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波特:苏东坡虔诚的粉丝 □王启鹏

惠州日报 2017-08-19 00:48

我没有机会到国外考察,不知道外国人对苏东坡的真实感情。但我从2000年法国《世界报》把苏东坡评为人类第二个千年英雄的事实可知,不少外国人对苏东坡也是挺崇拜的。最近,我陪同美国著名作家比尔·波特在惠州寻访苏东坡寓惠踪迹,真实地感受到外国人对苏东坡的虔诚。

今年3月,我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上海的快递函件,是比尔·波特发来的,说是要来惠州探访苏迹,希望和我见面并请我当向导。我阅读函件后得知,比尔·波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汉学家。1970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学习中文,从此爱上中国文化。1991年后,他开始长期在中国大陆旅行,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书籍和游记,如《空谷幽兰》、《黄河之旅》、《丝绸之路》、《寻人不遇》等,令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比尔·波特为什么会喜欢中国文化、喜欢中国古代诗人呢?他说: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就有“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说法,我在他们的诗里看到了他们的心;他们都喜欢饮酒,在半醒半醉中写出了最好的诗。所以我要来感谢这些了不起的人。他还说,他特别喜欢陶渊明、柳宗元、苏轼等诗人。所以,他特别从美国带来了最好的威士忌酒,在每位诗人的墓前虔诚地倒上一杯酒,幕天席地,把酒言欢,喝着酒,吟着诗,和诗人的灵魂交流。

他此行到惠州,是专门为探寻苏东坡写作和陶诗的踪迹而来的。他从苏东坡写作和陶诗的首站扬州开始,再到惠州、雷州,最后到海南儋州。这次考察,他是做了充分准备的。我看见他的助手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详细地写有每个景点的名称,苏东坡在其中的活动,尤其是写作的诗文,等等。而他的助手还带上一个沉重的行囊,里面装有他祭拜时用的酒。

5月5日,是中国农历的立夏日。是日阳光灿烂,天气比较热。比尔·波特先生身材不高大,比较胖,蓄着一副西方人喜欢的大胡子,不苟言笑,是一个做事严谨的人。他特意戴上一顶用葵叶编织的大竹帽,有点像苏东坡当年在儋州时戴的,也有点像柳宗元在《江雪》诗中说的“蓑笠翁”的样子,大家看了都禁不住会心一笑。别看他今年74岁了,身体还很硬朗。

我们一行从他下榻的康帝酒店出发,沿着东江边的滨江西路,到达了考察的第一站——— 中山公园。此地古代叫梌山,因山上多种植枫木,而北方人称枫木为梌木。当时,为官者多为北方人,故把这个山叫做梌山。梌山是惠州古代的府衙所在地,惠州的好些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山下仍保存着明代的城墙。当比尔听说苏东坡在这里吃过荔枝时,显得非常高兴,口中低吟着苏东坡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第二站是中山公园旁边的合江楼遗址。当我们登上文笔塔旁边的高台时,看见眼底下的东江和西枝江在此合流,宽阔的江面上白帆点点,比尔·波特感到这里的风景特别美丽,忍不住说,难怪苏东坡当年说“海山葱茏气佳哉”,“蓬莱方丈应不远”。接着,我们自然把话题转到眼底下的东新桥上。当比尔·波特得知苏东坡当年在倡导修筑东新桥时,自己的生活都非常困难,经常是“厨无烟”,可修桥的资金不够时,他除了自己捐出了皇帝赏赐给他的犀带外,还动员弟媳捐出了私房钱的事迹后,非常感动。

第三站就是白鹤峰苏东坡故居旧址,是考察的重点。当我们登上白鹤峰时,只见苏东坡故居复原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我对比尔·波特说,这里最为珍贵的文物就是苏东坡当年开凿的水井了。他听后,马上就问:“这井不是在球场上的么?”我解释说,原来是在惠州卫生学校的操场上的,现在我们要恢复东坡故居了,就把卫生学校迁出去了,东坡井就在正在兴建的东坡故居里面。我们进去后,很快就找到了东坡井。

看到了东坡井,比尔·波特先生就忙开了。他的助手迅速地从行囊中拿出三个酒杯和一瓶用青花瓷瓶装的酒,比尔·波特微笑着说:“这是苏东坡当年在惠州酿造的,也是他最喜欢喝的桂酒。”他先是向井拜了三拜,接着就颂读了一首他创作的怀念苏东坡的诗,然后就倒满了一杯酒,把半杯酒恭敬地洒在井的周围,接着就把剩下的喝完。我和杨子怡先生也依照比尔先生的样子,祭拜了苏东坡。

事后,我问比尔·波特先生,这次为什么不用威士忌酒呢?比尔笑笑说,用苏东坡当年喜欢的酒来祭拜他,更有意义。所以,我还准备了在下一站儋州用的“天门冬酒”。

下午,比尔·波特先生到惠州西湖东坡园去拜祭朝云墓时,同样显得十分虔诚。他说,凡是苏东坡住过的地方,埋葬他和他的亲人的地方,我都要认真祭拜的。他说,颂诗、祭酒、饮酒,就是我与诗人交流的一种方式。

更为有趣的是,当比尔·波特先生到达准提阁寺时非常高兴,他与出家人谈禅论道,谈得挺欢。最后,他问一位师傅:“如何到达彼岸?”师傅一脸茫然,而比尔·波特先生却微微一笑。也许,他早已从苏东坡一生的起伏经历中找到了答案,只是不便明言罢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