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俗融入时代新风 追思乐游皆是清明

羊城晚报 2018-04-07 14:07

昨日二沙岛公园,市民踏青野餐周巍 摄

羊城晚报记者 符畅

实习生 徐娇洋 通讯员 印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拜祭先人、慎终追远的日子;而随着时代发展,“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的景象也渐渐成为常态。据某旅游集团发布的《2018年中国清明假期旅游大数据预测报告》显示,预计今年清明假期全国接待游客将突破1亿人次。

清明传统的内容是否在逐渐减弱?不同年代生人对清明的观念,是否有所不同?

“祭祖的传统,不能轻易丢”

“70后”梁女士一家在每年清明期间,都会从各个城市聚集到广州,拜祭先人,这个习惯已坚持二十余年了。对他们来说,在清明进行祭拜,既是对传统的沿袭,也是全家人的共识和心愿。“今年,我们没有在正清日拜祭,而是延迟到了假期第二天,就是因为要凑齐全家人。”梁女士说。

21岁大学生小张每年也会和家人一起祭拜祖先。她印象最深的是祭祖的物品,“甘蔗、甜包、烧猪,还有冥币、元宝等”。对她来说,清明的意义在于:“很多去世的亲人在记忆中模糊了,清明祭拜,能保存一丝记忆。”

年过六旬的陈阿姨,家庭观念传统,每年清明节都会回佛山老家祭拜父母。她感觉,清明节比春节的气氛还要浓。

陈阿姨的儿子温先生今年32岁,从小跟着长辈回乡祭祖的他也继承了家中传统。他说:“对我来说,什么时候都可以出去玩,但清明一定要祭拜祖先。”

这个清明,广州市民朱先生带着“00后”的儿子一同祭拜。在他看来,“年轻一辈不能把传统丢了。”

“清明怎么过,形式不重要”

近几年,对于“清明怎么过”,人们有了不一样的观点。

20岁的小李就读于广州某高校,爱好旅行,他几乎每个假期都在路上。“清明对我来说就是个假期。早在放假前,我就已经和朋友计划好去哪里玩了。”

对“90后”新手妈妈吴小姐来说,清明假期是带宝宝踏青的好机会。但她也认为,清明的意义还是和普通假期不同,其中有寄托哀思的内涵。

不少观点认为,亲人始终是放在心里的,清明节怎么过,形式不重要。

定居美国的叶依霖对此深有感触。她今年30岁了,从上大学开始就一直在美国。“在国外没有气氛,留学生基本上只过春节。但不管怎么样,对亲人感情一直都在。”她说,平时难得回老家就会看望老人、拜祭先人。

湛江的凌小姐也表示,不一定非要在清明节表达对祖先的感情,春节等假期也可以去拜祭。

专家

家庭结构变化 使祭祖观念淡化

中山大学教授周如南表示,清明节自2008年被列入法定假期,展现了国家对这个节日的重视,体现了尊重老人、遵行孝道、怀念先人的传统文化价值观。

但对于青年人,尤其是都市青年人来说,清明最初的寄托哀思功能正在弱化,其后衍生出来的休闲娱乐、消费、社交等功能则不断强化。周如南分析,其原因在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家庭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中国传统家庭以大家庭为主,追求五世同堂。但现在亲人团圆的成本是相对高的,尤其在城市里。所以现在以核心家庭父母子女结构为主,更多关注自身的生活和职业发展,强调父母关系,对于祖先的情感相对淡化。因此,祖先祭祀的意涵也随之淡化。”周如南说。

他还指出,近年来,一些祭祀新形态也值得讨论,如网上祭祀、请人代为扫墓等。“如果不方便回老家,网上祭祀比较方便,可以理解。但是雇人代为祭祀就显得不严肃,可以说是商业逻辑过度侵蚀文化的一种表现。”他表示,祭祀的情感功能是不可替代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