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小伙颜志明先后参建多个海外项目,被柬埔寨首相亲授“国际友好合作高级勋章” 为中柬友谊长青添砖加瓦
柬—中森速友谊立交桥今年7月正式竣工通车。颜志明(右三)在施工现场。
文/记者卓朝兴
图/受访者提供
作为“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湛江越来越主动融入世界,越来越多的湛江青年才俊“走出去”,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今年31岁的颜志明,就是其中一位。这位土生土长的麻章籍土木工程青年人才,大学毕业后被中国建设行业龙头企业——上海建工集团派驻柬埔寨工作,至今已8年,先后参建了柬埔寨国家59号公路等多个项目。
今年7月2日,由颜志明任项目经理的金边市第二环线项目,其中难度最大的柬—中森速友谊立交桥正式竣工通车。柬埔寨首相洪森在通车典礼上,亲自为颜志明授予“国际友好合作高级勋章”。10日,记者连线海外对颜志明进行了独家专访。
8年打拼不断成长
“我是土生土长的湛江仔,根在雷州半岛,家人在湛江。虽然常年在国外打拼,但一直心系祖国和家乡。”颜志明老家在麻章区太平镇上六坑村,从小勤奋好学,2010年6月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同年入职上海建工集团海外事业部,被分配在柬埔寨工作。上海建工集团是国务院和上海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大型企业集团,是中国建设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60多年来多次刷新中国乃至世界工程建设史上的纪录。
颜志明一直严于律己,深入一线钻研施工生产技术及施工管理,先后参与了柬埔寨国家59号公路、6号公路、6A号公路和金边市第二环线等多个项目的施工建设。他从施工员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第三年成为部门经理,第五年便成为项目经理,目前担任上海建工集团柬埔寨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金边市第二环线项目经理。
饱经磨砺意志更坚
期间,颜志明也经历了不少艰辛。刚到柬埔寨的时候,他被分配到柬泰边境参与柬埔寨国家59号公路的建设。那里天气炎热,人烟稀少,物资匮乏,而且由于历史原因有很多地雷,开工前扫雷部队扫出的地雷就有3000多枚!
颜志明盼着早点回国发展,然而就在项目的路基顶基本完成时,颜志明在施工现场检测后准备回营地,突然当地一位跛脚老大爷走来帮忙搬工具,让颜志明觉得很不好意思,急忙跟大爷说:“哦棍层(注:柬埔寨语,"非常感谢"的意思),我们自己来搬就好。”老大爷通过翻译解释:“我过来帮忙搬东西,是想感谢你们这些来自中国的建设者。因为以前这里的道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我的脚就是因为在这样糟糕的道路上开摩托车而摔瘸的。现在,中国朋友来为我们修大路,我想当面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这件事让颜志明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坚定了自己留在柬埔寨工作的决心。
挺身而出攻克难题
颜志明身上还有一股韧劲,常为了完成任务,每天早上5点起床去工地检查施工队伍的准备情况;为了节省路上来回时间,在工地上和柬埔寨工人一起吃路边摊盒饭;和他同宿舍的同事说他“疯狂”到连说梦话都是在谈工作。
隶属金边市第二环线项目的柬—中森速友谊立交桥于2016年8月正式动工,这又是一个“硬骨头”。该项目征地拆迁工作是上海建工集团进入柬埔寨14年以来难度最大的——不仅空中有蜘蛛网似的电线电缆,地面上有密集的房屋商铺、普通电线和高压电线,地下还有数量和线路不明的自来水管、光缆线、城市排水系统等。
在工期紧张和无法再按部就班地进行设计变更的情形下,颜志明挺身而出,与同事、设计院及施工队伍一起彻夜伏案讨论分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一遍又一遍地调整拟定施工方案,最终切实解决了一个个难题。
最终,柬—中森速友谊立交桥竣工通车典礼2018年7月2日在首都金边市隆重举行。柬埔寨首相洪森,中国驻柬埔寨大使熊波等以及当地民众1万多人参加。典礼上,洪森亲自为该项目的项目经理颜志明授予“国际友好合作高级勋章”,高度赞扬了建设单位克服重重困难提前完成该立交桥建设,大大缓解了首都该位置交通拥堵的老大难问题。
“一年回国休假一次,一般利用雨季休假,一次一个月,尽量不耽误施工。每年都回家乡湛江,最近一次是去年10月份。”
搞工程建设的人都是四海为家,展望未来,颜志明说自己将会任职金边市第三环线项目的项目经理,该工程造价约为2.68亿美元,为目前中国援柬建设的最大一个工程项目,计划于今年底动工。“我希望能通过自身积累的经验及努力,带领团队保质保量地完成该项目,提高国际上对中国建设实力和优质品牌的认可,为中柬友谊长青添砖加瓦。”
新闻推荐
就《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 湛江市举行听证会征询各界意见
本报讯(记者潘洁婷通讯员张志红)13日上午,市城市规划局就《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举行听证会,广泛听取各界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