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税务局驻村扶贫干部邓水强: 让泥瓦房变成“美好生活公寓”

南方日报 2019-05-06 05:35

最近雨水频降,若是在一年多前,71岁的潘阿文又要担心屋后的山坡和住了几十年的泥瓦房能否承受得了雨水的冲刷。

但如今,潘阿文住上了村里崭新的老年公寓,一厅一室一厨一厕,这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公寓,足以满足他一个人居住。

这种生活之变,离不开云浮市税务局驻村扶贫干部邓水强。

一场救援促成一个“美好项目”

降面村是云浮市最贫困的几条村之一,这里深山峡谷,道路险峻。2016年邓水强驻村扶贫时,全村1536人分散居住在12个自然村,其中贫困户就有70户198人。

村子大部分为空心村,有的村只剩下寥寥几户孤寡老人、五保户留守在山林。房屋是上世纪用泥砖、木条、瓦片搭建成,多是靠山坡而建,岌岌可危。解决孤寡贫困老人的安全住房问题成了邓水强的头等大事。这时,一个他构思已久的老人公寓项目再次萌生。

一个惯常的夜里,一位住在山顶的孤寡老人突发疾病,然而车辆无法开进上山的小道,邓水强和几位村干部抬着老人走了1公里山路,到达山腰的水泥路,再换乘汽车才把老人顺利送至医院抢救。经过此事,邓水强知道老人公寓项目急需提上日程。

怀揣着云浮税务局支持的49万元启动资金,邓水强在降面村实施易地扶贫工程,集中解决贫困村民安全住房问题。加上每家贫困户由住建部门支持的4万元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以及村委会提供土地支持,第一期8户型的老人公寓于2017年中旬正式动工。

建设老人公寓并非易事。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用地难、部分村民的不理解等阻力,一度让邓水强有了放弃的念头。但是,只要想到像潘阿文这样的孤寡老人,从家出来到村委会办事单程也要步行3个多小时的山路,他义无反顾地坚持了下来。

终于,第一期老人公寓赶在2018年春节前完工,8位相对高龄的孤寡贫困老人无需花一分钱拎包入住公寓。老人们新屋入伙的前一天,邓水强比他们还要兴奋,彻夜未眠的他第二天带着妻子、儿子一同来贺老人们乔迁之喜。

“现在,生活咁美好!”住进老人公寓当天,一位孤寡老人发出如是感叹,启发了邓水强将老人公寓命名为“美好生活公寓”。

今年春节前,第二期老人公寓落成,降面村的16户孤寡贫困户全部住上安全房屋。

被扶贫同事称为“四朝元老”

今年正好是邓水强驻村扶贫10周年,自2009年起,他先后担任簕竹镇六联村、簕竹镇非雷村、河头镇步郎村、都杨镇降面村等4条贫困村的驻村扶贫干部,被扶贫战线的同事称为“四朝元老”。

“农村脱贫的关键要有产业支撑,要跳出脱贫搞脱贫,以当地经济为主体。驻村10年来邓水强一直与竹相伴,驻扎过的每条贫困村他都会以种植笋竹为主导产业。皆因笋竹成本低、技术含量低、收成长效,尤其适宜山区农户栽种。

驻村前期,向村民推广改种笋竹,不时会遭到质问甚至恶言相对。对待一位外村人的建议,以及不熟悉的农作物品种,村民对笋竹的产量、销路或多或少存有顾虑。

推进扶贫工作也是一个取得村民信任的过程。

“熟悉贫困户是最基本的,只有熟悉了才能精准帮扶。只有跟村民熟悉了,有一定的感情,他才会信任你。”对邓水强而言,与村民打交道最直接有效的法子便是走村串户。

非雷村的黄振华就是一个例子。2011年邓水强初到非雷村时,黄振华还是全村最穷的贫困户,他的父亲已经瘫痪6年,两个孩子在上初中,夫妻俩耕田收入又少,一家五口挤住在狭窄瓦房里。了解到他为人勤奋,邓水强联系企业帮助黄振华开办养猪场,并发展笋竹种植,在那一年黄振华就成功脱贫。脱贫后的黄振华不忘回馈村子,每个月义务清洗村中的自来水池和清除路边的杂草,村民有感于其变化,连续两届选他担任村长。

帮扶让村民有了“造血”功能,也改变乡村贫困面貌。10年里,邓水强通过产业扶贫分别使非雷、步郎、降面3条村的村集体年经济收入,由帮扶前的2.58万元、0.52万元和1.2万元增长到帮扶后的13.21万元、10.27万元和8万多元,400多户贫困户1500多人实现稳定脱贫。2019年2月,邓水强荣获广东省“2016—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贡献驻村干部”称号。

在山村驻守是孤寂的,也是美好的。降面村的青山绿水、纯朴的村民成了邓水强笔下充满生命力的美景,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他坚持一年又一年从事扶贫工作的动力源泉。

南方日报记者雷贤辉

见习记者李嘉怡

新闻推荐

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创中心举办宣讲会 提升云浮市涉农经营主体“运营内功”

本报讯(记者陈锐兵通讯员张方强)日前,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到云浮市召开农业科技等资源对接宣讲会,以提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