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维平 从新兴仓夏村走出的巾帼英雄

云浮日报 2018-12-23 07:43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女性装饰物,名为巾帼。因此,人们也称女中豪杰为“巾帼英雄”。在国难当头时,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指挥千军万马,驰骋在刀光剑影的疆场,勇气可钦可敬,事迹可歌可泣。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不少这样的人物,如中国古代杰出的军政领袖冼夫人、代父从军的花木兰、还有近代革命志士秋瑾等等,都是闻名中外的“巾帼英雄”。

新兴县的历史上,也诞生过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梁维平就是其中一位从新兴走出的巾帼英雄。

1

进步青年随同丈夫投身革命

梁维平(1904—1975年),又名梁二妹,新兴县新城镇仓夏村人,是甘卓棠烈士(新兴南外村人,原中共第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的妻子。15岁时,梁维平与邻村在香港做工人的甘卓棠结婚。在甘卓棠的不断教育下,接受革命道理,毅然随夫参加革命。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战火洗礼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磨炼,成为新兴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女中豪杰,有“巾帼英雄”之美誉。

1923年春节,梁维平随同丈夫甘卓棠到香港九龙大兴布厂当工人。此后,梁维平担任中共地下组织交通员。

1925年6月19日,梁维平和丈夫一起参加省港大罢工斗争。

2

担任中共广东省委机关交通员

1927年12月11日凌晨,广州起义爆发,梁维平被分配担任交通运输工作。广州起义失败后,她和丈夫离开广州到香港,在中共广东省委机关当交通员。1929年9月的一天,梁维平在香港九龙华文寺参加工人代表会被捕入狱。由于叛徒出卖,敌人知道梁维平是甘卓棠的妻子,施尽酷刑,逼她说出省委机关所在地,结果还是一无所获。后在党组织的营救和工人们的保释下,获得释放。

1930年2月,梁维平在组织的帮助下,几经周折,从香港回到省委机关工作,任省委机关交通员。8月初,她奉命接待两批从新加坡被驱逐出境回来的同志时,发现其中有叛徒,梁维平不顾个人安危把情况报告给省委,并按省委指示通知有关人员转移。省委机关转移时,梁维平把来不及转移的文件、印刷品烧毁。而她个人转到淇澳村掩蔽时,被叛徒出卖,再次被捕。被捕期间,敌特对她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忠于党。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据统一战线协定,国民党政府于国内无条件释放关押在狱所有的中共党员和爱国人士。

1938年春,驻广州八路军办事处主任云广英与国民党广东当局交涉,要求国民党广东当局释放关押在粤所有“政治犯”。国民党广东当局随后释放关押在广州、南雄监狱中的“政治犯”。是年夏,中共党员梁维平被国民党当局无条件从南雄监狱释放出狱。梁维平出狱后,至1947年先后担任八路军办事处和省委机关任接待员、交通员及情报交通站工作。

3

国难当头参加抗日

1938年10月,日军在大亚湾登陆,淡水、惠阳失守,围困广州,国民党余汉谋部败退弃城,广州沦陷,中共广东省委撤退韶关。

1939年,梁维平奉命北上韶关,协助区梦觉,做省委妇女部后勤工作。梁维平在区梦觉的领导下,迅速把省委妇女会建立起来,指导全省妇女工作。

她亲自抓好省委机关所在地韶关市,作为全省的工作重点。她深入基层,足迹遍及南雄、翁源、新丰等广大农村,宣传发动妇女,控告日本侵略者蹂躏国土、屠杀中国人民,号召广大妇女同胞同心同德一起抗日。并与国民党顽固派限制、破坏民众抗日活动的行径进行坚决的斗争。同时,帮助各县区普遍建立起妇抗会。把广大妇女吸收到宣传、募捐、救护、慰劳等组织中来,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抗日斗争中的积极作用。

为了支援前线抗日部队,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梁维平身体力行,不辞劳苦,组织妇女筹集棉花,缝制棉衣、军鞋、被服,送到抗日前线。

1940年12月,中共中央批示,撤销中共广东省委,成立粤北省委和粤南省委,隶属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简称南委)领导。中共粤北省委书记李大林,省委组织部长饶卫华,省委机关驻南雄。梁维平随粤北省委机关转移到南雄。

在机关里,她经常一个人独立作战,收藏、处理秘密文件,管理内部交通员和附近灰色据点的党员,担负机关内的杂务,种植蔬菜,承担省委联系、接待群众等工作。工作既繁锁又重要,每天虽然很累,但梁维平毫无怨言。

1942年5月,中共南委组织部部长郭潜被敌捕叛变,出卖组织,南委副书记张文彬(后被敌杀害),粤北省委李大林、饶卫华相继遭到逮捕。南委、粤北省委遭破坏。南委书记方方当机立断,指挥南委、粤北省委紧急疏散转移,并指示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方针。党组织停止活动;党员以群众的身份实行勤业、勤学、勤交友;重新建立交通网络,立即斩断与上层的公开关系;从事武装斗争的干部,不能同时领导党的秘密组织,做秘密工作的干部,不能同时领导武装斗争。梁维平以乡村妇女的身份隐蔽在南雄县黎口乡瑶坑村一带。

为了站稳脚跟,梁维平依靠已具有的群众基础,在省委秘书的帮助下,克服了语言不通的困难,平时走家串户,为群众剪裁衣服,下田劳作,上山割草,做家务,带小孩。由于她手脚勤快,渐渐地和群众建立了浓厚的感情,得到了群众的爱戴和拥护,树立了威信,老老少少都亲昵她为“梁姐”。于是,她把村里20多名青年妇女组织起来,成立了妇女会,办起了识字班,向群众广泛宣传抗日救国道理。随后,又把妇女会发展到邻村。

1944年冬,根据省临委土洋会议的决定,粤北党组织全面恢复活动,隶属北江特别委员会领导,中共南雄县委驻瑶坑村。

梁维平到南雄县委机关工作,协助县委全面发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为了迎接新任务,她建议把培训妇女骨干作为当前开展抗日游击区妇女工作的中心环节。得到县委批准后,她深入农村、学校、医院,做组织发动工作。凭着她隐蔽期间深深扎根农村、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她亲手培养教育过的妇女,很快就有几百名妇女踊跃报名参加培训班学习。梁维平从中挑选优秀骨干集中到县委培训,教她们读书写字,学文化,提高她们政治觉悟,教她们学会战地救护、伤口包扎技术和伤病员护理知识等等。从而在很短时间里,为全县各条战线抗日斗争工作,增添了大批妇女骨干力量。

4

当选广东省

第一届人大代表

建国后,梁维平在翁源县当选为广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先后在连县、翁源县总工会任组织干事和翁源县卫生科副科长。1956年退休后,她还担任翁源县妇联委员、县直属机关幼儿园名誉园长,深受群众的敬仰。

1975年12月27日,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巾帼英雄”梁维平同志在南雄县病逝,终年71岁。

位于新兴县南外村中的甘卓棠、梁维平夫妇故居,是梁维平及其丈夫甘卓棠生活的地方。因其夫妇俩人都从事革命工作,因此他们的故居也被誉为“红色之家”。故居占地面积132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为前座青砖、后座泥砖的砖瓦木结构平房,是清末民初时期的建筑,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1919年甘卓棠与梁维平结婚后就离开了家乡,夫妻一起投身革命,房屋由其同胞兄弟居住。房屋至今保存完好,是新兴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闻推荐

六祖慈善会成立7年救助972人

六祖慈善会志工下乡进村入户为白内障患者开展术后康复情况回访本报讯(通讯员黎居雄)日前,笔者从新兴县六祖慈善会获悉,该会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