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嫂袁玲。/佛山日报记者洪海摄14年前,刚领结婚证不久的袁玲跟着丈夫李太安的脚步来到三水,成为健力宝中学一名英语教师。丈夫在外保家卫国,她在学校教书育人,陪伴飞行员丈夫生活14年,袁玲最担心的是丈夫的安全。而大女儿每次看到天上的直升飞机,都会大声喊“爸爸”。七夕,这个中国的情人节刚刚过去。成为军嫂十五年来,袁玲早已经习惯不过七夕。“不过还是期待的,毕竟少女心还是有的嘛。”袁玲说。恋上军人默默支持丈夫翱翔蓝天2002年寒假,袁玲还在老家湖南岳阳市平江二中教书。偶然的机会,寒假里李太安到她原单位游玩。那是他们的第一次相遇。而后,他们互留了电话号码,可是她抄电话号码的时候不小心漏了一个数字。半年后,李太安才打对电话号码找到袁玲。相隔千里的他们,用电话恋爱了一年。“这一年的电话联系,他有时候也会有花言巧语。”袁玲说。2004年,李太安从飞行学校毕业后回到老家,两人开始交往。也在这一年,他们步入婚姻殿堂。袁玲说,最受感动的是丈夫坚持了一年电话联系,最喜欢的是丈夫可靠的为人,吸引她的当然还有军人的英姿飒爽。成为一名军嫂,意味和丈夫聚少离多。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她从老家来到三水教书。最初的两年,丈夫的任务并没有那么繁重,夫妻两人还能经常在周末相聚。随着丈夫飞行技能的提升,任务增多,一旦出外集训,两三个月不回家都是常事,照顾家庭的重任自然落到了文弱的袁玲身上。2011年的时候,丈夫因为飞机更换需要集中到北京学习。彼时,大女儿才3岁,长时间见不到爸爸。“那年他回家的时候,大女儿都不要爸爸了。”袁玲回忆道。不过,在家属院里长大的女儿,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爸爸的职业。每次天上有直升飞机经过,女儿和家属院里的其他小朋友,都会朝着天上的飞机喊“爸爸”。在女儿心目中,爸爸是偶像。“女儿学校有时候会请家长去给学生上课,她爸爸去过两次。上课回来后,女儿会跟我说,"妈妈,爸爸的粉丝好多啊"。”袁玲告诉记者,爸爸是个军人,女儿很自豪。给袁玲印象很深的是2014年带着女儿到湛江陪丈夫过端午节。丈夫经常外出集训,独自在外过节是常事。那是袁玲第一次在外地陪丈夫过节,她记得,丈夫和女儿都特别开心。七夕刚刚过去,当天丈夫在军营里,两人不能一起过七夕。“很多人说军嫂是不过七夕的。不过还是期待的,毕竟少女心还是有的嘛。”袁玲笑着说。潜心工作校内耕耘教书育人在家里,袁玲是一名军嫂。在健力宝中学,她是一名教师,是初二级的英语备课组组长。刚从湖南调到三水时,由于从高中转教初中,且对广东的教学环境不适应,她曾经感到无所适从。不过,凭着一股拼劲,她虚心向老同事请教,到名教师的课堂听课、学习。那时候,她周末都会带作业回家批改,全年级8个班的英语成绩,她所教的班级能排第一第二名。“跟着名教师学习,能学到她们的教学方法和工作态度。”2007年,袁玲就开始辅导学生参加全国英语能力竞赛。刚开始辅导,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让学生做听力、背词汇、练习题。学校里学生英语底子薄,她总结了一个办法——多花时间辅导。去年辅导竞赛时,连续几个月她几乎天天都有辅导。每天20分钟的大课间时间,或者周四、周五最后一节课,都被她利用起来。周末晚上的自习课,也照常进行学科训练。而碰到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她还会想办法拿小奖品激励他们。袁玲辅导学生参加全国英语能力竞赛,多次获得二、三等奖。“2013年和2017年我们老师辅导学生参加奥英都取得傲人的成绩,本校学生的成绩在同类学校中都能领先。”袁玲说,如果学生积极性不高、底子薄,老师只能多花时间、多花精力辅导。在教学之余,袁玲不忘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她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广东教育学会二等奖、三等奖。在别人眼里,袁玲是一名默默付出的军嫂,既支持丈夫的事业,也不忘在校内教书育人。“我已经习惯了,军嫂也没什么特殊的。我就是一个教师,教好学生是自己工作的本分。”袁玲说。(文/佛山日报记者洪海通讯员凌芳)
新闻推荐
南海开渔节诗歌大赛获奖名单公布
南方日报讯(记者/顾大炜通讯员/赖松万)日前,作为第二届南海(茂名博贺)开渔节的预热活动之一,“写给大海的一封情书”——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