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扶贫干部的心愿

云浮日报 2020-06-28 07:51

郭小龙(左)与贫困户座谈,了解扶贫产业发展情况本报记者梁耀天通讯员练毅嘉

云安区都杨镇六合村,是中国银行云浮分行挂点帮扶村。在驻村扶贫干部郭小龙的扶贫工作日志首页上,写着一行字:“心愿一:帮助麦叔在上半年实现脱贫;心愿二:防止前68户村民返贫。”短短一行朴实无华的文字,背后是一个普通扶贫干部的执着与努力。

最牵挂的麦叔

麦叔是六合村最后1户贫困户,而他的农场也是郭小龙近段时间以来走访次数最多的地方。麦叔早年丧偶,独自养育5个尚未成年的孩子长大,经济十分困难。为帮助麦叔尽早摆脱困境,郭小龙多方沟通协调,当地政府精准施策,联合中国银行云浮分行协助麦叔开办了一个小农场,既能维持生计,又方便他在家照看小孩。此前,中国银行云浮分行已先后为麦叔发放了两笔合计金额为2万元的小额信贷,用于农场经营。为了进一步帮助麦叔扩大经营并顺利脱贫,近日,郭小龙携消费金融中心客户经理前去开展贷前调查,为发放第三笔小额信贷做好充分准备。麦叔吸取去年遭遇非洲猪瘟的惨痛教训,改变了只养猪的单一经营方式,开始养殖塘鱼、鸡鸭等,并在2020年初尝试蒸馏烧酒,将酒渣用于喂养鸡鸭,实现“多元+循环”的经营模式。“现在一斤40度的蒸酒可以卖多少钱?一斤大米可以蒸多少酒?”郭小龙时刻关心麦叔的烧酒销售情况,并评估麦叔能否在6月底前顺利脱贫。经测算,郭小龙计划为麦叔再申请2万元的小额信贷资金,用于购买酒缸等设备,提升烧酒产量。“初来乍到,我不了解情况,只能多跑、多问、多想。”驻村工作一年多,郭小龙养成了不定时入户了解情况的习惯。他始终认为,进村入户是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最直接的方法,是因户施策的基础。对于前期很多已实现脱贫的村民,郭小龙已经是他们家中的常客。

“这个项目我也参加”

驻村工作一段时间后,郭小龙逐渐认识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确保六合村贫困户脱贫不返贫,既要稳定“输血”,还要积极“造血”。郭小龙与六合村委集体商量,并征得19户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同意,决定实行入股镇政府统筹养鸡场项目的发展模式,继续优化、整合资源,为贫困户寻求长效稳健的收入来源。在集体大会上,郭小龙向参会的贫困户宣讲道:“养鸡场投资期限为10年,参与入股的贫困户每年享受收益分成,初步预测年化收益可达10%!”许多贫困户当场表态:“这个项目我也参加!“项目敲定后,镇政府迅速行动,对养鸡场进行了土地平整、搭棚等施工处理,但因雨水天气较多,已平整的土地出现一些浮土。郭小龙发现这一情况后,马上联系镇政府派出的其他扶贫工作人员以及现场施工队,共同商议解决浮土的施工方案,希望可以尽快完成养鸡场建设并投入生产,争取早日让入股的贫困户享受收益。

扶贫还要扶智

疫情期间,郭小龙十分关心贫困户家庭孩子上网课的情况,加大了入户走访的频率,了解贫困户家庭网络通讯运行情况,及时解决相关需求。走访的户数多了,他留意到有的村民家中多了一面奖状墙。村民告诉他:“现在家家户户之间不比金钱、不比地位,就比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一番话让他切实感受到,扶贫工作不仅仅是物质上、项目上的帮扶,更是思想上、意识上的引导。只有扶贫又扶智,才能增强六合村的内生动力,真正变“稳定输血”为“积极造血”。

新闻推荐

6万斤“台农1号”百香果陆续上市 云安果农盼进一步打开销路

本报讯(通讯员罗燕英)当前正是百香果收获旺季,由于受疫情影响加上目前大量水果上市的冲击,云安区都杨镇榃容村种植的33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