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河书院:让人敬仰的精神丰碑

云浮日报 2019-04-07 08:20

桂河书院已成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李燕媚

一个地方,承载和传承其文明根脉的最重要载体,不是优美的自然风景,而是古朴沧桑的人文景观——比如书院。

郁南县桂圩镇,就有一间闻名遐迩的书院——桂河书院。该书院位于桂圩镇政府大院内,由清嘉庆十年(1805年)知县沈宝善倡建,至今有210多年历史。

桂河书院坐北向南,砖木结构,前中后三座,前座大门石匾上刻着:“桂河书院”四个大字(现已散失),门前有一个砖砌的小园台(民国期间被毁),台下是广场;中座是大课堂,是书院的主体建筑;堂门前以砖砌通心列柱承托檐部,檐下饰飞头,檐上覆以蓝色的琉璃瓦,外墙周围饰有雀鸟、花草、树木及山水等图案,屋顶铺盖红瓦,瓦当饰莲瓣图案,具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风格。课堂两侧是附廊,附廊旁是斋舍,两侧附廊各有一道拱门直通后座魁星楼,座与座之间有一个天井。这里树木蔽天,鲜花馥郁,环境幽雅,别具洞天。所种植的丹桂、玉兰、夜合花等虽然经历长年累月的日晒雨淋、风吹雨打,但至今依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书院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平面成梯形,由广场而入,一座比一座次第渐高。

岁月沧桑,星移斗转,桂河书院也在历史的潮汐中沉浮变迁:科举废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桂河绅士在书院开办桂河两等小学,民国初期改为桂河高级小学,后期又改为桂圩中心小学,解放后学校迁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地下党领导的人民武装部队常驻在这里,因而,这里又是郁南的“延安”。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建设需要,后座魁星楼被拆除,目前只保留中座主体建筑和一小后花园。后花园的两棵桂花树从书院建设之初就已种下,每年秋季花开时节,香气扑鼻,至今已成为镇院老树。据上一辈老人家说,建立书院时栽种丹桂,是有着深刻寓意的——就是期望来这里读书的学子能刻苦勤读,考试能蟾宫折桂,出人头地,成名成才,贡献社会。

从书院出来的学子确实很多不负重望,数年来人才辈出。有的成为郁南发展的中流砥柱;有的默默付出,不曾记入史册;有的成为郁南人的骄傲或者学子的典范。据考证,留下芳名的桂河书院杰出人士有很多,在这里,择选几个。

参加过清朝科举考试而步入仕途:

李倬云,桂圩龙岗村人,清咸丰年期间考取进士,官至“修职郎”,是八品官;

李梅村,桂圩龙岗村人,清咸丰年期间考取贡生,头名举人,曾获御赐“岁魁”金匾牌,官至南宁司学;(“岁魁”金匾牌,可能没有“状元及第”匾牌这样荣耀,但它同样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桂河书院以及清朝时期地方性科举考试情况的历史信息,是研究地方文化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

李朗山,桂圩龙岗村人,晚清举人,官最大做到西宁知县(相当于今天的郁南县委书记一职)。

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过卓越贡献的革命者:

李镇靖,桂圩龙岗村人,中共党员。自小怀有强烈的爱国之心,立志长大了从军报效国家。长大后,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民主革命时期,曾任郁南抗日民众武力指挥部参谋长、三罗支队司令员等官职。解放后,历任西江军分区第一副司令员、东北石油学院第一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大庆油田生产指挥部副主任、广东石油化工厅副厅长兼党组副书记等职务;

李荣欣,桂圩龙岗村人,中共党员。曾任桂河书院院长,抗日战争时期,曾任郁南民众武力指挥部桂圩常备自卫队队长,解放战争时期,曾任粤桂边三罗总队第一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粤纵队第四支队第一团政委、团长,建国后,曾任郁南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兼县长、中华全国总工会海员工会劳补部副部长、中华全国总工会生活部副部长等职;

刘俊英,桂圩金螺村人,中共党员。民主革命时期,曾任西江特委地下交通联络负责人。建国后,历任郁南县委常委、税务局长、粮食局局长,江门专区工业处处长、肇庆地区经委副主任等职;

对国家有影响的著名爱国民主人士:

李光汉,桂圩龙岗村人。他不惜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出物出力出人,毅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震撼全国的西江武装起义,为三罗、西江沿岸地区的人民解放战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共产党的忠诚的好朋友和志同道合的战友,有“西江地区的先生”之称;

卢鑑明,桂圩街人,知识分子,他自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坚决拥护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曾与李汉光一起支持和参加了震撼西江的武装起义,解放后,先后在省农业厅、工业厅和轻工业厅工作,是广东省一至四届政协委员,郁南县第一位省政协委员。

还有李犹龙、韦鼎基、李公直、卢月樵、韦树汇、李振开、李隆章等一大批闻名省内外的科技、医学人士。

桂河书院培育的人才就如所栽种的丹桂之花,既多花又芬芳,有一位读书人有感于此,还写了一首诗以记之:

桂香翰墨两相浓,河水流芳百世通。

书草养成千里马,庭院载出万年松。

自解放后桂圩中心小学从这里迁出,这里一度作为镇政府的办公场所及全镇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如今它已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桂河书院,一座石刻碑记赫然入目。

桂河书院碑记如下:

国家尊祟圣学,文教覃敷,自京师首善地以及省垣都会莫不诏立书院,给以禀饩,俾士子渐摩鼓舞,由小成而进于大成,降而府郡州县守土者亦各隆重其规,因是而知乡村野处亦不可人自为师,家自为学,而溺泛于乔野朴鄙之习,无由而扩其见闻也,然则书院之设,正不可以方隅而或缓矣。予宰西宁五载,游刃固未能有余,而生平心所向往每在乎建学明伦。嘉与邑内之士臻于期路,各随其地而为之创立书舍,使志学之士有所群萃而州处,于是于罗西喜泉之外又建桂河书院焉。或曰,桂河距县治十余里耳,甘棠书院亦便来学,奚必须汲于桂河而为之,劳且费也。余曰,古之设庠于党,设序于州,计道里本相连接,而必即其地而别其所为学,以明其各有所属也。桂河之设,夫亦就是耳。然则名之以桂河,是乃桂人之所私也,何私乎尔?其地则桂田之称爽垲者,其费则桂人之所乐输者,其事则桂人之所董成者,以桂人之所有成桂人之学校,无所取资于外也;且桂河之上下方袤数十里,其之美秀而与小子之有造者实不乏人,而皆可于此陶冶而成就之。虽谓桂人之所私也亦。

第公之,于人何取其为私,此又在乎桂人之来学而后成其为私,不徒以地之相近而别其私也。居是乡者,亦当顾名而切广学之思,不可徒作外观之具也已!予自经始此地,至者非一次,既相成其规制。厥士惟刚,厥位负阳,厥材既美,厥工又良,堂门房庑,布置有方,黝垩丹刻,轮奂生光,以视乎京都、省垣、府、郡、州、县,规模制度虽有方狭之不同而可以栽培士类则一而已。刘生仁守襄成此举,实与有功,请勒石碑以垂后。序窃有辞以勖于众曰:“学校之设,由来尚矣,当虑终而稽其所敝。教之有由兴焉,有由废焉,载于学记者所当详也;学之有德行焉,有道艺焉,列在周官者所当遵也,即今制义取士,拜献先资,所为本之诗书易礼以辱其本,参之诸子百家以畅其支,如古人之成一家,言教学者,亦宜以是为师法也”。允怀于兹,学积厥躬,异日之云蒸霞蔚,豹变蛟腾,或以立德显,或以能文鸣,上可以应君相登祟之选,下亦不失居乡有德之望,此则予之所厚幸也!慎无败度破律,藏垢纳污,非惟失创建之之深意,抑亦为多士所羞。

壬戌科举人,知西宁县事,闽中沈宝善撰。

嘉庆十年乙丑仲秋吉日

细细品味碑文,心中不由升起对书院创立者的无限敬仰。透过字里行间,我领略到先贤们卓越的眼光、高蹈的襟怀、睿智的心性。这书院,分明是一座收藏文明珍珠的宝库,它的精神价值一如明镜,辉映出古老文明经天不衰的日月,也映衬出个别后继不肖者的浅陋和粗俗,更激励着无数郁南人士崇文好学、拼搏进取、无私奉献……

桂河书院,让我沐浴在一种大智大雅大美大格局大境界的氤氲中,久久地伫立着不忍移步……

新闻推荐

农行郁南连滩支行 成功堵截一起假存折事件

本报讯(记者梁耀天通讯员陈北华)近日,农行郁南连滩支行成功堵截一起假活期存折事件,成功防范了诈骗和资金风险的发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