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帮扶湛江六坑村,因地制宜扶贫见成效 种无公害番薯 助贫困户增收
A02“别看这番薯个头不大,但很甜很好吃。”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朱宏波一边从泥土里挖出番薯一边说。在他的身后,是75亩的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六坑村无公害番薯基地。作为基地技术指导,朱宏波再次见证了基地的大丰收。14日,佛山传媒集团派出佛山日报、佛山电视台、佛山电台、佛山新闻网等多家媒体的记者深入六坑村,探访村内无公害番薯基地。拒用除草剂产品安全无公害六坑村是佛山市众多对口帮扶的贫困村之一,全村共有贫困户77户,贫困人口308人,是麻章区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一条村。2016年,为了发展村中扶贫产业,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村委会及驻村工作队决定开展75亩的无公害番薯项目。六坑村地处雷州半岛,气候温暖,加上当地优质的红沙土壤,非常适合番薯种植。“六坑村附近的客路镇已经形成了千亩以上的番薯种植规模,有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有利于我们发展番薯种植。”市委宣传部驻六坑村工作队队长张国梁说。经过长时间的分析论证,驻村工作队决定在基地引进名为“广薯87”的番薯品种,由朱宏波提供技术指导,采用相对成熟的水肥一体化方式种植,并邀请当地种植大户专业管理,收获后全部利润用于村中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在无公害番薯基地,记者看到田间长了不少高高的杂草。朱宏波解释,基地把食品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在种植过程中拒绝使用除草剂、杀虫剂,坚持人工拔草。在收获前的两个月更不会使用任何农药,产品可以达到无公害标准。“我曾经检测过,这里产出的番薯均没有农药残留。”广受市民喜爱助力贫困户脱贫增收现场,村民为记者蒸煮了一锅番薯进行体验品尝。剥开番薯红色的外皮,阵阵清香扑面而来,口感粉糯香甜。“该番薯肉色金黄,因而也被称为"鸡蛋黄",在珠三角甚至香港地区都很受欢迎。”无公害番薯基地生产经理徐温发说,新摘下来的番薯在家存放几天,待糖分沉淀后会更加好吃。随着番薯基地种植经验不断成熟,六坑村附近的村庄和村民都纷纷加入无公害番薯种植行列。张国梁介绍,去年基地销售番薯净赚6万元,全部分给村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平均每户能分到900元。“今年番薯基地的收成比去年有所提高,每亩收获1500斤左右。”此外,基地还聘请两位贫困户长期务工。其中,贫困户郑妃伍负责基地日常除草、浇水等工作。她说,过去务农收入不高,现在番薯基地每月发给她2000元,让她的生活慢慢好起来。六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姜建平高度评价佛山扶贫工作成效。他说:“佛山干部踏实认真的工作精神和责任心,为我们树立了榜样。”“8月9日开始预售以来,基地已经接到1900多箱订单。”张国梁说,“不仅佛山、湛江两地的企事业单位来采购,不少外地市民也纷纷打电话咨询。”据了解,目前基地的客户遍布佛山、湛江、广州、北京、东莞等地。六坑村无公害番薯订购方式为了突破传统市场集中收购的销售模式,更直接、方便地为客户提供服务,驻村工作队今年增设电话预订、微信订购等销售模式。想要购买的团体和市民,可以拨打电话13828411191订购,也可以通过电话号码搜索微信号订购。每箱番薯10斤,售价40元,全国包邮,联系人:林女士。文/图佛山日报记者谭海琪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通讯员何伟良记者谭海琪报道:为扎实做好对口帮扶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10日上午,佛山市新城开发建设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