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地协同他们是决胜火线的生力军抗击高明山火,高精尖装备、社会专业救援队伍发挥科学救援威力
扑救森林火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高明凌云山森林山火发生后,全国全省多条战线紧急动员,4000余人的专业救援队伍驰援而来,一批科技含量高、运用范围广、救援效果好的高精尖装备也投入灭火战斗。
在115小时的山火鏖战中,多架六旋翼无人机往返火场,利用30倍光学镜头和热成像技术,为指挥部研判火情提供“千里眼”;7架救援直升机轮番洒水,一次装水可达15吨,为山高林密、道路难行的凌云山火场送去“及时雨”……
这是一次面对复杂环境、不畏艰险的灭火攻坚战,更是一场高精尖装备空地协同、专业科学救援、无人员伤亡、无重要设施损毁的漂亮仗。
统筹/佛山日报记者路帅
采写/佛山日报记者韦娟明、陈志业、李祥锐、宋世伟
直升机灭火创下广东省单次救援出动架次纪录
“第一次离山火这么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直升机吊着水从头顶飞过。飞机来了就有希望,愿所有前线人员平安。”这是凌云山森林山火发生后,一位高明市民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下的祝福。
由于森林山火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发生地点偏僻,处置扑救较为困难,因此要想控制火情,除了通常的组织人员登山扑救外,还需要各类“高精尖”装备辅助。在此次战斗中,就看到了航空护林直升机的身影。
9日下午,盈香生态园外,由停车场临时改建的停机坪上停放着4架回航的航空护林直升机。而在稍远处,还有另一处临时停机坪,同样停驻了3架航空护林直升机。据悉,这些直升机来自罗定、韶关、河源、梅州等地,分别有米-171直升机1架,卡-32通用直升机5架,以及米-26重型直升机1架。
其中,米-171直升机具有容量大、安全性强的特点,是国内常用的救援直升机型号;卡-32直升机采用共轴反转双旋翼设计,转弯半径小,安全性高,特别适合火场快速扑救;米-26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运输直升机,一次装水可达15吨,是普通直升机的3倍以上。
省应急管理厅工作人员介绍,除米-26运载量特别大之外,救援的直升机起飞一趟可运载4吨~5吨水。通过沿火线洒水的方式,直升机能在火场附近形成类似短时强降水的效果,熄灭明火的同时浇湿附近未燃物,防止飞火和死灰复燃。
曾与直升机有过空地配合的深圳市森林消防专业大队队长宫凤岐回忆,眼前刚还是一片火海,直升机洒下大量清水后,火焰被迅速掐灭。同时,原来烧得正旺、温度较高的树干也迅速降温,现场腾起一阵水雾。随后,地面消防员快速进入火场,清理剩余着火点。
由于直升机运量大、水箱深,火场周边的水库较难满足取水要求,同时火场周边烟雾大,对飞行员视线造成干扰,加上发动机吸入烟雾后容易导致停车,因此多数直升机都是先飞至西江取水,再飞回火场展开灭火作业。
为了尽快扑灭山火,这些航空护林直升机每天早上7时就要起飞,除回航加油检修外,基本没有停歇,一直往返凌云山火场与取水点之间。同时,机组人员也几乎没有离开过驾驶座位,每名飞行员一天的飞行时间都接近甚至超过9个小时,为此次扑灭山火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了解,这也是2008年航空护林站成立后,广东省在单次救灾行动中出动飞机数量最多的一次。
无人机侦查指挥部研判火情的“千里眼”
6日凌晨1时,凌云山山间风力突然加大,火借风势,盈香生态园附近的火线向外蔓延。
“火线距离花木场等有人地区仅200米~300米!”寒风中,高明公安无人机小组副组长潘梓奇紧盯手中的控制器屏幕,操控热成像无人机不断更新记录火情的经纬度。随后,这些第一手资料火速报送省森林山火专家,附近群众得以安全转移。
此次抗击山火期间,高明公安无人机小组安排出动了包括六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等多架专业无人机用于收集山火实时信息,并协调市局科信支队无人机团队形成合力参与救援,共同组成指挥部研判火情的“千里眼”。
“山上浓烟滚滚,一开始我们担心飞不了,但火烧得很猛,蔓延得特别快,如果不及时掌握火情,就会影响下一步的救援。”山火发生首日,潘梓奇就赶到了现场,操控无人机每隔1小时监测一次最新火情。
但火场附近,无人机飞行条件并不理想。山上风势猛烈且风向混乱,信号时有时无,特别是在黑夜中飞行,肉眼无法看到无人机方位,仅靠屏幕信息和飞行感觉操控,这对飞手的操控技术和对山体地理熟悉程度要求很高。
为了第一时间提供准确的火情信息,无人机小组队员操控不容有失。凭借早前在皂幕山和云勇林场开展的山林搜索救援场景模拟训练的经验,无人机小组队员的飞行技术在此次山火救援中得到充分体现。
“在晚上起飞,难度其实很大,基本属于超视距飞行,且高空的风预测达到了7级以上,无人机的飞行姿态达到了30度的倾斜角。”市公安局科信支队通信大队大队长罗丹介绍,从5日17时开始,连续5天,无人机小组每隔1小时升空观察火情,提供实时图像,24小时坚守在岗,总飞行时长达48小时,为省森林山火专家判断、分析火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撑。值得一提的是,所出动的无人机全部安全返航,无一损毁。
随着航空护林直升机加入救援,必须确保空域畅通,保障直升机飞行安全,因此无人机团队白天负责反制工作,驱离“黑飞”无人机,晚上则负责火情侦查,提供实时图像,为灭火战斗提供了重要支撑。
社会救援组织地毯式排查不放过一个隐患烟点
10日下午,菠萝救援队的2名队员刚从三台村附近山林下山。
过火后的火场留下大量灰烬,队员们要翻动灰烬,检查是否还有火星,防止火场复燃。扑火时冒出的浓烟,清理火场时扬起的灰尘,让队员们的脸上、手上和衣服蒙上一层黑灰。顾不上洗手擦脸,这2名队员拿起早已放冷的饭菜,扒了几口,又收拾工具,继续上山检查火场。
在这次灭火战斗中,不仅有消防力量、武警部队等专业队伍,还有社会救援组织的身影。
“得知山火发生后,我们马上组织了16名队员赶赴现场。”佛山蓝天救援队队长万雯辉介绍,6日下午抵达高明盈香生态园后,他们根据现场指挥部指令,于次日上午10时许奔赴陈村新岗圩,对现场剩余的火点和烟点发起最后总攻。
为了确保灭火任务能够圆满完成,他们根据山上松树油脂较多等特点,专门携带了灭火器、灭火毯、油锯和工兵铲等专业装备。虽然已经做足准备,但现场火情仍然出乎他们的意料。
由于山高林密,现场剩余的火点和烟点仍非常多,加上地形复杂,扑救难度非常大。万雯辉介绍,山火肆虐引燃了不少树木并使之碳化,此前虽然扑灭了树干表面明火,但部分树干内部温度较高,继而发生复燃。因此,队员们需要将这类树木锯断、清理,并通过沙土覆盖、淋水或者灭火器喷淋等方式进行二次灭火,工作量大,更需要耐心。
在地毯式搜索过程中,一棵高达数米的松树引起了队员们的注意。这棵松树虽然树枝已经被烧尽,但高高伫立的树顶仍有火苗冒出。此时队员携带的油锯燃油耗尽,无法直接锯断松树。在尝试人力无法拉倒树干后,队员将绳索绕成环状套在树干和腰上,手脚并用攀至树顶,最终拿着灭火器将这处火点扑灭。像这样的场景,在整个灭火战斗中还有很多。
虽然山火已经扑灭,但这些社会救援组织并未离开。他们继续坚守前线,展开地毯式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隐患烟点,确保山火不再复燃。
新闻推荐
罗定中学杨嘉浩成长是一场奇妙的旅程。在这一次旅程中,我们的一切也在不断变化着。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件事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