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把栏杆拍遍》有感

云浮日报 2019-10-07 05:56

云安中学潘紫欣

辛弃疾是我国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词人。

大多数人只是仰慕他的才华,但他除了是一个词人外,还是一名武将。他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所以他在少年时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结业,注定了他和他的词在文人中的唯一性。

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他愤懑,于是写下:“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是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成空的悲哀!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的,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两种“作词方法”,是一位能文能武却不得重用的伟人的愤世嫉俗!刀刻也罢,血写也罢,要知道,他的追求从来不是做一个词人!

他一直都在坚持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但要么就是被闲置,要么就是走马灯似的被调动。他在《永遇乐》中写道:“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四个辛字沉重有力,叹息着自己的不幸,讽刺着自己的姓氏,可见他是多么失意惆怅啊!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历史上很多伟人都是在逆境中奋起的,古代的伯乐非常少,千里马就等着后市来发掘,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你有哪一方面的才干或强项被人发现,到哪个地方哪个世代都会成为一个闪光点。然而辛弃疾的一生,始终闪耀在他的词中,它奏响了南宋的最强音。

一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痛拍栏杆,大声议政的人,报国无门,只能咀嚼自己的落寞,但依然执着于他的理想。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他以廉颇自比,表示仍能为国效力,同时也抒发了壮志难酬之愤。

这样一个词人,这样一个武将,这样一个爱国之士,谁能不敬佩?

如果他到了现代,就算不能让他奔驰沙场英勇无畏地作战,至少也会采纳他的政治建议,使他的爱国忠心能在文采上表现出来。那么,我倒很想知道若身临这样和平、平等与民主的社会中,他的词风又会是怎样的呢?

放眼望今,如今的社会环境多好,如果我身临古代,一没有辛弃疾那样的好文采,二没有他那般的武艺高超,或许就只能默默地做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

回望历史,我们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身影。

点评

作者透过《把栏杆拍遍》一书,深刻领略文武全才、精忠报国的辛弃疾形象,读出了对爱国者的深情敬仰。

——云安中学教师冯日盛

新闻推荐

“消防宣传夜市”摆进社区公园

为进一步做好“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国庆期间的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切实提高辖区群众消防安全意识,确保辖区最不放心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