀起巨浪。(摄于2014年9月)②航标处在特呈岛附近海域设置灯标作业的情景。(摄于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