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的温暖 云浮市特殊教育学校探索特殊关爱之路纪实
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残疾人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更是特殊儿童能够在社会中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前提。
在云浮,有那么一群“特教园丁”,她们不离不弃守护特殊孩子,她们致力让每一个特殊孩子拥有快乐生活的权利,她们使更多的孩子考上了珠三角有关职业学校,开启新的人生旅程……
献身特教,无怨无悔
用深情的爱呵护特别的你
唐氏综合征患者小敏(化名)今年读七年级,刚来到罗定市特殊教育学校时一股“牛脾气”,喜欢自己玩,不听教。
当记者问到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孩子有什么特点时,学校教师张颖这样描述当时一年级的小敏,“就是那些眼眉娇娇,很可爱的孩子,也称为"唐宝宝"。”
一些智障学生常因语言障碍而不愿“说”、不会“说”,只会用一些简单的手势或者点头摇头来表示。为了让这群孩子愿说、会说,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
目前,学校156名学生基本都是中度和重度的智力障碍儿童,大部分智力水平只有1-2岁水平,其中能“说话”的只有一半左右。
经过7年的教育,13岁的小敏在生活技能、理解能力上有很大进步,洗、擦、拖地、扫地,她都能做,而且很认真。发音虽然不清晰,但会主动积极说话,能写“一”“二”“口”“中”等简单的字,也能理解字面意思。甚至会用微信,会转发图片,会时不时发个“语音”,虽然表达不清,但她会坚持“发音”,你问,她便答……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张颖教小敏学习坚持,正如张颖自己从事特殊教育工作28年来一路的坚持。1992年7月,张颖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放弃了珠三角地区高薪任教的机会,毅然回到云浮,开始了她的特殊教育生涯,这一干就是28年。
为了让小敏“发音”,张颖费尽心思,加强了语言训练,一对一教孩子发音、说话,但收效不大。“小敏还是说不清,我很心急,这么多年了。”张颖说,当然能集体训练更好,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所幸,张颖对小敏的耐心陪伴、悉心教导获得了回报,小敏从一年级到七年级的变化就是最好的证明。现在小敏在家里不仅能自理,开心的时候,还能积极主动地做拖地、扫地等家务,干活也很利索,让家长满意、放心。小敏也是老师的小助手,听老师的话,认真学习、快乐游戏,学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平时更会热心帮助同学绑鞋带、收拾书包、扣纽扣等,善良且细心。
在2019年第一届云浮新时代最美人物——“最美教师”获评人员中,张颖是唯一的一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她坚持把“爱心、耐心、细心、恒心、责任心”五心相结合,倾心倾力,把责任和关爱融入到每天工作的点点滴滴上。
“感谢党和政府一路以来都很关心、支持,希望社会各界人士继续多关心支持。”张颖说,每年助残日、“六一”儿童节,政府工作人员、热心人士都会来到学校,买礼物给学生。而在每年的教师节,她觉得能收到最好的礼物,便是学生们说的一句“节日快乐”。
致力于特殊教育
让每一个特殊孩子快乐生活
“小杰(化名)刚入校的时候像"脱缰的野马",没有规则意识,没有学习能力,不会自主表达。”云浮市政协委员、新兴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崔惠弟回忆说。
小杰精神发育迟缓,父亲年纪大,母亲患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四处流浪。入学后,班级老师根据对小杰的评估情况进行分析,制定了详细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给他做个别化训练,用了整整半个学期建立起他的规则意识,然后又给他安排语言个训、认知个训。
崔惠弟说,现在读二年级的小杰不仅上课能遵守课堂纪律,升旗仪式等集会的时候还能帮助老师指挥其他同学遵守纪律,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
崔惠弟1998年师范毕业后,一直致力于乡村小学教育,多次放弃进城任教的机会,用坚守为乡村教育奉献着青春。2013年6月,她担任新兴县特殊教育学校第一任校长,并持续至今。
崔惠弟漫步在特校校园,她可以随口叫出全校所有学生的名字,清楚了解每个学生的残疾类型和学习状态。对此,崔惠弟表示,这是因为热爱。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事业从业者,我知道,每一个特殊孩子都有自己的尊严,都有快乐生活的权利,都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让每个特殊孩子"学生活,能生活,会生活"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崔惠弟说。
就在去年,小源(化名)被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录取了,崔惠弟感到很欣慰。小源由于听力障碍伴随智力障碍,在普通小学就读学习跟不上,没法适应普通小学的集体生活。转学到特殊教育学校后,班级老师根据他的实际情况给他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给他耐心引导,他的行为问题得以矫正,学习信心大增,并顺利被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录取。
生活因爱而精彩,人生有爱才快乐。崔惠弟说:“特殊教育是残疾人事业中最重要的部分。发展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提高残疾人受教育程度,让残疾人共享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是我持续努力、继续奋斗的方向。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在崔惠弟的带领下,学校还定期举办开放日,让社会团体、机构走进特校,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理解特殊孩子。同时,发掘社会资源,组织社团到校慰问,请他们走进残疾学生家庭,与残疾家庭结对帮扶,提供劳动岗位等帮助残疾学生家庭脱贫。
同在蓝天下健康快乐成长
让每个生命因教育而精彩
记者近日走进云浮市特殊教育学校,一路上,学生们都很有礼貌,见面都会说“老师好”。学校启聪部、启智部15个班的200多名学生已经正常上课,校园正在恢复昔日的生气。
“通过在校学习,学生们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能力、沟通能力得到提高,生活行为得到改善。”该校副校长胡建亮告诉记者,学校按照“让每个生命因教育而精彩”的办学理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当中,学生余霖莉在第四届寻找“最美云浮少年”活动中荣获“自强好少年”称号。2018年,该校第一批7名启聪部毕业生全部考上佛山启聪学校和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
除注重学生文化教育外,还注重学生美术、舞蹈素质培养。学校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力量,如云浮市高级技工学校作为志愿者单位,每周会派学生、老师来指导学生学习乐器、舞蹈、跆拳道等。
“原来很多人都不知道云浮有这所学校的,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我们学校,也知道我们有一群孩子需要被关注。”市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处助理李静说,社会上会有很多热心人士看望我们的孩子,也对我们孩子提供支持,来跟孩子玩游戏,来看孩子需要些什么,他们都会提供帮助。现在的志愿者也越来越多,比如云浮市高级技工学校的师生,他们愿意走进校园,跟孩子们一起玩耍,也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学到很多的东西。
通过学校和志愿者单位、社会热心人士的共同培养,孩子们自信满满,在舞台上绽放精彩,并屡屡获奖。《心·眼》荣获第九届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银奖,《我们心中的梦》在第七届全省特教学校学生艺术汇演智障综合类节目中荣获表演铜奖……
胡建亮说,希望社会上有更多志愿者来对学生的艺术能力进行培养,如书法、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工作,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孩子们同在蓝天下健康快乐成长。
新闻推荐
积极探索特困人员供养“云浮模式” 云浮市特困供养服务机构社会化改革见闻
社工上门关爱老人本报记者罗强走进位于云安区镇安镇河西村委积鱼塘的云浮市云安区福利服务中心,一眼望去,凉亭、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