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身边的希望工程”捐款23年 小榄人李添林持续捐资助学,20多年来捐款超70万元资助学生73人
11月19日上午,记者在105国道旁的大诚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见到了精神矍铄的李添林,小榄人都亲切地称他“添叔”。
本报记者 李玮玮 实习生 颜俊文
吃过苦对困境家庭更感同身受
11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大诚金属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地面上堆满了黄灿灿的铜卷,轻则一两百公斤,重的达三四百公斤。
李添林笑着告诉记者,当年他们创业的时候,没有叉车、吊机,全靠人力搬卸。轻的靠滚,重的就穿一根棍子,4个人抬,所以落下了腰骨疼的老毛病。
为什么要持续助学助困?李添林从他的经历讲起。他说,“我可以说工农兵学商,这些领域我都做过了,经历比较坎坷。”生于1950年的李添林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当兵5年,期间还入了党,他把入党日期记得很清楚——1972年3月27日。“入党的日期好比自己的生日,怎么能忘记?”
退伍后,李添林去农机厂烧过锅炉,加入过巡逻队,受过表彰。后进入菊城酒店工作,1989年下海,从事金属贸易。“刚好赶上铜价飙升,进了100吨的电解铜,一夜成了百万富翁。”李添林说当时简直睡不着觉。
赚了第一桶金,李添林的生意就运转起来。他的公司有个“诚”字,李添林把这个奉为做人根本。“铜价波动厉害,但答应了别人的价格,绝不坐地起价,第一笔生意是赚了,后面也有一年亏了200多万的情形。”但是正是因为诚信,李添林的公司稳扎稳打做到现在,如今由两个儿子接管。
正是经历过这样的打拼,让李添林对陷入困境的家庭十分感同身受。“当你陷入困难时,如果有人帮一把、拉一把,结果会大有不同。”
先富起来不忘“身边的希望工程”
1996年,《小榄电视新闻》一则台风后一户贫困家庭房屋倒塌的报道,让李添林萌生了做善事的念头。他想捐款,但却有其他建筑老板“捷足先登”为其重新盖房,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了贫困学生。
“你们社区的小学里有没有交不起学费的困难学生?”1996年,他找到小榄镇沙口社区负责人,首次提出要捐资助学。
第一批24人、第二批27人……李添林说起这些资助过的学生,很多都不太记得具体的情形了,但有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女最令他动容。母亲有精神疾病,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去卖菜,不好的时候在大街上乱跑。女儿上小学。当时去入户探访,李添林震撼不小。“根本不像个家,没有任何家具,两母女就睡在水泥地板上。”想起这个场景,李添林的眼眶就湿润了,停顿了两三分钟,才平复了心情。
“我是比较容易动感情的人,小时候经历过这种苦。”李添林出资让社区干部为两母女添置了整套的生活物资。棉被、衣服、米、油等都买上,同时帮助其女儿交学费和给予生活费。
这次探访坚定了李添林支持“身边的希望工程”的决心,从此李添林资助学生的范围,从沙口社区小学扩大到儿子的学校、自己的母校。据统计,过去23年里,李添林共资助过73名学生,这其中有小学生、初中生、中职生和大学生。
称乐善好施是“一件小事”
李添林从一个简易的购物袋里,掏出了十几张旧照片,这是他和受资助的孩子们去紫马岭公园和广州香江动物园拍的照片。
李添林和别人不太一样的是,他除了捐钱外,还会额外做两件事,一是租大巴车带孩子们去公园玩,二是请孩子们去茶楼喝茶。对不少孩子来说,是他们第一次有机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机会去品尝一下美食。
李添林的二儿子李明炜告诉记者,小的时候,父亲忙着生意上的事情,陪伴自己的时间少,“他带着别人的小孩子去公园玩,自然也带上了我。”
最让李明炜感动的一点是,有一次,父亲请这些小朋友去茶楼喝茶,有学生穿得没那么体面,被大堂经理拦下了。“父亲很生气,过去和他们说,这是我请来的,后来还帮他们买了新衣服。”大儿子李明锋说,父亲的所作所为也一直影响着兄弟二人,做人要善良、诚信。
帮助了这么多的学生,李添林不求回报。目前能联系得上的学生并不多,他也会和居委会打听这些孩子后来怎样了,据说有的去了核电站工作,有的在银行。“过年的时候,有个曾经资助过的学生专门从江门回来,请我吃饭,我也很感动。”
2018年,李添林加入小榄文学社。同年,一名来自云浮的社员因车祸住院,李添林在其家人发起的众筹平台中捐出2000元,成为这场众筹最大一笔捐款。这名社员后来家中亲人再次住院,李添林再次给对方转账2000元。就在前不久,李添林还为一名龙山中学的脑瘤女孩捐款2000元。
李添林一直坚称“这是一件小事”,被评上“中山好人”,李添林说,“走过那么多路,回想看看,人生的价值莫过于帮助有需求的人,如今自己做的事情得到社会的认可,已经觉得快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许舒婷通讯员叶丽萍)近日,市田家炳学校联合交警市区大队云城一中队、云城派出所、区城镇综合管理和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