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益诉讼的践行者实施者 记郁南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吴林明

云浮日报 2019-11-25 07:29

本报记者罗强

他,是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检察公益诉讼的尖刀;他,是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检察工作开拓创新的行动者;他,是心系群众,一心为民办实事的检察标兵。

他,是郁南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吴林明。自2017年任现职以来,短短两年时间,他用自己勇于担当、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在本职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尤其是在公益诉讼方面,主持办理了全省首宗非法盗取河砂类公益诉讼案件,追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1300多万元,让郁南成为全市5个基层检察院中追偿生态修复数额最多,保护西江流域生态环境成效最突出的基层检察院,在全省也位居前列。

公益诉讼——敢于探索、勇于创新

提起两年多的公益诉讼之路,吴林明感触良多,他告诉记者,检察公益诉讼是检察机关一项新业务,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和可复制的案例,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成为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

工作开展之初,为尽快熟悉情况,他率队深入走遍全县15个乡镇,充分了解县情民情,摸清郁南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结合公益诉讼的特点,提出“围绕县委生态立县,公益诉讼护航郁南绿水青山”的工作方向,明确“严厉打击非法盗取河砂违法行为,维护西江流域生态环境”作为工作突破口,专门组织制订了《关于打击非法盗取河砂公益诉讼专项活动的工作方案》。

通过一年的不懈努力,专项行动取得重大突破。可是在办理这个全省首宗非法盗取河砂类公益诉讼案件的时候,又遇到了生态损害数额难以确定的难题,案件一度停滞。据民事行政检察科张敬富回忆,那段时间,吴林明和他的工作组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加班加点查阅资料,学习生态环境专业知识,咨询多个相关领域的专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开创性的“价值替代法”新鲜出炉,并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确定生态环境修复数额,一举突破办案障碍,并为类似案例提供一个可复制、可参照、具有长效性的办案模式。

检察公益诉讼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长效工作机制,没有成熟工作方式方法,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案模式,陷入了案件线索来源狭窄,办案模式单一的难题。怎么办?

吴林明说:“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固然重要,但勇于探索、敢于行动的胆魄同样不可或缺。”他创新性提出检察公益诉讼“镇村行”专项活动;建立畅通群众网上举报渠道;首创实现刑事案件电子卷宗全覆盖;建立了全市第一个新媒体工作室,从刷新群众认知、畅通举报渠道、公检法协调联动、统筹新媒体宣传等几个方面发力,闯出一条检察公益诉讼新路子。

心系群众——牢记人民属性,打造“满意窗口”

“"人民"属性是一名人民检察官的基本属性,只有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一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才是一名称职的人民检察官,才能赢得群众的一致认可。”吴林明说。

两年多的控申工作,吴林明成功化解了10余起矛盾纠纷,成功为农民工追讨欠薪50多万元。通过办案为民办实事受到人民群众高度肯定,获得锦旗9面,感谢信1封。

在他的推动下,郁南县检察院塑造控申接待、法律宣传、矛盾化解3个窗口,完善检察长接待、首办责任制、释法说理三项机制,着力打造“群众满意窗口”。今年,郁南首创“一个综合接待工作、两个办案工作区”的12309便民接访新模式,受到市委、市人大,市检察院、县委、县人大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得到办案群众一致认可,促使该院接待群众的便利性和硬件建设水平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两年多来,吴林明分管的工作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他用自己对法律的忠诚、对检察的挚爱、对群众的深情,处处为干警作表率,时时为检察添光彩,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检察为人民的神圣职责。

新闻推荐

建城镇主题教育聚焦民生福祉 解决一批热点难点问题

本报讯(通讯员陈婉平)郁南县建城镇在开展主题教育中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功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