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见小,积微成著 簕竹镇 共同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
联络员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郑伟芬摄
在面临“村内群众难管理”“留守人员庞大化”“外出游子乡情淡薄”等问题的情况下,簕竹镇创新思路,通过探索“积分制+微网格+村企共建”模式,实行“多网合一”,积极深化“微网格”实体运作,打破条条块块只“自转”不“公转”的传统格局,变“条块分割”为“合纵连横”,激发村民自治内生动力,精准服务弱势群体、挖掘企业治理潜力、引导乡贤反哺家乡、吸引青年回巢发展,为广大群众创建一个安全稳定、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微网格”疏通村组“毛细血管”
积分制激发自治内生动力
簕竹镇通过“地域+管理+服务”的方式“定格定责定人”,打造“全科网格”。全镇9个村居委划分为1个大网格、9个中网格、105个小网格、28个微网格。纵向成立大中小微四级网格,聘请专职网格员和安排专业网格员,实行“以奖代补、一员多能”;横向整合圩镇部门、镇村干部、党员、人大代表、企业、护林员等人员为网格联络员,实行“协同共治、一格多员”;以“网格长+专业网格员+N个联络员”实行“多网合一、一网管理”,确保乡村治理有序、有力、有效。
如果把社会比作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那么,簕竹镇的行政村就是大动脉,与大动脉连接的众多毛细血管就是村组,而“微网格”则是疏通村组治理的一剂“良药”。
簕竹镇通过实施“微网格”打通农村在管理服务上的痛点、难点、堵点,将“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美零距离”,因地制宜地延伸出微党建+、微环保+、微服务+、微救助+等7大“微+服务”,实现村组管理服务多元化、科学化、精准化。
榄根村是微网格试点村,在云浮市内率先设立“服务微网格”,主要聚焦农村养老的痛点难点问题,着重关注、照护空巢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
榄根村网格员欧彩凤在今年5月份就着手建立榄根村空巢、困难老年人信息台账。她关注到73岁的刘绍芳,是村中最困难的老人,生活缺乏照顾,还负担着一个身患残疾的儿子,常年过着“小病扛,大病拖”的生活,此后欧彩凤就成为刘绍芳家中的“常客”,在其日常照料以及农活上伸出援手……同时欧彩凤还对村中其他困难人员开展常态化探视巡访,解决供需问题。
为破解村民管理工作中“法律手段用不上,行政措施难奏效,说服教育不管用”的难题,簕竹镇创新实施“村民积分制”管理、建立“积分超市”,以积分记出美丑,以积分兑换奖励,形成较为完善的评价机制。
簕竹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榄根村积分制虽然仅实行了短短8个多月,但是充分激发了群众参与村居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村村民形成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强大动力。特别在农村疫情群防群控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涌现很多党员群众主动值班值守、捐献物资、清扫房前屋后、清拆危旧房、出谋献策等等。
多措并举塑“熟人社会”
系“紧密邻里”唤“家乡情怀”
随着乡镇村居人口外流,常住人口逐减,以往农村走门串户、人情往来的热闹景象渐变冷清。部分长期外出人员回乡出现“同村相见不相识”“巷头巷尾不相谈”的尴尬局面。
为强化外出人员对家乡的归属感,以及解决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簕竹镇以“微网格”管理为抓手,以“联络员”为纽带,着力重建正在弱化的农村“熟人社会”治理体系。通过整合微网格各方人员力量,根据外出人员在村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活地点,发掘出适合人员作为定点联络员。同时,迅速建立外出人口动态管理台账,并利用“大中小微”四级网格的人口数据,通过联络员到务工地探望、电话微信联系等方式掌握外出务工人员在外的工作、生活等情况,及时更新动态管理台账。通过联系及时了解及帮助他们解决在外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定期向外出人员反馈其留在村中的父母健康情况、孩子学习状态、村中重大变化决策等,使得在外务工的他们能减少牵挂、安心工作、不忘乡愁。
为了更好地唤醒群众的“家乡情怀”,各村组通过成立乡贤理事会,用“乡贤理事会”打好“乡情牌”,定期召开会议,了解外出人员情况,沟通联系感情;还用乡贤的“脑瓜子”来鼓起家乡的“钱袋子”,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提供致富信息、提供资金技术,为家乡发展作出贡献。
乡村人才振兴重点在青年一代,难点也在青年一代。因此簕竹镇率先成立青年振兴促进会,用“青年振兴促进会”念好“引才经”,组织、教育、帮扶青年一代。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开展党建、志愿服务等活动,配合温氏股份公益项目“让爸爸回家”的开展,吸引年轻人回家创业,让“主力”归位,解决集体经济薄弱、农田荒废、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探索“项目+人才”“岗位+人才”等回引模式,对能力强、有回乡创业意愿的外出人员定期联系,加强跟踪服务,通过青年振兴促进会协调各线口,为返乡创业青年开设“绿色通道”,鼓励他们为家乡发展、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截至目前,簕竹镇已有20多名青年返乡创业。榄根村龚子豪就是返乡热潮中的一员,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他辞去了外地工作,回到簕竹发展养殖业,建成了年产30万只鸡的养殖小区。
同时,簕竹重点关注外出青年党员培养,充实村党组织后备人才,为村“两委”班子充实新鲜血液。此外,利用“青促会”微信群定期推介乡村振兴项目和特色农产品,把在外青年变成推介乡村集体经济项目和土特产的推销员、宣传员和销售员。
携手“温氏”推进村企共建
协同共治成果共享
簕竹镇充分发挥温氏股份发祥于簕竹、发展于簕竹、回馈于簕竹的优势,主动引入温氏股份参与公共服务全域化管理,引导企业管理能人参与自治。
在村企共建方面,簕竹大力推广“温氏现代农业+”模式,推动1200多亩土地向温氏流转,建成30多个“高效、智能、生态”的现代养殖生产基地;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创新“政府+企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新机制,推动450多户农户升级建设现代家庭农场,带领群众奔康致富;引导温氏股份支持每村40万元以“村企共建”的方式建成现代化养殖小区,全覆盖支持全镇各村、组集体经济发展,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100万元。
通过与温氏合作,不仅村增收,农户钱袋子也鼓起来,农户除通过“企业+农户”的利益共享机制获得稳定收益外,还在企业每年收益中获得二次分红奖励。
此外,为了优化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温氏股份及员工累计捐资4000多万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其中捐资约800万元用于安装治安视频高清监控摄像机250个、治安卡口摄像机19个,安装1500多盏平安路灯,捐建簕竹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等。企业员工积极投身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植树绿化等义务劳动达700多人次。
在协同共治方面,温氏股份把簕竹镇内厂场企业纳入镇网格化治理体系,将主要厂场企业划分为1个小网格、14个微网格,并纳入镇大(中)网格指导管理,以企业“微自转”推动社会治理“大公转”。今年,在企业微网格治理下,辖区内企业员工实现“零生事”“零滋事”“零犯事”。
在成果共享方面,簕竹镇充分发挥温氏股份前200名股东簕竹占了三分之一的优势,以乡贤理事会为载体,引导乡贤能人回馈家乡,支持家乡建设,带领做强农业、建美农村、致富农民。值得一提的是,温氏股份创始人温北英夫人梁焕珍女士通过设立“北英慈善基金会”常年坚持扶助品学兼优学生、优秀青年和乡村建设,其他乡贤也积极捐资投身家乡建设,为簕竹的乡村振兴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企业员工也纷纷在节庆日期间走访慰问困难家庭、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此外,企业员工与村民不时组织跳广场舞、打篮球、爬山等活动,共享文体娱乐资源。通过镇、村、企、民良性互动,实现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全面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冯凯思郑伟芬谭明宜
新闻推荐
新兴县公安局东成派出所 以打促防成效明显 守护“东大门” 创建“平安东成”
东成镇,距县城12公里,是新兴县连接珠三角的“东大门”和新兴县的重点开发区,国道G359和江罗高速贯穿全镇,总人口约3万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