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产业+旅游”让贫困村变人气景区南海帮扶云浮贫困村发掘资源优势,促进村民致富和乡村振兴

珠江时报 2019-06-28 02:57

■在南海和云浮当地干部的推动下,高二村的油菜花基地今年春节吸引游客20多万人次。罗定市围头村连片种植的荷花基地。

高二村“火”了!这个位于云浮市云安区富林镇的小乡村,春节期间依托村中千亩油菜花美景刷爆市民的朋友圈,吸引20多万人次到此游玩。可以说,高二村成功闯出了一条“产业+旅游”的扶贫新路子,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丰收”。

在云浮,与高二村一样有着优良生态资源的乡村很多,山青水秀、小桥流水的诗画美景随处可见,乡土文化底蕴深厚,民俗节庆、民间工艺多姿多彩;乡间小吃、乡土特产种类繁多……这些集自然、人文、乡愁于一体的产物,是吸引现代都市人流连忘返的法宝。

一群来自南海的扶贫干部,长年累月驻扎在云浮扶贫一线,与当地干部一起积极探索,寻求脱贫致富的方法。随着扶贫干部的到来,这些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变宽了、河流变清了、娱乐健身等基础设施更完善了。一座座荒山种上了南药、一口口方塘开始了水产养殖;在深山处的贫困村焕发新容、一个个致富项目落地生根、结出硕果……将产业扶贫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为相对贫困村开阔视野、增加机会,也让村民更加热爱他们这片美好宜居的土地。

高二村

从“小村落”到“大景区”

经过一场大雨的洗礼,高二村显得格外清新。记者沿着流经高二村的马塘河行走,河下流水潺潺,旁边的山地里种满一片片的葛根和何首乌。年初,河边是一片“金色的海洋”,近两千亩连片油菜花惊艳盛开,让高二村一下子成为人气爆棚的“网红”村。“过年的时候,我们这个油菜花基地累计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实现了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高二村委会主任曾泽林说。

2016年扶贫之前,高二村作为省定贫困村,交通闭塞、生产落后。“那时候很多房子都是破旧的泥砖房,村道狭窄泥泞,到处荒草丛生。没有路灯,一到晚上整个村子就漆黑如墨,只有零星人家的灯光。”驻村工作队长对该村的记忆尤为深刻。

经过不断摸索、调研,南海扶贫工作队和镇村干部找到了发展思路——乡村旅游,以“旅游+产业”促进农民致富和乡村振兴。于是,在富林镇的发动下,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动起来,借助生态资源优势,整合以观赏油菜花为主题的乡村生态旅游,拉动了当地经济和提升旅游品牌。“高二村有10条自然村,有1800多亩耕地,自然生态环境很好,还拥有这么悠久的文化传统,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就是一笔财富。”驻村第一书记朱柏村说。

打造油菜花基地的首要任务是将土地集约起来,为此,镇、村党员干部和南海扶贫队组成了动员小组,通过紧锣密鼓的宣传发动和一对一进村入户的思想工作,最终让村民无偿让出了油菜花种植地和村道建设土地,仅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油菜花基地的建设工作。

今年春节,油菜花基地正式开放。它坐落在云雾山下和漠阳江畔,依托马塘河“一河两岸”连片农田带,以及云雾山下和周边连贯而丰富的田地资源,是全省最大连片油菜花休闲观光旅游基地。“以高二村的河岸农田为主,加上富林镇其他三个村的油菜花田,整个富林镇共有连片的油菜花田3000亩,全部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云浮市云安区富林镇镇委委员阙锦堂说。

此外,南海扶贫工作队与当地镇、村干部围绕油菜花基地精心策划了旅游节活动,通过篝火晚会、泛竹筏表演、玲珑子母灯和龙须席编织非遗文化展示等文娱活动,吸引了如潮的游客前来观光。“在今年油菜花观光季节,村委还搭建了专门的农产品销售摊位给村民,让我们把自家的农特产拿出来卖,能有四五千元收入。”村民刘叔开心地说。

截至2018年末,高二村全村有劳动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735.84元(其中2018年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1776.88元),贫困户脱贫率达96.39%,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536.854元。

高二村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这千亩的油菜花基地。南海扶贫工作队和当地干部带头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等工作,大刀阔斧清理“脏、乱、差”,全面“破旧立新”:新铺设4米宽硬底化道路约12公里,新建桥梁2座,污水处理池6座,垃圾收集屋5间,悠闲文体公园3处,文化室1间,LED太阳能路灯330盏……“村子越来越漂亮,村民也越来越爱惜环境,比以前更爱卫生了。”该村村委会主任曾泽林说。

“高二村临近云雾山,我们计划把村委附近的老房子改造做民宿,吸引更多人来高二村游玩,把其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还要重点发展南药产业,种植牛大力、何首乌,将产业与旅游相结合,引进云浮当地的南药种植龙头企业到高二村,打造广东南药的基地品牌。”对高二村下一步的发展,驻村第一书记朱柏村有了明确的方向。

枧岭村

产业先行旅游助力

发展旅游业是个系统性工程。南海扶贫干部创新思路,依托浓郁的乡村特色,注重规划先行,通过招商引入企业的方式,开发旅游资源,带动农民致富,枧岭村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乡村。

6月的午后,阳光正好。走进枧岭村,沿着盘山的水泥路一路行驶到山头,最高的山头上已搭好了玻璃餐厅的建筑主体。沿路满是竞相怒放的鲜花,有油菜花、格桑花、杜鹃花……对面的山头,上千亩的山地上种上了南药,一片生机盎然。

如此美景,让人倾心。可是谁曾想过,一年多前,这里还是满片荒山。

三年的精准扶贫,枧岭村由一条省定贫困村兼软弱涣散村,实现0到1(1条自然村入选云城区精品村),0到2(建立2家合作社),0到3(形成养殖、南药种植、旅游3个产业),0到4(引进4家企业),0到10万(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0到1000万(引入外来投资1000万元)等多项跨越。究竟是什么让这条小山村实现了蝶变?

“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村支部软弱涣散,帮扶工作要如何开展?”这些问题深深困扰扶贫工作队,让他们感到“压力山大”。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了解村民的心声。在当地村委的帮助下,扶贫工作队不断地入户调查,摸清贫困户的情况和内心想法。一次次的认真解答和苦口劝说,终于让贫困户达成共识,将贫困户的帮扶资金投入到产业发展。

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帮扶干部的大力发动和支持帮助下,从省统筹资金中按每人投入帮扶资金4000元的标准为38户有劳力的贫困户入股,成立枧兴合作社,与颂春药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南药种植。村委5名党员干部每人投入2万元加入合作社,起带头示范作用,给村民吃下一颗定心丸,也为合作社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合作社种植南药,主要以橘红为主。还有种植百香果,现在都有收成了。”驻村第一书记孔旭其说,一开始的时候,村干部们都没有工作思路,缺少工作激情。产业发展目标明确后,大家仿佛都找到了主心骨,精神面貌大变样。贫困户尝到了增收的甜头,也从最初的迷惘到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兴业求富的热情愈发高涨。

据数据统计,2018年底,枧岭村已100%完成73户贫困户脱贫任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不足4000元到2018年实现11960元。村里的道路、水利、学校、文体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较好的完善。

先种植南药,发展产业,待条件成熟后再依托南药文化,打造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业。这是一条扎实稳妥的路线。

南海区专门出资修建了盘山的水泥路,经过南海扶贫和当地干部的努力,枧岭村再次引来了“金凤凰”,云浮凤栖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落户该村。据了解,公司规划投资5000万元,打造以生态休闲、山林度假、家庭亲子、房车营地、山下民宿等为主题的“凤栖谷”旅游景区,为枧岭村的乡村振兴发展开拓了全新局面。

“我们的项目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一产业是南药的种植产业,现在已初步规模;第二产业打算以南药的初级加工为主,第三产业以南药种植为前提发展“凤栖谷”旅游项目。”驻村第一书记孔旭其介绍,下一步将加快“凤栖谷”项目的推进,吸引周边甚至珠三角、广东的一些市民来这里旅游。

围头村荷花池里有致富法宝

一大早,罗定市宇信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永耀就骑着摩托车来到围头村的荷花基地,开始一天的忙碌。两年前,陈永耀从外地辞职,回到家乡围头村创业,成为了宇信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

连片种植的荷花基地是佛山市南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口帮扶罗定市罗平镇围头村的一个精准扶贫项目,通过投资罗定市宇信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每年固定收益返还给本村有劳动能力扶贫户作为资产扶贫,以此实现扶贫户脱贫增收。

按照帮扶计划,围头村在长岗坡渡槽旁先后种植了连片油菜花、荷花,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绿色生态旅游。在2018年,宇信合作社引进“水果莲子”种植,通过利用现有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开发以长岗坡为基础的旅游观光产业,打造成一个观光生态游基地和百亩莲子助贫项目。

陈永耀介绍,基地采取“荷花+泥鳅+小龙虾”的立体种植模式,在种植荷花的同时养殖泥鳅和小龙虾,莲子是水上经济,泥鳅、小龙虾则是水下经济,种植荷花的农家肥释放出微生物可供泥鳅食用,泥鳅的粪便又可以滋养荷花生长,另外小龙虾喜食水草,荷塘中生长的水草恰好可以养殖小龙虾,再通过种植轮叶黑藻、伊乐藻等水生植物就可以养活小龙虾,无公害无污染,一举两得。

“投放养殖的泥鳅、小龙虾未捞出已经先被游客预定光了,另外基地也增加了娱乐项目,不仅提供特定的场地和道具供拍摄艺术照,还计划增加虾钓基地,供垂钓爱好者垂钓,游客不仅可以观赏荷花、采食莲子,更可以置身花海中,体验一番别样的"荷塘月色"。”陈永耀说。

围头村驻村第一书记陈金奎表示,打造荷花基地的目的是打造新农村,通过荷花的欣赏和荷花的产出带来经济效益,希望通过聚集人气带动整村的经济消费,进一步改变围头村的贫困面貌。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越来越多像陈永耀一样的人,愿意回到家乡工作。游客来村里旅游,不仅提高了乡村的知名度,很多村民看到了商机,还在“家门口”做起了生意,办起了“农家乐”,售卖农产品,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就业。“荷花节的时候,村里来了很多人旅游,我们把这些农产品拿出去卖,游客们都很喜欢,我们也赚了钱!”围头村村民林叔高兴地说。

通过一系列“旅游+扶贫”措施,围头村拓宽了贫困户就业渠道,有效带动了农村产业发展,真正让贫困村、贫困户成为受益主体,让更多的村民与贫困户找到致富新渠道,也让乡村发展旅游成为脱贫攻坚的“新阵地”。

南海将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同步进行,利用贫困乡村的资源优势,努力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管理、运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贫困村在南海的精准扶贫下实现蝶变。

数读南海精准扶贫成效

19552人

截至2018年底,南海帮扶云城、云安、罗定三区(市)56个村,累计脱贫人口数为19552人,脱贫率92%

2416.46万元

集约土地超过2.7万亩,培育5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64家企业到村发展生产,企业实际投资额2416.46万元

953万元

实施道路硬底化180.7公里,设置路灯4620盏,村综合楼、文化室、学校修缮102项总投入2486万元,公园与文化项目投入953万元,水利建设投入469万元

71%

引导贫困户在佛山市或珠三角地区就业人数7030人,其中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共4996人,稳定就业率达71%

2942万元

实现“一村一业”,落实帮扶产业项目117个(其中长效产业82个),带动贫困户3273户12598人;实施资产性收益项目86个,带动贫困人口21497人次;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项目67个,投入资金金额2942万元

文/珠江时报记者黄婷通讯员陈镇寰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新闻推荐

共建 共享 共进 邮储银行云浮市分行开展基层党组织主题活动

本报讯(记者梁耀天)为推动党建引领经营发展,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邮储银行云浮市分行日前在全行范围内开展基层党组织“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