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 赤坎立交桥!

湛江晚报 2018-07-29 12:27

统筹:钟邦国

文:记者林艳芳卓朝兴

实习生潘银宜梁将王奕欢

图:记者张锋锋刘冀城李嘉斌

主体桥梁今起开拆

本报讯今日上午9时50分,伴随着30多台钩机的轰隆声,赤坎立交桥主体桥梁开始拆除。至此,“工作”27年的赤坎立交桥正式“退休”。

不少市民怀旧。曾参与赤坎立交桥建设的霍先生回忆说,1991年落成的赤坎立交桥曾经很“威水”,二层环岛的立交桥设计对于当时湛江而言,是极具现代化的标志建筑。

近年来,赤坎立交桥成为四类危桥,桥梁修复费用高,修复加固意义已不大,且难以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经研究论证,市政府于去年底决定拆除赤坎立交桥,多部门联合推进前期准备工作。

今年6月,立交桥拆除消息经本报首发后,广大市民持续刷屏“朋友圈”,或前往拍照,或为它作画,或挥毫写诗……以不同方式和赤坎立交桥道别。

昨日傍晚,记者再次来到立交桥采访。桥上,交警拉起温情横幅“站好最后一班岗”,站在雨中有序地指挥来往车辆。桥下车水马龙,店铺关门停业,拆桥机械陆续进场。

今日凌晨,立交桥开始封闭,各项拆除工作准备就绪。今日上午9时50分,在赤坎立交桥面一处核心节点上,一台钩机“哒哒哒”率先开钻桥体,随后30多台机器多方位共同启动破碎工作。施工方黄经理告诉记者,15天后赤坎立交桥将可全部拆除,9月前恢复道路临时通行。预计明年2月,现代化的信号灯控平交路口将亮相街头。

确保市民安全出行

27日18时

站好最后一班岗

昨日下午5时许,记者来到赤坎立交桥看到,桥上车辆和往常一样慢慢多了起来,但跟往常不一样的是,这将是赤坎立交桥的最后一个“晚高峰”。

赤坎交警大队副队长李志翔像往常一样在执勤,今天是他和“老朋友”道别的日子,这是他在立交桥上执勤的第十个年头。“昨天工作结束后,我还特地在桥上指挥了一个小时,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李志翔笑称,这是他和“老朋友”剩下的时光,是他私藏的幸福。

李志翔告诉记者,今日凌晨起施工队对立交桥进行封路,交警大队也对立交桥进行交通管制。即日起交警部门将在沿线的各个路口加派警力指挥疏导交通,确保市民安全畅通出行。

27日20时

“我们好好说再见”

昨晚,桥边的凯德广场聚集了不少市民,他们自发地以不同方式来“留住”与这座立交桥的回忆。

一些市民特地过来品尝周边美食,“留住”陪伴他们多年的“舌尖上的回忆”;一些市民带着相机前来与立交桥合影留念,有的还用上了无人航拍机拍下全景画面;还有些市民昨晚特地将车开上立交桥,绕着环岛行驶几圈。

市民梁小姐就是其中一位。她说,1991年至2008年,这座桥是她上学、回家、工作的必经之路。“立交桥见证了湛江27年的发展脚步,承载了许多故事,晚上我去多绕了几圈,向立交桥告别。”

28日9时

车辆禁止通行

今日凌晨起,施工方用水马和铁马等将立交桥围蔽,开始连夜架设施工脚手架,机动车辆禁止通行。

今日早上8点,记者再次来到施工现场,看到桥身周边的铁栏在陆陆续续地搭建起来,施工方调动了30多台挖掘机,整齐地分布在桥面上以及花坛中心处,随时进行待命。230多个工人来到施工现场,进行护栏搭建工作以及协助安全维护工作。

上午9时50分,在赤坎立交桥面一处核心节点上,一台钩机率先开钻桥体,随后现场30多台机器多方位共同启动破碎工作。施工方黄经理现场介绍,经过专家论证和科学计算,施工方把立交桥的圆形桥面拟作一个以北面方向为0点的时钟,将钟表一样将圆形桥面分成12块,经科学论证,将从钟面的2点处作为安全核心切入点最先进行开拆,采用破碎为主、割锯为辅的拆除方法对立交桥进行施工。

早上9时许,副市长陈伟杰率队来到现场进行调研指导拆除工作。他指出,赤坎立交桥拆除工作是湛江城市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千家万户,在拆除过程中要以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为首要,处理好居民的出行安全问题。各有关单位要做到心中有责,踏踏实实落实工作,拒绝互相推诿,肩负起城市建设的重担,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努力做好相关工作。

陈伟杰要求,道路关闭警示牌不仅要在立交桥路口设立,更需在各个交接的交通出口标明,以防造成路口堵塞和居民出行不便;要给人行道设立一定的安全距离范围,防止施工过程中物体高空坠落砸伤路人;要确保拆除过程严禁行人进入施工现场;交通巡查队和公路局等相关部门协作规划好附近居民的出行路线,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万无一失;有关部门单位要协同沟通,共同努力,确保整个拆迁改造过程依法依规进行。

拆桥首日

市民期待

湛江更美

吴显银今年54岁,四川巴中人,来湛江打工已经有20年,主要从事水工工作。同他一样以前在赤坎立交桥下等工接活的有来自四川、贵州、河南等地的打工者,人数最多时大约有300多人。

他们当中,有搬运工、电焊工、水泥工等,多年来为湛江城市建设和服务市民做出了很多贡献。记者今早见到这些农民工时,他们正坐在世贸大厦前的人行天桥下的空地上边看拆桥边聊天。

吴显银说:“20年前,我们在来湛打工,一天工钱才30元钱左右。现在工钱是300元左右一天,收入提高了不少,也亲眼见证了湛江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喜人变化。我们一般只有在春节才会回老家和亲人团聚,早已经把湛江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了。”

陈媚老家在赤坎陈村,在赤坎立交桥旁的枫叶国际酒店工作已经11年了。她说,作为一个“老赤坎”,心中对立交桥还是很有感情的,但在商言商,陈媚最关心的是,拆桥这段时间肯定会对酒店的生意有影响,“不过眼光还是要放长远一点,今后这里的交通就便捷多了,车辆出入酒店和停车问题都会改善不少。”

记者今早采访环卫工人杨大姐时,她已累得满头大汗,在回答记者的问题时还不忘清洁立交桥附近地面和垃圾箱里的垃圾。她说:“我今年40多岁,在赤坎立交桥一带从事环卫工作已有16年了,以前也多次上桥做过打扫和清洁。今天见证立交桥开拆,心中别有一番滋味。”当记者问杨大姐对拆桥的感受时,她说:“桥拆了之后,这里的交通会便利些。以前有立交桥时,交通高峰期桥下经常出现塞车现象,加上人车混杂,我手拉的两轮卫生清洁车不容易通过,打扫起卫生非常麻烦。拆桥后,路肯定会变宽,我工作起来也更方便了。”

新闻推荐

交警多措并举为高考“保驾护航”

1日,交警赤坎大队和湛汽出租联手开展“爱心送考”活动,这是出租车司机在贴“爱心送考”标志。本报记者林石湛通讯员李枚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