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上“云”,云计算巨头角力生态构建
“医院急需RH-AB型血救助一名五岁孩子……”在收到消息后,市民通过线上预约平台献血,从线上的招募、云端的资源调剂、运输、冷链,最后输送到临床,整个过程最快只要3个小时,而在这之前,用户可能要三天后才能拿到。
不久前在深圳举行的华为云城市峰会上,穿越医疗科技向外界展示了与华为云合作的案例:通过医疗的安全监管平台,可以对每一袋血从血管到血管的全过程作安全监控;通过大数据驱动的血液云实现城市间的血液调剂;通过互联网建立人和人的链接,使用户更愿意献血。
尽管云服务还是一个新兴行业,当下,以华为、腾讯、阿里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企业都在争相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手,金融、教育、视频、制造、零售等行业成为布局重点,打造自身云计算生态圈。
●南方日报记者郜小平
1产业上“云”,推动数字化转型
云计算出现前,主流的IT基础设计构建方式为自行采购硬件或租用IDC机房,但随着高速互联网络、计算资源虚拟化等技术的先后成熟,云计算逐步登台。
“到底是自建IDC(数据中心机房)还是上云,我们也一度犹豫了很多,尤其是作为受行业监管比较严格的金融机构,首先想到的还是自建。”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CTO冯悦扬深刻记得,两年前,当时他还在另一家公司,同行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开门红,结果机房断电两小时并烧坏了几台服务器,这无异于让整个行业受到一次“冲击波”。
正值IDC要备建,需要将近10个工作日,冯悦扬大胆地提出,能不能考虑上云?公司领导在沉默了一周后,最终决定放弃了所有的IDC,选择业务全面上云。
此后,冯悦扬跳槽到众惠后,“上云派”和“非上云派”同样争论激烈,但作为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经常要面对618、双11、情人节等节日活动,一遇上促销,平时计算需求200台服务器可能就要飙升到800台,剩下的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单纯从经济成本考量,结合公司属性,上云仍是一个不二的选择。”
以上云为标志,企业推动传统IT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继而实现应用数字化,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依托数据实现业务的创新与洞察,最终推动企业业务的创新和增长。
“企业上云之后,还要形成连接,否则商业模式难以发生变化。”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孙雁飞以中国面包上市第一股桃李面包为例介绍说,由于面包保质期非常短,每天配送的面包损耗率高达17%,而金蝶通过对所有车辆、所有网点基于云端的链接,提供了一系列的大数据的算法,帮助把每天的损耗量降低到只有2.9%,“一年仅仅是在这个环节,我们就为他们节省了1000多万元的成本和费用”。
华为云预测,2025年所有的公司都会上云,97%的大企业都会使用AI,77%的云上应用都会用到AI。在此基础上,这些组织结构使用云的方式也会出现新的变化:绝大部分的云应用都会移动化和终端化。
2云计算加速跑马圈地构建生态
拥抱产业互联网、转向聚焦ToB服务,国内BAT巨头、三大运营商、华为等企业先后开拓云服务业务,其技术能力和规模日益提升,各巨头正纷纷打造云生态,加速“跑马圈地”。
作为云服务“排头兵”,阿里云将加大行业战略性投入,聚焦新零售、新金融和数字政府。在5月底举行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腾讯亮出了一个“杀手锏”:小程序数量超过50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3.5亿,零售交易额高达3万亿,覆盖到了200个细分产业和场景。这表明,小程序生态已经开始反向促进上游的产业端进行数字化转型,进而加速产业拥抱互联网进程。
作为后起之秀,在华为公布的一季度业绩中,云业务的业绩和进展在最后被重点提及。华为披露,截至目前,超过100万企业用户和开发者选择华为云。
但华为云并没有公布收入金额。对云计算企业来说,投入更像战略业务,首要目标也不是盈利而是构建生态。华为云中国区副总裁胡维琦介绍,华为云提供的服务从2017年中的45种服务裂变成了现在的160多种。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SRG数据,中国市场份额上,前5名分别是阿里云、腾讯云、光环新网(AWS中国伙伴)、中国电信和联通。其中,阿里云有40.5%的市场份额,腾讯云紧追其后(16.5%),AWS迅速发展达到9.7%,超过了中国两大电信运营商。
在众多的云平台中,选择怎样的合作伙伴?冯悦扬认为,用户需要考量的是,平台是否保持中立,并且不涉及用户所在的领域和业务,没有业务的竞争,此外,如果用户把基建设备交给第三方之后,是否存在“店大欺客”的现象,承诺的服务和技术的稳定性是否能达到要求,在后续的服务当中,此外,选择云平台合作伙伴时,还要考虑能否退回服务或者更换新的服务商,等等。
而深圳市兴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CTO李树果则表示,在选择云服务的伙伴有几个重要标准,其中包括价值观上,尊重数据主权、保护数据安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玮珊通讯员陈信行)今年高考恰逢端午佳节,为确保考场附近商铺有序经营,连日来,云城区城管部门加强校园周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