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双圈”联动助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南方日报 2021-04-12 06:50

■陈杰黄慧婷

2020年6月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公布《广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明确要求推动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清远、云浮和韶关)、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和汕尾)、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深度融合。数据显示,2020年,广州都市圈GDP超42280亿元(约占广东省38%),人口近3800万;深圳都市圈GDP超43768亿元(约占广东省40%),人口超3300万。两大都市圈的联动发展,有助于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配置共享,提升广东整体竞争力,助力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一、竞相破“圈”,打破行政壁垒,强化规划引领,完善联动机制

体制机制和规划引领是引导都市圈发展的组织保障和制度基础。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应立足全局谋划城市群功能布局和现代产业发展,竞相破“圈”,着力打破行政体制障碍壁垒,不断完善发展联动机制,全面深化战略协同和合作,共同增强核心引擎功能,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

一方面,完善都市圈政府联席会议机制,以都市圈同城化为目标,制定都市圈合作年度计划,谋划推进合作事项,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的发展规划研制,在国家和省的层面上,加强宏观政策与规划综合协调,同时推进国土空间、基础设施、产业分工、生态建设、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调研与编制,统领区域协同发展。

二、优势互补,辐射引领打造梯度式立体式现代产业链条

先进制造业是全球竞争的核心力量。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拥有全球影响力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产业体系完备、科技创新能力强劲,在打造现代化产业链条上,应充分发挥都市圈城市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实现优势互补,避免同质竞争。

一是推进都市圈内产业协作,打造梯度式产业链条。要发挥都市圈内城市产业优势、优化产业结构,研究推广广佛、深莞“深度融合、一体联动”产业转移和外溢的发展趋势和经验,推进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同时推进其他产业在都市圈城市的分工协作,进一步发挥都市圈核心城市的产业辐射和引领作用,打造“广州、深圳研发,广深总部+都市圈城市生产制造”的都市圈内梯度式产业链条。

二是推进都市圈间产业协作,打造立体式产业链条。广州现代服务业具备优势,深圳以先进制造业见长。同时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在优势产业和创新领域上也有所区别,应围绕各自优势产业和资源禀赋,优势互补打造立体式现代化产业链条。

三、互联互通,构建多层次交通网络,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交通是促进都市圈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流动的大动脉,也是促进都市圈同城化的重要载体。当前,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在轨道交通联动上,应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一是加大市域(郊)铁路建设,重塑大湾区城市空间。按照都市圈交通建设要求,到2025年基本形成区域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骨架网络,形成城市群1小时—2小时交通圈和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未来应系统谋划、加快推进市域(郊)铁路建设,完善都市圈铁路布局,推进广州、深圳与都市圈内城市、都市圈间城市的互联互通,重塑大湾区城市空间。

二是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体系,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强都市圈市域(郊)铁路与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干线铁路等一体化衔接,形成分工合理、衔接顺畅的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实现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跨区域、跨网络、跨层级间的互联互通,打破壁垒打造“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大湾区轨道交通格局。

三是发挥轨道交通城市发展引领作用,助力都市圈网络型城市群建设。大力推进都市圈内城市轨道交通、都市圈间市域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形成环绕核心城市、结合周边城镇的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开展差异化定位,承接核心城市的部分职能,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设施齐全的城市组团,促进都市圈经济发展。

四、共建共享,强化公共服务,促进都市圈市民“同城待遇”

广州、深圳应发挥核心城市教育、医疗、文旅等公共服务资源优势,推进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扩大都市圈市民“同城待遇”。

一是推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优质学校示范作用,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带动都市圈城市相对薄弱学校或者新建学校共同发展,扩大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群体,促进都市圈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二是推进医疗资源共建共享。整合都市圈区域医疗资源,推进医疗联合体等模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外溢,完善都市圈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城市医疗服务能力,同时推进医疗保障协同合作,方便都市圈市民享受“同城待遇”。

三是推进文旅资源共建共享。深入挖掘都市圈城市文旅资源优势和特色,深化都市圈文旅互融,加强都市圈各城市文化艺术交流合作,提供更好的旅游产品和优质服务,满足都市圈市民文化需求。

陈杰: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副院长、首席数据官;黄慧婷: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研究员

新闻推荐

东江实验室在建设和研发中加快推进核心技术转移转化 一批科研成果成功应用推广

位于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的重离子微孔膜污水处理创新示范项目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采用动态离子膜水处理技术以及离子膜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