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村的“嬗变” 郁南县桂圩镇丁村乡村振兴推进侧记

云浮日报 2020-08-03 08:04

本报记者罗强实习生欧广傑

“七分山地三分田,盘山泥路走一天”这句流传于群众中的俚语,让人生动地感受到郁南县桂圩镇丁村曾经的贫瘠和交通困境。

丁村,位于郁南县西部山区,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广平镇交界,全村人口1700多人,下辖5个自然村。多年来,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这个小山村始终处于无产业、无致富门路的境况,外出务工成为大多数村民的选择。

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春风吹进了仿佛“与世隔绝”的丁村,在市、县、镇乡村振兴挂点干部的帮助下,修公路、建球场,美环境、忙产业,村里的环境变了、村民的思想变了、美丽的丁村迎来了美丽的“嬗变”。

盛夏七月的傍晚,火球般的太阳被西边的云霞遮住大半,透蓝的天空、偶尔刮过的阵阵夏风,让人感到一丝丝惬意。丁村硬底化的环村道上,不时有小车、摩托车来来往往;广场上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身、散步的村民嘻嘻哈哈,好一幅自然、悠然的乡村美景。“原来的丁村可不是这样的,村里污水横流、乱搭乱建成片;盘山泥路晴天满天尘土,雨天满地泥泞;没有娱乐场地,一到傍晚村里就看不到人。”对于曾经的丁村,村支书陆景材回忆说。

和陆景材一起驱车约5分钟,我们来到大片塘村,这里是真正的“两广”边界,向西走两公里就是广西广平镇。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两广村民交往相当频繁,颜均源家庭就是其中的典型,妻子是广西人,女儿嫁到广西,颜均源给我们讲起了大片塘村近年来的变迁。

多年以来,只有一条泥路连接外面的大片塘村,始终处于一种半封闭的状态。到广西、去村委,都是短短几公里路,却要走上半天,还得看是不是天晴。运输难,产业无法形成规模;行路难,亲戚朋友不愿意走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大家反映最多的、挂点干部第一个盯上的就是这条路。2018年,该村道路硬底化全面完成。“现在我们到广西、去村委就几分钟,小车可以开到家门口,亲戚间走动多了,女儿、小外孙经常回来住上几天,家里热闹了许多。运输问题解决了,大家对发展产业也有更多的信心了。”颜均源说。

在和颜均源聊天的时候,正巧遇上前来串门的蒙先生,据他介绍,他住在广西思化村,离这里只有4公里,道路通了后,经常前来串串门、和亲戚朋友聚一聚。“现在很方便,我下午过来,晚上再回去,走走亲戚,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产业可以做,路通财通嘛。”蒙先生说。

在和村民的攀谈中发现,对近年来村里的改变大家都极为认可,建设大片塘村公路、建起村里第一个球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投用,成为3件村民交口称赞、挂在嘴边的美事。“现在我们还有两个自然村村道没有硬底化,在政府帮扶、挂点干部关心下,有望近期解决。我相信丁村的明天会更美好。”陆景材说。

新闻推荐

桂圩镇稳步推进垦造水田工作 助力高效优质生态农业发展

本报讯(通讯员吴慧金)为稳步推进垦造水田工作,连日来,郁南县桂圩镇政府联合相关村委会和测量单位等迅速到村开展水田测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