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曾有时
“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李健传唱中的画面,似乎与珠三角地区鲜有关联。之所以新奇,只因如今中山市内市外难以瞧见小麦的影踪。那么,过去也是这样吗?
数年前,市气象部门在《冬种小麦与气候》一文中谈及,广东冬种小麦气候区可划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与不适宜区,其中珠三角地区属不适宜区。“此处温度尚适宜小麦生长,但后期阴雨多,又属水网地带,地下水位高,后期小麦病多,收获时多雨,影响小麦产量与品质。”
然而,追根溯源的话,唐代文献《岭表录异》开始有珠三角地区种植小麦的记录。时至宋代,小麦从北向南种植的趋势愈发明显。据明《永乐大典》之广州府《田赋篇》所述,“南海、番禺、香山(中山)等8县,共有麦地6074亩”。这可看作中山种植小麦最早的文献记载。
此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与道光七年(1827年)《香山县志》之物产篇,均有“麦黄旗角有之(注:黄旗角即如今黄圃一带)”的记载。时至清代中后期,由于经济作物和蚕桑的发展,以及大量洋米、洋面粉抢滩进入香山县,本地原有水稻面积大量减少,遑论小麦面积。上世纪40年代,前广东省政府和中山县政府分别发动冬耕种植番薯、马铃薯、大麦、小麦等作物,大部分统计数据均可查,唯独没有麦类的种植面积及产量,可见其稀少程度。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中山种植小麦状况,又是一番兜兜转转的写照。
依据《中山市农业志》,笔者梳理出相关统计数据:1955年春收作物中,小麦有60亩,亩产40公斤,总产量2.4吨。同年,粤中行署召开冬耕会议,决定由冬种较有基础的增城、龙门、博罗、罗定、云浮等县调出大批小麦、油菜等种子,支援三水、南海、中山、广宁、四会等县。是时,中山全县冬种小麦面积1.6万亩,平均亩产35.45公斤,总产560吨。
上世纪60年代,因小麦不计入粮食征购任务,可作口粮及饲料的补充,因此本地的种植态势持续向好。步入70年代,中山小麦种植迎来黄金时代——1973年,国家从墨西哥引进大批小麦良种,分配给中山试种800亩,普遍获得高产。此后,“墨麦”新品种横空出世,随之为中山农业打开了新局面。当时的县农业局组织18个公社派人员前往黑龙江进行“北繁”,此外在本地进行秋播冬收试验繁育,顺利解决了种源问题,使1974年冬种“墨麦”扩大至2.8万亩。加之其他小麦品种,中山1975年春收小麦超过10万亩,平均亩产49.5公斤。
期间,勤恳的中山农民“走出去请进来”双措并举,虚心请教江苏、福建等地老农传授高产经验,取得良好效果。“1977年,中山春收小麦18.92万亩,亩产78.5公斤,总产1.48万吨;翌年,中山春收小麦20.04万亩,面积创历史之最,亩产58.5公斤,总产1.17万吨”。
据《中山市志》(粮油作物篇)相关统计,1978年水稻为82.3万亩,小麦20.04万亩。
想象一下,1978年的那个春天,遍布于中山各处的20万亩麦田,会是怎样金灿灿的景象。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中山农民空前的种粮积极性,水稻产量取得突破性进展。此消彼长,小麦种植面积随之逐年减少。到了80年代中后期,中山已不种植小麦了。90年代,部分镇区尚有零星种植。进入21世纪,受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种植效益高低变化、居民消费喜好转变等诸多因素影响,小麦基本退出了中山粮食种植的历史舞台。
本报记者 周振捷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今早广东各出省方向车流量开始加大。早上7:30左右,江罗高速往罗定,云梧高速往广西,虎门大桥往广珠东高速,广佛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