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艺鼎杯”中国木雕现场创作大赛落幕 云浮市工艺大师陈篆《干城》作品夺银
本届“艺鼎杯”中国木雕现场创作大赛,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等承办。赛事分为传统组与当代组,共有来自台湾、四川、重庆、广东、广西、山西、湖南、浙江、福建、江西、贵州等十一省市的30名决赛选手参与。赛事期间,吸引上万名游客、业界人士到场参观支持,引起巨大反响。
比赛从4月24日开始到5月3日结束,期间从构思、画草图、做泥模再到木雕,历时10天。据了解,比赛规则非常严格,选手除制作工具外不能携带任何铺助资料入赛场。陈篆认为,创作本土题材的作品最有征服力。于是,他想到了蔡廷锴的十九路军。他说,家乡罗定著名的十九路军,是闻名世界的中国铁军,他们在上海率先打响了抗日的枪声,以5万抗敌寇海陆空8万,苦战月余,以血肉长城抵抗日寇侵略,迫使敌寇三易其帅,震惊世界。“一·二八淞沪抗战”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一次伟大壮举,它延缓了日本企图侵占中国的步伐,激发了全国军民卫国御敌的斗志,在抗日战争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陈篆自豪地说:“十九路军将士大部为三罗子弟,是我乡土先辈,他们的故事我从小耳熟能详,震撼心灵,可歌可泣,他们是保家卫国的坚盾和长城,是国家和民族的捍卫者。《诗经》里写:"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后世也有诗:"男儿有志死干城。"诗里干城其意,是指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故以十九路军为创作原型,取《干城》为创作主题,籍以表达纪念和敬仰之情。”
陈篆的《干城》构思以十九路军普通战士为创作原型,塑造战士们执刀、持枪、背帽、并肩、成墙、屹立于瓦砾、坚守于战阵的中国军人形象,最初的小稿,是将枪支、中国大砍刀及十九路军独有的铜鼓帽作并列强调,战士们肩并肩并排站立,高度大致一样,营造类似刀盾战阵的效果,思考到在那个时代,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抱定了牺牲一切之决心,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战,战士的塑造追求朴实和风骨的感觉,人物不追求个体表情细节,着重身形和站列的高矮先后,拉伸出一定的空间层次,同时,以每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呼应协调构成整体的感染力,对铜鼓帽、大砍刀这些特有装备进行突出强调,作一定的夸张处理,增强感染力,下方方体立座刻主题文,营造类似纪念碑的肃穆效果,想籍此达到记述平凡的他们在那烽火岁月里的不平凡,表达他们为保家卫国不惜身作盾墙的英勇无畏。在木雕材料上雕刻时,更多去运用锯尖、电动刀侧锋、大小平口刀、锉刀等工具去实现,追求简练朴实的效果,不对细节做过多的追求,作品着重追求整体的精神感染力。
陈篆说,创作构思过程中他常常会想到,在那艰辛、漫长、几乎看不到希望的黑暗岁月里,千千万万这样平凡普通的人,在民族大义上做出如此不平凡的选择,他们抱着为国捐躯、杀身成仁的信念,去与敌人拼命,那是怎样的一种崇高与伟大。虽然那段岁月已经慢慢远去,我们或许已经记不清他们的姓名,记不清他们的模样,但我们一直记得:正是有这样的他们,以生命捍卫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他们应当被铭记,他们值得我们敬仰。
陈篆现为工艺品雕刻一级、高级技师、云浮市工艺美术大师、云浮市优秀民间艺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品《门神·刚正勇毅》获“广东石艺创意大赛”金奖,《达摩·爱莲》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守护》获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收藏。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廖桂华)5月6-10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壮宏率领调研组到福建省南安市和山东省莱州市,对石材生产加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