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来到打造“红色古街”的遂溪县河头镇河头村 走进中共河头圩交通情报联络点遗址

湛江晚报 2018-07-09 14:04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河头圩交通情报联络点遗址。 河头村旧街老建筑。

沿着革命先烈足迹前行(二)

文/记者陈凯杰

通讯员陈超铭

图/记者殷翊展

日前,本报《沿着革命先烈足迹前行》系列报道第二站,走进了打造“红色古街”的遂溪县河头镇河头村。风雨无情,铅华落尽,沿街的建筑大部分是民国时期所建,徜徉在河头村内老街上,似时光倒流。这里不为人所熟悉的古骑楼,仿佛诉说着过去的繁荣。

该遗址曾开展

交通情报联络等革命工作

中共河头圩交通情报联络点遗址,位于该村南边街的邱树文家。1940年建,原建筑物为茅草房,1958年在原址上拆建成砖瓦屋。

1942年8月,共产党员邱凤英(后改名为邱铭)按照上级领导指示,离开任教的沙口村小学回到家乡河头村,从事搜集河头日伪军情报以及负责与吾良、祥川抗日联防区的联络和雷州纪家镇北界村的党组织建设工作。

邱凤英在自家秘密设立了交通情报联络点,在父亲邱树文和母亲梁氏的支持下,她发动亲人和贫苦农民方日如开展交通情报联络工作。该情报联络点靠近日伪军营地,比较容易侦查敌人据点内的情况和掌握敌人的行踪,但稍有不慎,就会被敌人发现,被逮捕,甚至被杀害,而且还会殃及全家。情报联络点建立后,邱凤英以在村内开设的茂丰商店做工为掩护,从多渠道秘密搜集敌人情报。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后,亲自派人将情报及时传送,主要送往刚成立不久的吾良、祥川抗日联防区。

1944年10月初,遂溪人民抗日武装队伍在吾良村成立雷州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一大队,大队长支仁山,政委唐多慧。有一次唐多慧派人秘密经过河头村,同邱凤英会面,交给邱凤英一项任务,要她亲自送一份重要情报到抗日游击大队下属部队(中队),部队的驻地没有指明在哪里,要邱凤英自己找,同时给邱凤英安排一名青年同志护送。邱凤英机警地找了几条村,终于找到了部队,中队指导员庄梅寿认识邱凤英,听说是送情报来的,马上进行接见。邱凤英高高兴兴地把上级领导写的信件交给庄梅寿指导员,顺利地完成了任务。邱凤英发展吸收的该情报联络点交通员方日如为做好情报传送工作,每次将写有秘密情报的纸张用防水纸包封好藏在牛屎中,扮成抬牛粪的农民,瞒过敌人检查,安全完成任务。

除开展情报工作之外,河头圩交通情报联络点还接送过很多过往的同志。此外,该联络点还开展了其他革命工作。

打造“红色古街”

创建“红色小镇”

河头镇委书记邹良给我们做导游,介绍这条老街的历史。老街一边叫雷州街,一边叫遂溪街,街内建筑为民国风格。走在绵延2公里长的古街上,我们流连其中,缅怀那些峥嵘岁月。

邹良表示,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引领基层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抓示范、创特色、带整体”的总体思路,开展河头村“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强化红色引领,建设红色阵地,逐步把河头镇打造成“红色小镇”。主要依托建设功能完善的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红色文化广场、重新修缮交通情报联络点、推出一批红色文化作品、红色教育基地等。

其中,按照河头镇河头村“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规划方案,充分挖掘保护利用红色资源,从建设“红色古街”到建设“红色村”,再扩大影响,创建一个“红色小镇”。

“红色古街”建设设想: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附近的南二村古巷道原是一条繁荣的商贸街,河头圩交通情报联络点通过南二古街的掩护开展交通情报联络工作,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挖掘红色资源,在充分保留古巷道原貌的基础上,保护和改造南二村古巷道。在重新修缮交通情报联络点方面,同样按照修旧如旧的总体原则,在院子内铺仿古青石地板,进行全面修缮。同时做好文物收集工作,重现当年交通情报联络点的场景。

同时,在河头村修建一个占地3000平方米的综合性红色文化广场,将原有的戏台升级打造为舞台,用于开展革命历史舞台剧、公益演出等活动,并推出一批红色文化作品。挖掘整理一批红色革命史料,开展红色故事征集,对老战士、老干部、老党员和亲历者进行采访,做好红色口述史记录,让后代当讲解员讲好革命故事。注重党史研究成果转化,制作红色文化宣传片,并利用“智慧党建”平台进行广泛宣传。

下期预告

本报下周将走进遂溪县附城镇下洋村,该村深挖东征誓师红色品牌效应,建设成“基层党建+红色革命文化+乡村旅游”的乡村振兴示范点。敬请关注。

新闻推荐

遂溪官湖新村 村民喜迁首期别墅

6月4日上午,村民庆祝乔迁新居。记者郎树臣摄本报讯记者周文硕报道:昨日,遂溪县遂城镇官湖新村鞭炮齐鸣,醒狮起舞。该村举行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