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粤语的故事 □白 雪
20多年前的秋天,我从西部高原调到岭南工作。临行前的一个月,去书店买了一本粤语入门书和磁带,反复听学,为应付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可效果很差,感觉比英语难学。主要是语调掌握不好,又没语言环境,只好放弃。
当我到达景色宜人、四季花开绚烂的岭南惠州后才知,这里的方言是以客家话为主,讲粤语的较少。不久也大致了解到,在广东主要流行三大类方言:粤语、客语、闽语(分潮州话、雷州话等)。粤语也称白话。因工作单位的同事来自四面八方,与我们夫妇交流时都用普通话,他们之间用客家话的居多。于是乎,接触粤语的机会仅限于电视节目和港澳电视剧。20多年过去了,至今只听得懂粤语,基本上不会讲。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开不了口。但它并不影响我对粤语的喜欢,尤其对粤语歌的钟爱。私下以为,粤语歌词曲的缠绵和温婉,理应位居情歌榜首。那种蚀骨、销魂的情愫,让人如痴如醉,回味无穷。经过努力,也终于学会唱一首粤语歌——— 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惭愧的是,仅此一首,可谓保留曲目。
还记得第一次开口讲粤语是去马来西亚旅游。那里的一切行程都是老同学安排好的,还让他公司的一对华人夫妇全程陪同我们去云顶和吉隆坡游玩,留下一天空当,让我和同去的女友在吉隆坡自行游走、购物。
为了更多了解马来西亚当地的风土人情,这天,我们通过酒店找了一位懂中文的导游。当一个印度籍导游出现在眼前并用流利的粤语打招呼时,我们都略略吃了一惊,他只会讲粤语。但在异国他乡能听到祖国的方言,非常亲切,何况还是自己喜欢的粤语呢,很快就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这天,我第一次毫无顾忌地开口讲粤语,因为太蹩脚,以至导游常常听不懂,女友笑得花枝乱颤。无奈只好听他讲粤语,用比粤语强很多的英语问他我想知道的东西,他用粤语答复。好在女友会讲白话,减少了一些中间环节。就这样,我们用粤语和英语了解了吉隆坡主要景点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同样重要的是,两个人一天的导游费和车费,仅花了50马币(100元人民币)。
为答谢老同学和他的华人朋友们,回国前的一天晚上,我们在同学住的别墅里做了一桌丰盛的家宴。那天,所有人都开心得不得了,他们都是华人后裔,都没忘记母语,但他们嘴里讲的无一例外都是粤语。我此刻才知,有华人的地方,就少不了讲粤语的华人。此刻,我更加钟爱粤语,尽管不会讲。
席间,一位长相阳光、帅气的年轻人,说了一件令大家捧腹的往事。他是同学儿子的羽毛球教练,曾是马来西亚国家队后备队员。他回忆起第一次到中国北京参加比赛,组委会问他需不需要翻译时,他十分干脆地说:不用!我会讲中国话。可下了飞机他就傻眼了:“怎么我说的中国话跟他们的不一样,一句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我一直都以为中国话就像我们现在讲的一样。”我们笑得前仰后合,告诉他听到的是普通话,粤语只是广东部分地区流行的方言。
如今,粤语除在广东部分地区和中国香港、澳门等地广泛使用外,国外的吉隆坡、新加坡、悉尼、奥克兰、温哥华、多伦多等许多地方都有不少人口使用。记得我去温哥华时,随处都能听到粤语,那种亲切感无与伦比。因要了解当地的养老情况,曾专程去了几家养老院。当走访当地一家华人养老院时,接待我的经理是从香港去的华人,因我的英语程度远达不到采访水平,她就改用粤语,那种温润如吴侬软语般的港式粤语,十分中听,更让身在国外的我备感温馨。那一刻,在几小时的走访中,我完全沉浸在粤语的美丽语境之中,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独自完成的“粤语式”采访。尽管对方不会讲普通话,我亦不会讲粤语,但丝毫没影响彼此的交流。在国外,会粤语是何等的幸事。粤语不仅是华人之间重要的交流工具,更是广府文化得以在海外保留、延续,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在华人中传承的一种重要载体。
我爱粤语,尽管一直都讲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