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书香,满庭芬芳
古人讲,“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广才”,知书才能明礼,好学方能致远。我的祖辈们深知读书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并将以学立身、诗书传家作为罗氏家族的家风代代相传,尽管时代沧桑变幻,尽管洪流奔腾向前,但一代又一代罗家人始终谨记家风传承的使命,让以学立身、诗书传家的家风在历史的长河里得以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曾祖父曾是晚清进士,也是萍乡本地的知名乡绅。按照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曾祖父本有机会步入仕途,但是他却主动辞官回乡,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潜心做起学问来。在曾祖父眼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曾祖父经常教育子女:“良田百亩,不如腹有诗书”“我们罗家人不求做官、不求发财,只求好学上进”。对于子女的学业启蒙,他也总是亲力亲为,并且卖田卖地鼓励子女们外出求学,不断深造。在曾祖父的悉心教诲和精心培育下,5个儿子皆成长成材,老大也就是我的祖父,是武汉大学英语系的高材生,一毕业就出任萍乡中学校长,老二任大安乡乡长,老三同样毕业于武汉大学,老四毕业于浙江大学英语系,老五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师从数学家苏步青。一门四杰,一时成为当地佳话,也让曾祖父备受当地人尊敬。
罗家人崇尚学问、诗书传家并不止于顺境,在条件极为艰苦、环境极为恶劣的情况下,罗家人一样不改勤学上进的本色和初心。文革时期,家里所有的家业全被抄家,连泡在水里还没洗的被子也没有剩下,但是祖母对那些被抄去的家产却丝毫没有挂怀,她对身边的子女说道“家可以被抄掉,但是我们家读书重学的家风是不会被抄掉的。”这句话也成了父亲一辈子最不敢忘的一句话。当时祖父远在台湾,6个孩子年幼,最小的孩子还不到一岁,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家里的重担全部压在了祖母一个人身上,因为成分问题祖母还经常被抓去批斗,精神饱受摧残。但就是在这样的人生最低谷,裹着小脚的祖母仍然没有绝望和放弃,靠着给人缝衣服把孩子们拉扯大,还坚持教孩子们读书认字,教育他们一定不能放弃读书,不能把家风断了。后来文革结束,父亲和他的兄弟姐妹们也重返校园,我的大伯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
在我孩提时,父亲总是给我讲《三国演义》《史记》,还会给我买《唐诗三百首》《安徒生童话》,当看到我和弟弟沉迷于动画片时,父亲总是说“电视哪里有书好看,读书可以学到知识,而且书还可以给人想象的空间”。父亲最是看中我和弟弟的学业,经常过问老师我和弟弟在学校里的表现,每次听到老师对我们的表扬或者看到我们拿着奖状回家他都是满脸笑容。父亲对我和弟弟一向慈爱,甚少发火,也从不打骂我们。唯一的一次破例,是得知弟弟逃了一天的课,父亲把弟弟叫到家门口,一改往日的随和,一副盛怒的样子,对着弟弟严加盘问,并找来一根藤条对着弟弟鞭打数次,还警告弟弟,如果不好好读书,将来只能做文盲。父亲表现出来的严厉让我和弟弟都深受震撼,也在我和弟弟心里播下了必须读书的种子。
当小学老师的父亲收入微薄,到我上高中,弟弟也在读初中,家里日益拮据,为了能让我和弟弟继续读书,妈妈开始外出打工。高三那年高考,我发挥很不理想,家里的亲戚劝父亲,说没考上大学就不要供了,反正女孩子也是要嫁人的,但父亲不光没有听那位亲戚的话,还坚持要我去复读,并且种了很多的田地,白天教书,晚上务农,只为可以多卖点稻谷多赚点钱供我们姐弟读书,父母的牺牲和付出让我和弟弟备受感动和鼓舞,而我和弟弟也总算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都考上了大学,毕业后还都成为了公务员,现在我在郁南县税务局工作,弟弟在瑞金市统计局工作。
一门书香,满庭芬芳。罗家人重视读书的家风不光影响我们姐弟,也影响了几代罗家人,他们之中有留学日本回国的海归博士,有桃李芬芳的大学教授,有任职于上市公司的精英白领,也有守护一方平安的派出所所长,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国本就是须臾不可分的,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真正的精神脊梁。我想如果我们千千万万个家庭都有这样的精神脊梁,那共同撑起来的就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所以,让我们接过传承好家风的接力棒,同心筑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吧!(国家税务总局郁南县税务局)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谢展霞)近日,共青团郁南县委义工团队携手佛山市顺德区小苹果社区公益促进中心深入大方镇开展“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