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抗战老兵回忆 感受那些峥嵘岁月 88岁老兵崔秀彰追忆“烽火岁月”

南方日报 2019-08-22 09:19

崔秀彰老人小心翼翼地向大家展示他的宝贝。梁桂婵摄

编者按

老兵,是战争的幸存者,历史的见证者,民族尊严的捍卫者;他们是活着的纪念碑,更是从未远离的英雄。

今天起,本报开设《老兵不朽》专栏,探访新兴老兵群体,聆听他们讲述当年的光辉事迹,讲述新兴战争岁月的那些年、那些事。

“向您致敬,您是光荣的抗战老兵。”8月19日,走进抗战老兵崔秀彰的家时,门上方悬挂着的金灿灿的“光荣之家”牌匾耀眼夺目,一见到88岁的崔秀彰,笔者由衷地向老人致敬。

“来了,请坐,你们请坐。”满头白发却颇具活力的崔秀彰老人微笑着招呼前来探访的一行人,迫不及待地向大家展示收藏多年的宝贝,当得知将向他了解过往的烽火岁月时,他立马把衣服整理好,双腿盘坐,像个老小孩一样,可亲可爱。

不怕死亡却怕被遗忘

一个收藏,就是一段历史。在崔秀彰家里,收藏着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纪念章,每一枚纪念章都是一段熠熠生辉的历史,用血与肉写成的赞歌。

崔秀彰是新兴县稔村镇坝塘村人。1944年9月,正值13岁的他刚好小学毕业,毕业后他在坝塘兴育学校加入党的外围组织——解放之友社,正式加入革命队伍,开始革命之旅。“我15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是最年轻的。”谈及入党的经历,崔秀彰表示,这是难忘的经历,同时也是让他自豪一辈子的事情。“15岁就入党,当时全县都没几个这么年轻的党员。”

“通过解放之友社这个组织发展党员,发动学生参加游击战、慰问抗战伤员。那时候,村民把家里仅有的珍贵的番薯、芋头、鸡蛋都拿去慰问伤兵。”这一段艰苦朴实的生活已然成为崔秀彰老人珍贵的回忆。

据《新兴县革命摇篮——兴育学校》记载,1944年,位于坝塘村的兴育学校建立了党的外围组织——解放之友社。解放之友社通过各种学习和教育活动对学生和青年农民进行培养教育,把符合党员条件的成员输送到党内。

说起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崔秀彰老人时而落泪,时而开怀,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脑海里。“我们一起加入解放之友社的四个坝塘青年,两个牺牲了,另一个在前几年也因病去世了,如今只剩下我了。”崔秀彰清晰记得老战友的名字,崔佐佳、崔超烈于解放战争中分别在开平蕉园战斗(鹤州圩)、新兴大河口战斗中牺牲,而崔兴年也在前些年因病去世了。

“我姐也在革命战争中牺牲了。”崔秀彰告诉笔者,他姐姐——崔健志(别名:崔凤珍)也在簕竹暴动中壮烈牺牲。

有的人早已远去,有的人渐入风烛残年。当年浴血沙场的战士,如今在世的已没有多少。如今已满头白发的崔秀彰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不断教育晚辈们要爱党爱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

“我爸心态特别好,正确对待生死;他经常感概:"想也想不到有现在这么幸福的生活。"”崔秀彰的大儿子崔伟志告诉笔者,父亲既是抗战老兵,也是离休干部,历年来,他都积极参与县委老干部局组织召开的每一个会议、开展的每一场活动。“很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怕被遗忘。”

然而,近两年,由于崔秀彰老人日渐年迈,身体行动不便,越来越少参加县委老干部局组织的活动。“虽是如此,每年"七一"、中秋、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县委县政府领导都上门亲切慰问,让老人很感动,他感谢党、政府还记得他。”崔伟志说。

“河村战斗最令人印象深刻”

崔秀彰老人向笔者展示大小不一、收藏多年的宝贝时,如数家珍,每看完一枚宝贝,他都小心翼翼地放回原位,生怕这些宝贝有半点受损。当他佩戴起“粤中纵队五十周年纪念章”、“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缓缓举起右手,作敬礼动作的刹那间,眼睛炯炯有神,时光仿佛回溯到70年前,他在枪林弹雨中与敌人厮杀,为早日解放中国而奋斗。

1946年夏,粤中纵队骨干随东江纵队北撤山东解放区,留下部分武装人员坚持斗争。6月26日,国民党反动派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从此发动了向各个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新的全国内战因而爆发。

1948年4月中旬,上级党委决定把活动于新兴的武装力量组建为广阳地区第七团,新兴人民游击独立大队成为第七团的组成部分。此后,武装斗争更加迅猛地向前发展。

1948年12月,为响应党的号召,崔秀彰加入了解放游击队,成为粤中纵队广阳支队第七团东区组织干事。“刚开始,被委派到东区,主要负责党组织工作。”崔秀彰回忆道,东区也就是现在的太平、六祖一带,期间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斗,其中河村的战斗让他记忆犹新。“河村战斗最令人印象深刻,毕生难忘。”

据相关史料记载,自1948年下半年起,国民党反动派眼看我军的活动地区一天天扩大,便在河村、东山、社圩、稔村等地建立了反动武装据点,妄图以此形成对我军包围、封锁和蚕食,阻止我军向平原发展。河村这个反动据点的建立,不仅对东水大郎一带的游击活动区构成很大威胁,而且妨碍着与白马、东山等地的活动以及与东北区的联系。为了粉碎敌人的罪恶阴谋,党组组决定拔掉河村这个反动据点。

1949年8月26日凌晨,粤中纵队独一团、二支队钢铁营和二支七团共800多人向驻守在共成河村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共300多敌人发起了全面进攻。“天刚亮,国民党士兵在水沟里洗脸,一排站着,我们的枪立马瞄准他们,直接扫射过去,他们倒了很多人,侥幸的部分人就从另外的水沟里跑了。”说起这段历史,崔秀彰引以为豪。

在我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敌人弃城逃窜,该战毙伤敌人15人,缴获武器弹药一批,我军牺牲2人,负伤1人。战斗大胜后,时为护工队员的崔秀彰参与事后打扫战场工作。“扛上柴火把国民党反动派驻守的炮楼给烧毁了。”崔秀彰满脸自豪地回忆道。

“两次与死亡擦肩而过”

“有没有惊险的时刻?”聆听崔秀彰老人滔滔不绝地讲述峥嵘岁月,笔者不禁进一步提问。“有!两次与死亡擦肩而过,有两次很惊险的经历。”崔秀彰老人音量瞬间增大了许多。尽管奋战沙场的时间并不算长,但他的经历却是难以忘却的,躲过了子弹之祸,总算没受伤。

据崔秀彰老人回忆,1949年下半年,他所在的游击队在东水的山塘村一带活动。“有一天日出之前,我们突然收到村里青年骨干报信称一群陌生面孔疑似国民党反动派便衣进村,考虑当时形势不妙,敌强我弱,我们立马收拾被褥沿着山路撤退转移阵地,从长计议。”越过了田地又翻山,没有武器在手的崔秀彰只管先躲过飞驰而来的子弹。“子弹打过来,溅起的水花溅到我们身上,险些丧命。”

当天色渐暗,崔秀彰一行不知不觉已赶了一天的路,他们决定就在山里休整。时值秋末,山里的夜晚寒意已浓,“冷得无法入睡,只好背靠背取暖。天一亮就下山,买了米和姜熬粥,缓解了饥寒之苦。”

“第二次所遇惊险之事发生在车岗,我们称为"车岗暴动"。”崔秀彰老人细细回忆道,1949年10月20日,新兴宣告解放,不久之后,他被委派到车岗当乡长,上任当晚召开群众大会,“国民党反动派不会再来的了,他们要是再来,"豆豉也发芽"了”。谁料第二天凌晨,崔秀彰所驻守的炮楼被敌人重重包围,“子弹不断从对面的山头射过来,我们四个人守在炮楼的四个角落,寻机反击。”

“关键时刻,我们只能利用从国民党军队收缴而来的武器装备进行战斗,经过数小时的扫射还击,枪声才渐渐停息。”崔秀彰老人向笔者讲述,扫射停止后,天色一亮,他们在炮楼顶环顾四周,村里群众纷纷出来放牛挑水,见敌人已逃去无踪,他便开门往外冲,到处侦察,看到路上有很多血迹。“沿着血迹追踪过去,去到一片树林,有一个血淋淋的人扑向我,经了解,原来是征粮队的战友在征粮途中受伤,赶紧看了一下他伤口,幸亏不是致命伤,就立马送他就医。”

然而,后来他才得知,当他开门从炮楼往外冲时,匿藏在一草舍的敌人正举着一支枪瞄准他,一旦开枪,凶多吉少。“后来想想,国民党反动派军队那时已全线沦陷,倘若他们开枪了,只能坐以待毙,因此他们肯定不敢开枪。”说到这,崔秀彰老人音量渐大。

永做传承红色家风的表率

“小莫,这个月我的工资卡上多了一千块钱呀,你赶紧查查怎么回事。”得知自己每月准时到账的工资莫名多了一千块,崔秀彰老人赶紧拨通了新兴县委老干部局相关股室联系人电话,让联系人查清查明原因。

原来,由于系统出错,县相关职能部门给每名离休干部工资账户上多打了一千块。经过核实后,崔秀彰老人赶紧拿着现金1000元直接交回原处。

说起这件事,崔秀彰的大儿子崔伟志记忆十分深刻。“我父亲就是这样的人,从小也这样给我们做表率,不贪一分一毫,不是自己应得的坚决不拿。”崔伟志告诉笔者,很佩服父亲的这种作风,作为儿子的他,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无比自豪。

同时,让崔伟志自豪的还有他自己儿子,也就是崔秀彰的孙子——崔晓。“他很懂事,很孝顺,有时爷爷身体有不适或者其他生活不便,他毫不犹豫主动承担照顾的重任,很让人欣慰,多么懂事的年轻人。”崔伟志向笔者细细讲述,丝毫掩盖不住内心的骄傲和自豪。

崔秀彰的孙子崔晓,如今已是两个小孩的爸爸。他告诉笔者:“从小就受爷爷军人精神的熏陶,要懂得艰苦奋斗、饮水思源、勤俭节约,一定要心存感恩之心,感谢党、感谢政府给我们创造这么好的条件,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生活。”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幸福的生活。”午后时分,崔秀彰老人拿着沉甸甸的各种纪念章,耐心地跟曾孙讲“大道理”,教育小孩要铭记历史,爱党爱国,做新时代好少年。

崔秀彰家里老少共13人,其中7人是共产党员,超过半数。党员家庭,永做传承红色家风的表率。在崔秀彰老人的带领下,他们一家积极做好传承红色家风的表率。“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红色家风更是需要大力弘扬的一种时代精神。在崔秀彰家里,处处可见向上、向好、向善的家庭风气,让家庭成为涵养美德、陶冶情操的心灵归宿。

“现在很满足了,过去我家里只有一辆破自行车,现在几个儿子、孙子都有房有车,工作稳定,生活幸福,真的很满足。”崔秀彰老人边说边笑,脸上洋溢着平和的笑容。梁桂婵

新闻推荐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合作 新兴县纪委监委创新办案机制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朱觅郑瑶通讯员云纪宣日前,新兴县天堂镇龙坪村委会副主任卢某某因为不符合条件的村民申报危房改造款、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