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洞镇抢抓机遇谋发展 拉动融湾新引擎

南方日报 2020-05-14 07:19

里洞镇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杜鹃花。里洞镇供图

里洞镇驻地新兴县风景秀丽的第一高峰天露山脚下,既是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镇,又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天然氧吧名声在外,康养基地渐现雏形,早已成为各地游客争相前往的旅游胜地。

山和水是里洞镇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在疫情持续向好的态势下,该镇将如何把握这一发展机遇?“下一步,里洞镇将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干部抗疫精神,奋力做好山水文章,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和打造粤北生态发展新高地机遇,聚焦"六地"发展目标,通过做大生态旅游、做优农副产品、做好美丽乡村把山和水连接起来,把圩镇框架和产业撑起来,串珠成链,提升价值,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日前,里洞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梁镇池在接受专访时表示。

●撰文:梁颖策划:方镇彬

典型引路创新平台

擦亮特色产品品牌名片

作为地处生态保护区的里洞镇,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做优农副产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农副产品供给地?

梁镇池表示,里洞的发展,最有底气、最有亮点的就是生态资源。融湾发展,就是要善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只有基于自身优势,找准发展定位,才能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向前迈进。

好生态孕育好产品,建好粤港澳大湾区“肉案子”“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是里洞镇立足当地优势,积极服务融入大湾区建设的一个真实写照。梁镇池说,针对海拔高、气温低、雾水足、昼夜温差大等独特的气候环境,里洞镇坚持做优做强传统产业,打造富民兴村品牌,抓好葛冲村的“一粒青梅”、鹅石村的“一片茶叶”、里洞居委的“一粒黄豆”、梧洞村的“一朵鲜花”、里江村的“一颗番石榴”等绿色产业,带动群众流转土地2000多亩。到目前为止,全镇高山茶种植面积1400多亩,青梅种植面积约1800多亩,番石榴种植面积约1000亩,油炸家庭作坊5家,红卫、洛洞腐竹家庭作坊3家,成立专业合作社4个,同时里洞豆制品已通过百源供销社进行线上销售,产品时常供不应求。

值得关注的是,该镇逐步拓展订单式、电商营销、旅游展销、农超对接、高校平台等综合性服务,多业态发展,积极对接大湾区城市“舌尖”生活新需求,着力打造湾区农副产品供给地,带动上万人增收致富,实现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互促互进。目前,该镇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合作搭建乡村振兴工作站,推动葛冲村青梅与县良果加工厂签订上门收购协议,里江村农副产品与高明区香江连锁超市对接,鹅石村高山茶在各大展销会打响知名度,畅销海内外。

“我们还和市、县供销社合作,正谋划在果芝林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一个"里洞镇供销社助农服务中心",通过线上销售、线下试吃等手段帮助群众把农副产品更好地推销出去。”梁镇池说。

向绿色要增量

匠心打造生态“后花园”

从新兴县城一路向南而行,映入眼帘的全是绿色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达83.6%,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达到10万/立方厘米;水质呈弱碱性,是新兴江发源地;杜鹃花、梅花、禾雀花、石榴花、山茶花、桫椤等各种珍稀花木遍布全镇;境内有海拔1251米的天露山,被誉为粤中南部最高峰。

里洞的生态不是拒绝发展的“原生态”,而是与现代产业发展、现代生活方式融为一体的优良生态。坐拥优质的环境优势,里洞正在探索如何进一步挖掘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价值,促其向金山银山转化。

梁镇池强调,里洞镇坚持做好生态发展文章,一方面以保护水源涵养地为目标,落实河长制,加强镇村污水处理,稳步推进镇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依托镇生态资源丰富、生态基础良好的优势,积极打造成为大湾区重要的生态“后花园”。

以生态为本,将特色农业做强做大;通过产业融合,在大山中孕育出休闲农舍、观光农业、体验式田园生活、农技生产等大健康产业,依托大山发展绿色经济,镇内正发生一系列变化。

天露山旅游度假区山脚下的家田民宿通过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让村民富起来,吸引外出务工人员持续回流,参与经营农家乐、民宿,销售农产品,空心村重新焕发生机。同时智业民宿的创始人刘慧芳在政府引导下投资建成一栋4层半高的楼房,用作家庭式旅馆,吸引不少珠三角地区的游客入住。目前依托天露山旅游度假区,全镇建有5家民宿,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近几年,里洞镇积极发挥绿色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健康旅游,依托镇奇石遍布、山花烂漫、山清水秀等绿色宝库资源优势,以4A级天露山旅游度假区为核心,串连青梅、高山茶、番石榴等农耕基地,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等乡村休闲旅游线路;并利用本土鹅卵石铺设路、桥、广场,修缮古井、古屋等乡韵乡愁古迹,打造"村村有景点"的生态景观。”梁镇池说。

目前,里洞镇“乡村四季游”已具雏形。春天可享受以采茶为主的体验游;夏天可体验以天露山旅游度假区水上乐园为主的风情游;秋天可品尝以番石榴为主的采摘游;冬天则迎来以赏梅花为主的休闲游。一年四季不断档,每年约吸引16万人次在“天然氧吧”里享受“洗肺”的愉悦。

坚持党建引领

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葛冲村种植青梅,培育花生、黄豆、蔬菜等,发展万亩梅林观光休闲乡村旅游,搭建“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每月领工资年底拿分红;户冲村村民计划打造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鹅石村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美丽乡村特色村……里洞镇乡村正在发生巨变,一个个“落后村”正在赶超逆袭。

农村巨变正是乡村振兴加速的体现。近年来,里洞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全力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里洞镇坚持突出党建引领,推动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梁镇池说。该镇实行镇、村两级“日通报、日排名、日调度、日研判”制度,率先清拆里洞籍领导干部自家的危旧弃房超5000平方米;出台方案,设置政策宣传岗、卫生保洁岗、村务监督岗等9个公益性岗位,引导80多名党员认领责任岗位;成立先锋突击队,率先拆除自家危旧房屋210间,评选“五星党员”50户;成立乡贤理事会,发动外出乡贤回乡参与乡村振兴,带动村民筹资160多万元,推动建设文体广场、休闲小公园等一批基础设施。

该镇还坚决落实镇干部担任自然村“荣誉村长”制度,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同时以各级惠农政策及佛山市高明区对口帮扶单位人才、资金、信息、技能等资源为纽带,推行党组织+头雁、基地、合作社、能人、农户、市场“1+6”发展模式,让群众与党组织结成产业联合体,成立五鹅茶业、果芝林、豆制品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谋发展。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里洞镇,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越发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吸引着来自各地的产业资源。梁镇池指出,乡村振兴不是种花、种草,而是要用活资源产生价值,让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乡村发展首要是产业振兴,要念活“山水经”“草木经”。里洞镇正以“生态之旅”精品线路统筹,深入挖掘村庄历史文化、人文文化、产业文化、地域文化等资源,因村施策,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建起民宿产业型、环境整治型、田园风光型、生态休闲型、环境整治型等“五型”村庄,形成“山上有产业、山中有绿水、山下有靓村”的多彩局面,厚植文明乡风。

一幅以山水田园果林为底色,把自然资源融入产业发展的画卷正在里洞镇乡村渐次铺展。

■一线走访

产业扶贫让贫困户

实现“稳稳的幸福”

立夏已至,烈日当空。走进果芝林种植专业合作社,连片的番石榴树郁郁葱葱,大大小小、套着网袋、沉甸甸的番石榴挂满枝头,不少农户提着工具行走在果园里,忙着管护这些“致富果”。

里江村是省定贫困村,海拔适中,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果蔬、花卉等植物生长。长期以来,当地人就有种果树的传统,但仅限于小规模种植。

此前,由于农户分散种植,果蔬品质较差,经济效益不明显。里江村在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创新模式,拓宽渠道,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整合对口帮扶单位的资金、技术、信息等,通过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与新兴县果芝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把对口帮扶单位的50万元扶贫资金投入到果芝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红心番石榴种植,将每年的收益发放至贫困户,解决里江村15个村民的就业难题(其中5人为贫困户),每人每月增收2000多元。同时带动周边村8户农民种植230亩的番石榴,又帮助解决周边30多人的就业。

随着电商消费的崛起,里江村还搭上“互联网+农业”的东风,不但鼓励群众种植,还积极拓宽销路,激发农户的信心和内生动力。并积极与对口帮扶单位沟通、商讨,一方面投入扶贫资金5.6万元,在里江村(果芝林基地)建设一个消费扶贫服务中心(电商平台),通过互联网+微信推广+观光采摘等多功能销售服务平台,促进农副产品流通;另一方面投入扶贫资金1.17万元制作小视频、广告牌,加大宣传力度。不仅解决销路难问题,也让本来6元一斤的红心番石榴,提高到10元一斤,增加村民的收入。

如今,一颗颗红心番石榴从里江村销往各处,有口皆碑。“既能有分红,又可以在家门口上班,一年下来有好几万元收入,比前几年只靠种地过日子的生活好多了。”不少农户纷纷表示。

新闻推荐

林德到新兴县挂钩镇督导时要求 统筹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等工作

本报讯(通讯员潘振才)4月28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德到新兴县水台镇和东成镇督导脱贫攻坚、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复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