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援疆援藏路,一生援疆援藏情 三水援疆援藏教师的那些事
参加援疆工作的童兰芬课余跟孩子们开心玩自拍。受访者供图
课余时间,黄燕珍在伽师第二小学和学生一起玩游戏。受访者供图
钱瑞玲在伽师县第二中学为学生授课。受访者供图
参加援疆工作的李炳荣(中)在课余到英买里乡帮扶单位和乡亲交谈。
受访者供图
伍志明在墨脱中学为学生授课。受访者供图
11月的三水,气候宜人,11月的新疆,寒风萧瑟,三水参加援疆援藏的教师进疆进藏已满两个月。
今年是佛山对口援建伽师的第八个年头,八年里,一批又一批三水教师走进新疆、走进西藏。援疆援藏是一个带来和带走的过程,带来的是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是三水援疆援藏团的敬业奉献精神,带走的是关于一片热土的每一份美好记忆,每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今年,又有一批老师踏上征程,一路向西,走在新时代,续写支教新荣光。
撰文:李周秦马永钊王伯乐
童兰芬
二度援疆与当地青年教师共成长
这两个月来,童兰芬格外忙碌。她与同事一起到伽师县多所中小学听课、评课,对学校、教师的教学计划、作业批改、练习册使用等情况进行督导,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童兰芬还参与了伽师县中小学9月的月考巡考工作,10月又参与主持伽师县二中、江巴孜乡中学的月考质量分析会和研讨会。
虽然很忙,但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因为这已是童兰芬二度参与援疆工作了。今年9月,为了帮助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的年轻教师尽快成长起来,三水区西南街道第四中学骨干教师童兰芬踏上了第二次万里援疆的征程。
而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的首次援疆之旅,为童兰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当时的佛山援疆团队中,她是唯一的女性成员。
初到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时,干燥的气候让童兰芬这个广东妹子吃了不少苦头,白天口干舌燥,夜晚难以入眠,鼻腔常常因为干燥而冒出血丝。
但相比于这些生活上的难关,教学上的困难更不容易对付。身为一名中学物理高级教师,童兰芬在一展所长之前,首先要提升的是伽师县第二中学毕业班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只有沟通顺畅了,才能让这群学生尽快筑牢尚显薄弱的物理基础。
为此,童兰芬从加强普通话学习入手,鼓励学生多说多练。她还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向同学们介绍佛山的人情事,加深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
在教学过程中,童兰芬则立足学生的实际不断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有梯度的教学方法,先从基础教起,像爬梯子一样逐步攻坚克难。还学不会?童兰芬就给学生就“开小灶”,一道题一道题地讲明白。
在参与该县教育局教学督导工作时,她深入各教研组、深入课堂,与校长聊、与教师聊、与学生聊。凭着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童兰芬“对症下药”,向伽师青年教师传授了自己的心得。
这些青年教师均感到获益匪浅。夏普吐勒乡中学的年轻教师姜妙几次发微信向童兰芬致谢:“芬姐,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亲切帮助!您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我,指引着我,让我这个工作不到一年的老师少走了很多弯路。有您在,我们心里感到很踏实。”
此番第二次援疆,童兰芬更加明确地把重心放在教研工作上,全力以赴促进伽师县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我们从最细最基础的方面抓起,包括怎么写教案,怎么规范地批改作业,通过言传身教,让年轻的教师尽快上手,有所感悟和收获。”童兰芬说。
童兰芬自己也收获颇丰:“我自己感觉到确实能够帮助到一些年轻人,这就是我选择再一次来援疆的原因。而在促进他们成长的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援疆让我感觉自己的人生又多活了一辈子似的。”
黄燕珍
采东之甘霖,润西部教育
“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
今年6月份还在广东郁南支教的黄燕珍得知援疆的消息,毅然决定向领导报名。“新疆在我的心目中是那样神圣美丽,就像仰慕已久的女神,一心向往。”黄燕珍介绍说,一直以来,她都觉得倘若能踏上新疆这片广褒神秘的土地,并扎根一年半,播种知识种子,那是何等的自豪骄傲。
当初做出这个决定时,家人、朋友都曾劝阻过黄燕珍,但是都被黄燕珍一一“说服”,“让我去吧,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黄燕珍对家人朋友说。黄燕珍明白这条支教之路不容易,但是她还是坚持走出去,去到祖国需要她的地方,为自己的教育生涯奏响一曲无悔之歌。
走出喀什机场,踏上伽师那片土地,新奇兴奋忧虑忐忑……五味杂陈。在解决了住宿等问题后,黄燕珍开始接手伽师第二小学三年级(11)班的语文教学工作。
接手的是一个双语班,孩子们基本能讲汉语,但汉语的语音语调都非常不准,汉字的书写习惯也多是画字的模式。黄燕珍发现,伽师二小三年级的孩子的汉语水平大多仅仅相当于广东一年级孩子的水平。“那一刻我觉得我来对了,这里太需要我们。”黄燕珍说。
在疆的两个月里,黄燕珍教孩子们读懂汉字,掌握正确的汉字书写,理解意思,按照孩子的实际情况,一笔一画地写,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在操场上避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边游戏边背诵,讲精彩的童话故事,讲我的所见所闻,把他们带进多姿多彩的世界里,开拓他们的视野……”黄燕珍说,即使面对着种种困难,但在这样平淡而琐碎的教学工作中,她仍像山间的小溪,以乐观的心态一路欢歌,带着孩子们奔向知识的大海。
援疆是一个带来和带走的过程,进疆两个月,黄燕珍一直在寻思着在这一年半里会留下什么?自己能够给孩子带来什么?教育是一方期望的田野,只要耕耘不辍,加以丝丝甘霖,就会有春之繁华,秋之收获。黄燕珍坦言自己在给伽师的孩子带来收获的同时,也在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援疆的老师,扎根伽师,是春天播撒种子的人,是清晨的那缕阳光,是夜空中的启明星,这一年半里,或许未能实质性真真切切地改变孩子,但是她也将在伽师留下对孩子的爱,对教育的忠诚,还有那勇往无惧的精神。
钱瑞玲
与其说是责任与担当,不如说是情深意长
说不清为什么会选择踏上援疆的道路,与其说是责任与担当,不如说是情深意长。
早在2000年大学毕业时,钱瑞玲就想过到边远山区支教,但没有实现。一年半前,看到学校下发的文件,要选派一名物理老师到新疆支教,想完成大学毕业时的支教愿望,她递交了申请书,但没能选上。
今年6月份,钱瑞玲得知各地市选派290名优秀教师赴西藏、新疆支教,她再一次向学校提出申请到新疆支教。在今年8月份收到了通知,钱瑞玲终于可以到新疆支教了。
“当时既兴奋又有担忧。”钱瑞玲说,开心的是如愿以赴新疆支教,但对即将面临的陌生环境也充满隐忧。在担忧的同时想办法了解环境,出发向已经在疆支教过的老师了解当地情况,也联系到受援学校,了解当地所使用的教材版本,以及伽师二中的一些其他情况等等。
就这样,钱瑞玲出发了,从三水到伽师,从岭南水乡到大漠孤烟,来到伽师县第二中学支教,承担初三(1)、(4)、(5)、(11)、(13)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同时与江海强师徒结对,携手年轻班主任一起管理好班级。
“来这里最开心的是,我任教的班级在月考中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钱瑞玲介绍说,在伽师二中的物理科组中,她的课堂教学获得了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所任教的班级在月考中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说到到达新疆喀什伽师二中之后工作情况,“尽快融入,有效对接,创新思路,善于奉献。”钱瑞玲用了四个词来概括自己的援疆之路。
到达二中后尽快融入了当地的人文环境和工作环境,同时与二中备课组对接好,和所教班级班主任对接好,有效顺利地开展了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将工作做出色。
在工作中与维族老师沟通,帮助学生买练习册做练习,在课后与学生聊天,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奖励来鼓励学生……乐于奉献的钱瑞玲在伽师二中收获了一群“迷弟迷妹”,获得了学生的尊重和认可。
“新疆是个自然环境优美的好地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里的经济并不发达,经济的落后直接导致教育的落后,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想为这里做点什么。”钱瑞玲说,援疆的美好,是那片土地独有的风情,当你渐渐适应了那里的作息时间,也就渐渐爱上了那片土地的包容、淳朴和善良。
李炳荣
为让孩子更好地表达,我会坚持做下去
从新疆喀什到广东佛山,直线距离六千多公里,万里之遥,对李炳荣来说不带有任何修辞色彩。
李炳荣此次参与援疆支教的是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刚到的那些天,他像一台开足了马力的抽水机,随时随地地、拼命地吸纳着,只愿能够为援疆事业奉献一份绵薄之力。
据李炳荣介绍,目前他在疆所在的单位是一所有5000多学生、200多教师的职校,占地近300亩。身边的新同事有一半以上是维吾尔族,而他们的汉语水平,大多只能停留在简单的交流层面。
目前学校的国语教育教学存在“三缺”:缺教师、缺教材、缺教室。看到这样的情形,李炳荣向校方递交了一份口语课的设想方案。
“行,先试点,再推广。”学校以最快的速度,认同了李炳荣的方案。经过几节口语推广课程下来,学生们的国语发音有所改善。
“我深深地被这群孩子所吸引,所感动。那平时就在我身边的普通的脸庞,现在是如此生动,这般可爱!”李炳荣说,每一次在口语推广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都让他颇为感动。
李炳荣介绍说,现在在新疆的每一次听课,都是视觉和心理的冲击,也许他做不了什么,也许做了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是他会一直做下去。
有人问李炳荣,在西藏,家里照顾不上,工作量比在学校大,为什么要那么坚持。“我想到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鄙、生活庸俗而愧疚。"”李炳荣说。
伍志明
注重因材施教,推广多媒体教学
11月6日上午,伍志明走进西藏林芝市巴宜区中学初三(4)班的教室,带着30多名学生为即将到来的月考做准备。对于这位来自佛山市三水区的化学老师,学生们再熟悉不过了。
2016年8月,伍志明作为广东省“组团式”教育人才第二次来到林芝市,在巴宜区中学负责化学教学和学校教研室工作,至今已两年有余。
在此期间,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伍志明像幼儿园阿姨一样细心、耐心地开展教学,一步一步提升他们的解题能力,有的题目类型甚至要连讲四五节课。
“其实巴宜区中学的学生,基础比我第一次进西藏支教所在的墨脱中学要好很多,不过学习劲头不是很足,所以我在午休时会专门跟学生沟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伍志明说。
富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让伍志明的学生进步很快,这在墨脱中学曾得到有力印证。在2016年西藏的升中考试中,墨脱中学化学的平均升中成绩比上一年提高了近20分。
“在伍老师的帮助下,我的化学成绩从倒数水平上升到了第一!我是墨脱学子!谢谢,老师,辛苦了!”2017年,伍志明获评三水区“最美教师”时,曾有墨脱中学的学生在网络投票系统中留下了这样的话。
伍志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为他赢得了尊敬。他的西藏同事——巴宜区中学教师索朗说:“伍老师年纪这么大了,还坚持每天早早过来给小孩补课,中午也过来我们化学组,有什么活动的话他都要参加,我们真的很感动!”
在授课之外,帮助身边的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也是伍志明的支教重点。除了组织开展集体备课,伍志明还针对当地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差的短板,辅导青年教师钻研多媒体教学。
经过努力,化学课组的5位教师都在伍志明的带动下用起了多媒体,并借此在教学评比中相继拿到一等奖。
实际上,正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支教工作,近40岁开始接触电脑的伍志明不断学习,熟练掌握了多媒体教学技能。他曾用一周时间掌握五笔打字,用一年时间掌握flash,用两年的时间掌握Dreamweaver,用三年时间掌握Photoshop……如今,他可以利用各种软件进行课件的设计和制作,能对各种的音、视频进行编辑处理,服务于教学。
伍志明不仅援教育人,还把无疆大爱带到了林芝。他曾为墨脱中学争取到16万多元的援助资金,向墨脱中学捐赠图书1189册。
而在巴宜区中学,他则联合其他广东“组团式”援藏教师联合发起“"绒"冰行动、关怀"杯"至”爱心捐赠活动。其中,伍志明自己积极向原单位佛山市三水健力宝中学、西南中心小学家委会以及其他爱心人士募集了1127个保温瓶,送到了学生的手中。
伍志明的第二次支教之旅将在2019年8月结束。他表示:“第一次支教结束后,我们队觉得我干得还行,所以我就接着参加了第二次支教,没多想,能继续发光发热就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罗广昌)近日,郁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县卫计局、县消防大队开展医疗机构特种设备安全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