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要”是老支书的担当与坚守 记云安区富林镇云利村原村支书陈松鉴
本报记者钱枫通讯员刘旭霞叶勇斌
陈松鉴,是一名老支书,也是一名老党员,更是一名老兵。要是问这位深受云利村村民敬爱的老支书什么事情最“紧要”,他会立即用一口浓重的富林“涯话”回答——让村民发展致富最“紧要”。虽然从村支书岗位离任了,但经历过改革发展浪潮,当过15年村支书的他知道,让村民发展致富是农村工作最“紧要”的事项,自然也是作为一名村支书最“紧要”的职责,村民们都喜欢听到他说“紧要”这个口头禅。
陈松鉴于1972年从广州军区134师退役,1975年至1990年,担任云利村支书。接任村支书时,正是乡亲们从“吃大锅饭”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转换的过程。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不断冲击着当年这位年轻村支书的心头。那时起,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局面,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成为了陈松鉴最“紧要”的事情。“要致富、先修路”,凭着部队那股雷厉风行、敢闯敢干的作风劲头,陈松鉴领着村里20多名年轻人日夜奋战,打通了通村外的道路。又开挖引水渠,修筑水利设施,发起农业合作社种春砂仁、种杉、种香蕉等,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带动村民增收。上世纪90年代,村民解决了温饱问题,陈松鉴也从村支书卸任了。陈松鉴并没有闲下来,发挥军人那股“退役不褪色”的精神劲头,继续在事关村民发展致富的“紧要”事情中发挥余热。
走进云利村,一河两岸,鸟语花香,人景和谐。这是该村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取得的硕果。这干净整齐和美的村貌背后,是村党总支部一班人带领乡亲们辛勤努力的结果。这其中,有一个发挥着举轻若重作用的人,那就是老支书陈松鉴。“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开展之初,可谓异常曲折。要知道,乡亲们习惯利用老房子堆柴草、养鸡鸭,但这些老房子大多破旧,甚至很多是濒于倒塌的危房,影响村容村貌不说,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刚开始,让村民拆除破旧危房的工作遇到很大阻力。作为老支书、老党员,陈松鉴得知情况后,第一个到村委叫来挖掘机,拆除了自家的老屋。随后,又动员陈姓族亲配合清拆工作。很快,陈松鉴所在片区便完成清拆任务。他又联系其他乡贤一起,到各片区劝说不愿清拆的村民,讲清楚人居环境整治对村民的好处。这位干了十几年村支书的人出马,乡亲们都愿意听他的唠叨,纷纷配合清拆了破旧危房。
如今,74岁高龄的陈松鉴仍然闲不下来,尤其对事关村民利益的紧要事务,总是显得“过为关心”。以前,村里通小学的道路从村中间穿过,由于屋密车多,经常塞车,给过往学生的通行安全带来很大隐患。陈松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找到现任村支书陈钊汉提议,从村里沿河新建一条路通往学校,解决学生上学通行不安全的问题。陈钊汉也深以为然,但道出了难处:建设新路要占用部分村民的田地,担心个别村民不愿意配合。陈松鉴一拍大腿:“孩子的安全最紧要,村民思想工作让我来做!”此次修筑新路刚好又牵涉到陈松鉴的农田,田地本就不多的他又一次说服族姓亲人出让自家农田用以修路。经过陈松鉴逐家逐户做工作,乡亲们都知道老支书的一片苦心,愿意为改善孩子出行交通环境而支持村道改道规划。不久,一条硬底化水泥路直通村中学校。
在老支书陈松鉴心中,最“紧要”的事还有许多。前两年,村里有不少青年人沾染了赌博等社会不良风气,陈松鉴便与乡贤们一起策划制定了推行新农村建设的村规民约,明令禁止赌博、禁止偷盗等10条涉及改进陋习恶俗的规定,引导乡亲们向美向善向上。他知道,现今乡亲们生活富裕起来了,但离幸福的生活环境目标还有一段路要走,最紧要的事情莫过于提高村民的文明素养。这又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事情。
如今,老支书陈松鉴“紧要”的事情还有许多许多,他又把最紧要的事情放到培养村“两委”后备骨干身上。在村“两委”干部中,像村支书陈钊汉、妇女主任廖新连等深受村民赞许的得力村干部,都是陈松鉴一手带出来的。这些年,陈松鉴先后手把手培养带出了近10名村“两委”干部,为推动云利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新闻推荐
云安区召开“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暨南粤法治报告会 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开“良方”
本报讯(记者刘烁通讯员胡碟常心欣)11月27日,云安区法学会在云安区人民法院召开2019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暨南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