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靠山吃山”到守望“绿水青山” 云浮市首家镇级“两山”理念教育基地见闻
一座村庄之所以美丽,是因为铭记历史和把握今朝;一座村庄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勤劳和智慧的故事唯美;一座村庄之所以留得住乡愁,是因为家乡的绿水青山在游子心中扎根。
郁南县通门镇,曾经因为“靠山吃山”“竭泽而渔”的错误发展路子,付出沉重代价。曾经因为“焚林造田”“多次森林大砍伐”等错误做法受到环境的报复。18年前,一场特大暴雨引发的山洪灾害,把住在这里的9位村民冲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年来,生态绿色发展的号角在通门镇奏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通门人的自觉行为。如今,通门镇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积极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以生态优势再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谱写出山区农村“产业壮、百姓富、生态美、乡风纯”的秀美篇章。
在通门镇百贤村,“2001·6·5”特大山洪暴发灾毁遗址对面,全市首家镇级“两山”理念教育基地赫然矗立,基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由“6·5”特大山洪暴发受灾遗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展示馆两部分组成。展示馆分前言、“两山理念”、“6·5”特大山洪暴发灾害纪实、“两山”理念在通门落地生根、“两山”理念在通门结出丰硕成果共5篇,以史料、器物、音像等,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通门多维发展历史,品味独特乡愁、展望美好未来。
作为18年前那一场惊心动魄的特大灾害的亲历者、见证者,60岁的百贤村老党支部书记唐启新对当年惨痛历史画面还记忆犹新。2001年6月5日晚,天空月光特别明亮,四处无云,月光下的通门显得清幽、宁静。21时15分,毫无预兆地暴雨倾盆,不到1小时内降雨量超过300毫米,造成百贤、玉堂、街坊、罗沙4个村山洪暴发。“山头到处山体滑坡,一条条沟壑像被抓划过一样,滑坡面积最大的一处有几十亩。河里不见水,只见泥石滚滚而下。全镇山体崩塌367处,冲毁房屋413间,受灾人口8000多人。”唐启新的回忆让我们如同亲历。
血与泪的教训让通门人民痛定思痛,自2002年起,该镇彻底扭转“靠山吃山”的错误发展路子,开展全域生态复绿。村民按照“山顶戴帽,山腰系带,山脚穿鞋”的生态治理模式,控制水土流失。此外,通门镇立下通门河流域实行全封山育林、开展清理消灭荒山专项运动、加强水利农建工作力度等三项硬措施牢守生态红线。
如今的通门镇,经过逐年的封山育林,逐步恢复植被;调整农业发展结构,发展绿色产业经济,修建排灌沟渠等灌溉设施,养护水土,努力把生态环境做优,牢牢守住生态红线,做好“建”“治”“管”“改”,让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景永存。目前,全镇有肉桂8万亩、番石榴2500亩、桂花梨500亩、茶叶50亩、澳洲坚果100亩。同时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了产业生态化。“山绿了,林多了,河畅了,路通了,我们通门越来越漂亮了,群众越来越富裕了。”唐启新微笑着说。
新闻推荐
产品源头可追溯 流向可跟踪 产销信息可查询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信息平台亮相
南方日报讯(记者/傅鹏黄进)8月27日,在广州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工作交流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信息平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