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罗定文塔

阳江日报 2019-05-16 11:07

罗定文塔。

塔内的通风道。

古人建塔,一为珍藏佛家的舍利子和供奉佛、佛经之用;二为镇煞祈福;三为振兴文运。坐落于云浮市罗定市罗城镇的罗定文塔,又名三元塔,建于明朝万历39年,塔高47米,是罗定年代最早的高层建筑。塔顶的莲花座铁柱总重逾7吨,为广东古塔之最。相传这座塔,也是为“兴文引禄”而建。春日的一天,我和一群文友,怀着仰慕和探秘的心情,前往参观。

春寒料峭,但春色无处不在,沿途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绿植和姹紫嫣红的花。来到罗定文塔附近,首先跳进眼帘的是“泷洲歌台”四个红色大字。听当地文友说,这个歌台,一年四季不定期举行对歌活动,对歌者男女老少都有,观看者众,场面气氛热烈,是展示和传播罗定文化的重要平台。往歌台侧边的巷道向前走,巷道一边是文塔的围墙,围墙上悬挂着许多关于古塔的史料和典故,让人未亲近文塔,先感受了古塔历史沧桑的氛围。

巷道尽头拐个弯,就是文塔的入口。原以为历经400多年风雨的文塔会落满岁月的痕迹,谁知眼前的塔,外观华丽,呈八角形,各层塔檐微微翘起,状如绽开的花瓣,塔身犹如七朵盛开的花儿叠成,顶层由一铁柱直插苍穹构成塔尖,四周用铁链牵护,形若伸出的花蕊,整座塔建筑宏伟壮观。文塔前,有一明代古香古色、外圆中空的“塔刹覆盆”,塔四周,栽种着许多盆景和树木,其中一棵婆娑的“许愿树”上,挂满了红红的许愿带,迎风招展,非常好看。一旁的工作人员说,文塔几经战乱,塔身多处破损,上世纪九十年代,罗定政府着力修葺,才有了现在面貌一新的文塔。

文塔是罗定市突出的人文景观,民间对这座塔的传说多不胜数,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就是“飞钟为顶”的故事。话说当年文塔塔身修建完毕,如何封顶却是难题,因为在那个劳动工具落后的年代,要为一座高达七层的塔楼安装塔顶,的确令人费尽心思。就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之际,一天夜里,不知从何处飞来一个大铁钟,不偏不倚刚好落在文塔顶部,与塔身浑然一体,文塔就这样神奇地“封顶”了。第二天,大家发现这一奇观,莫不惊异,于是立即将此事上报知州,知州闻讯赶来,看着那个天然而成的塔顶,以为神助,振奋不已。接着,就在文塔右边修建起当时罗定州的高等学府——维心堂。为了彰显文塔和维心堂的风采和地位,还请了当朝状元黄士俊撰写了《创建文塔维心堂记》。“皇天封顶”“状元作记”,这是罗定文塔修建之初的两大盛事,至今仍在民间广泛流传。当然,“飞钟为顶”自是坊间之言,不足为信,但文塔的塔顶重达七吨,当年那些修塔人是如何升上塔顶的,的确是一个谜。文塔建成后的400年间,罗定经历了多次战乱,维心堂已毁,惟有文塔历经风霜,巍然挺立。

我仰望着文塔,遥想当年文塔建成后,莘莘学子纷纷前来登塔远望,祈求在当时科举考试的乡试、会试、殿试中夺得头名,连中三元的情景。不知谁说了一声:“我们登塔沾点文气吧!”于是三三两两向塔门走去,我也跟在后面。文塔外观华丽,里面却古朴,踏着古老的青砖,我们一步一步登塔。里面的空间不大,古旧的墙砖,散发着旧时光的气息,也没有什么摆设。刚上到第二层,大家就晕头转向不知如何再上第三层了。原来,塔的内部结构分明暗两个层次,明的作通风道,暗的作上落用,每登两层台阶,要转一个方向。我们开始不知就里,左旋右转,如同走进了迷宫一般,明明是刚从这个门口出来,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来的门口,刚刚分开的人,结果转了个圈又碰见,大家忍不住都笑了起来。转了几圈,才弄清楚塔内的布局,顺利往上走。我有恐高症,上到第四层,就不敢再往上走了,凭栏远眺,罗定市数十里的景观尽收眼底。

文塔四面环水,这时,我眼睛停留在文塔下游200多米左右的那条连接南北的石墩大桥上,这桥名叫东城桥。想当年,罗定的文人墨客,站在城东桥上,日观文塔弄影,风姿绰约;夜看文塔披银,听泷水轻歌,油然而生诗意,从而成就了罗定400多年来最著名的风景——东桥塔照。只是这条在当年算得上宏伟壮观的大桥,却在清顺治年间被一场大水冲毁。此后近300年,一直是塔存桥失。可“东桥塔照”已经深入人心,因此上世纪50年代,罗定政府顺应民意,在旧址上动工兴建了现在这条四孔石拱桥,取名“罗定大桥”。自此,“东桥塔照”才又名副其实。

罗定文塔原为“振兴文运”,祈求罗定学子高中三元而建,自古以来为文人所重视。中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在100多年前就已经终结了,文塔肩负的“三元”使命也已结束。但文塔见证了罗定的发展历史,是罗定文化历史悠久的象征,也是罗定永恒的地标。

新闻推荐

罗定过半农户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户均增收3500多元

本报讯(记者梁湛华通讯员张伟华)南药、稻米、罗竹为罗定三大优势传统产业。近年来,罗定市大力推进三大优势传统产业协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