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码字之路
廖立新
语文老师,该算正经八百的语言文字工作者了。
一个人能够与语言文字结缘,冥冥当中总会有一些缘由的。
我出生在一个乡村医生家庭。在农村,乡村医生已经算得上是高级知识分子了,不仅识文断字,还能运用专业知识治病救人。医生之家,是农村不多见的能找出书籍的家庭,医学书自不必说,其他方面的书也或多或少有一些。我记得我家厚重的实木柜子里,除了一摞一摞的医学书,还有古典小说、马列书,甚至还有天文历法、农业生产方面的书。这些书虽然没有小人书(连环画)有趣,但对于患有阅读饥饿症的我来说,聊胜于无,没事总爱去翻一翻。那时候,很想有自己的书。有一次,大概手上积了两三块钱,就央求我爸爸的徒弟,不记得是标梓舅舅还是嗣美哥哥,去县城进药的时候,帮我买一本《说岳》、一本《三侠五义》。这事是万万不敢跟我爸说的,正经事都不敢,更别说不务正业的事。眼巴巴望了好多天,结果是没办成,心里别提有多失望了。后来做老师了,教孩子读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读到“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一处,便想起自己渴望得到《说岳》《三侠五义》的往事。要是我也有一个这样的“长妈妈”,我也要赞美她的神力了。
行医之家,免不了人来人往,晚上也经常有人聚到诊所或家里的小客厅聊天。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手机,能看场电影都是一年当中难得的享受,比过年过节还开心。一断夜,外面黑魆魆的,阒然无声,屋子里灯光下的聊天就成了最主要的娱乐,也是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御下极为严厉的我爸,如果不是心情特别不好,一般也会容许我们这些小孩待在边上旁听。大人聊天的话题天南海北,我们听得津津有味,经常是拖到很晚才去睡觉,却一点儿也不觉得困。可以这么说,在信息极其封闭、知识极为匮乏的年代,家里热热闹闹的座谈会使我有机会见识各式各样的人,知道了外面世界的许多新鲜事儿。这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学校里,语文书总是最先拿到、最感兴趣、最先翻完的。可惜的是,语文书容量太低,完全不经翻,三两下就翻完了,就像嚼过的甘蔗,再也榨不出甘甜的汁水来。小学老师也没有严格的分科,基本上是什么都教。最喜欢的是李开淼老师,他比较“不务正业”,上课就喜欢拿出小人书讲故事。最常见的开头是:“有一天,山那边传来一声枪响……”然后,故意停下来,眼睛扫过来扫过去,就是不开口,把一帮小孩胃口吊得不行,都催促他赶紧往下讲。对我们而言,一肚子故事的李老师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我们家是从来不买小人书的,我爸也从来没想过,拿小人书来奖励小孩好好上课学习是多么有刺激性和激励效果的一件事。村里面小人书藏有量比较大的有两人:一个是李士华,公社办公室李主任的大儿子,我得管他叫舅舅;一个是钟万平,生产队长的儿子,过继给了大伯,和我哥在同一个年级,有“图书大王”的绰号。家有小人书,对彼时的我来说,其地位不亚于百万富翁。那时候的幸福很简单,有本小人书看,就可以快乐一整天。
我不记得我小学作文写得怎么样。小学太野了,一天到晚领着一帮孩子干坏事,从来没有认真听过一节课——听李老师讲故事除外。上了初中,隐隐有些印象,好像老师读过或者表扬过自己的作文,大抵是作文里的遣词造句能用些成语或者是比较新鲜一点的词。初中语文老师姓彭,经常大江南北去旅游,上课就跟我们讲述他的旅游见闻。不知道我长大以后喜欢旅游和写游记跟彭老师有没有关系。高中比较忙,我属于心智开化比较慢的孩子,升上高中后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学自补初中的课程,尤其是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基本都是零起点。要是忙里偷了闲,也会去县电影院蹭电影,去县图书馆翻杂志看,还有就是借了同学的自行车骑着四处去看风景,最远到过新建地界,离万寿宫已经不远。
真正上得了一点台面,至今想起来还有一点自豪感的,是大学教写作的老师布置的一次诗歌作业,临交卷稀里糊涂写了几行,居然被老师在课堂诵读以示表扬。若干年后,听作家远人回忆他的写作之路,说到他小时候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当堂诵读,不免感慨,好作家都是老师读作文读出来的。毕业工作以后,对办文学社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与热情,每每读到学生的精彩之作总忍不住拍案叫绝。自己接触的社会面广了,心有所思,情有所动,也爱拿起笔写写文章。我的第一份稿费来自县广播站,虽说只有几块钱,但很是开心。第一篇见报的文字,是篇小游记,写萝卜潭的,发在《奉新通讯》上。再上一点层次的,也是一篇游记,题目叫《寻梦岭南第一理学古村》,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那次,和同科组几个老师,利用周末游览了云浮市腰古镇水东古村,感觉很新奇,信笔写下了一些文字。真正把写作当成一种习惯,是在来到深圳之后。一方面,受红梅姐“蛊惑”,领了文学社指导老师的差事,经常要组织完成报社约稿,报社很多时候又要求老师陪着写。另一方面,光明区作协那帮“劳模”作家,个个铆足了劲写,隔三岔五有作品上报见刊,被他们“裹挟”着想偷懒都不行。于是,就这样陆陆续续积累了上百篇稿件。
今天,正好读到一句话:“写作,是老师给自己的最好交代。”我想,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如果自己能够多动笔,用自己尽可能多的实践和感悟来给学生以有效的指导,用自己饱满的写作热情来带动学生也热爱写作,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我知道,前面的路还很漫长,我要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不断超越自我。
新闻推荐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云浮监管分局关于换发《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的公告
根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规定,下列机构变更机构名称由我局换发《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现予以公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