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个“红手印”的感恩信

云浮日报 2019-08-19 07:41

通讯员莫树龙

1978年一个冬夜,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名村民冒着生命危险摁下“红手印”,共同起誓搞起了包产到户,将村集体土地“分田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更赢得了“改革第一村”的美名。

41年后的今天,广东郁南县通门镇白花村民小组38名村民怀着感恩的心情自发编写“白花同心感党恩”的信件,并庄重地在各自的签名上摁下“红手印”,以表感党恩之情,一个个“红手印”彰显了白花村村民同心建村的一颗“红心”,立志要进行一场人居环境整治的自我革命,努力实现乡村振兴伟大梦想的满腔激情和久久为功抓好人居环境整治的决心与信心。

通门镇自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通门镇坚持以党组织为引领,通过党委发动、支部推动、党员带动、党群互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党干群同劳动、共甘苦,齐协力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坚持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重点,按照“面上村综合整治全覆盖、示范村重点打造先示范、主干道全线整治提优化”的思路,以夜会流动宣讲、面上多维宣传、赶学比超“拼劲”等方式,充分发挥村民主人翁作用,发动乡贤、村民“出钱出力、让地捐物”,参与“三清三拆三整治”,尤其白花村六姓村民“我要建”的意识强烈,自发形成“户户出力人人参与,老少妇孺同心建村”的模式,自2018年11月开始,在党员示范带动下,做到每天一户至少一人参与劳动的“同心谋、同心干”场面。目前,全镇党员群众投工投劳2万多人次,“三清理”2235处、清理各类垃圾约1535.5吨,“三拆除”3824处、45604平方米,“三整治”1832宗,通过“以奖代补”方式,促使民生实事成效立竿见影,使群众所需想得到、见得到、摸得着,用政府小建设换群众大信心,激发群众“我要建”内生动力。

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需要像“红手印”这样的仪式感,白花村38个“红手印”是群众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同时也是基层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获得群众肯定的最好见证。

新闻推荐

郁南警方快速帮助一名走失儿童找到家人

本报讯(特约记者叶锦生通讯员陈汝恩)近日,郁南县公安局都城派出所民警经过多方努力,快速帮助一名走失儿童找到家人,用实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