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 三农工作总抓手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三农研究院发布2017年度三农十件大事(1-5)
乡村振兴农民有了“定心丸”
“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一下子让九岭村的村民和企业都吃了定心丸。”十九大党代表,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九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文坚说,2015年,九岭村引进企业建设莲子基地,打造“十里荷塘”,从最初的180亩增加到2017年的600亩。原先村民和企业都担心土地承包到期后有变化,不敢过多投入,如今这种担心不复存在了。企业可以放心加大投资力度,通过扩大规模增强效益,村民也有了长期稳定的租金收入,“企业和村民双赢”。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数日前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点评:乡村振兴战略,要振兴的是乡村,更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它所要解决的不只是新时代三农自身转型升级发展问题,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伟业。在高水平、全方位、发展型的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有着前所未有的高度、广度和深度,深刻地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乡村的问题,并明确了如何建设新乡村的现实路径。在未来的发展中,乡村不再是城市繁荣兴盛的背景板,经历了千年的沉浮跌宕,广袤的乡村大地必将焕发出全新活力。
村庄蝶变贫困村创建示范村
平整干净的道路、花木葱茏的公园、清澈碧绿的池塘、宽阔的塑胶篮球场、崭新的祠堂……“整个乌迳镇,就数我们村环境最好。”已经住进新房的韶关南雄市乌迳镇田心村村民李满古自豪地说。田心村是乌迳镇8个省定贫困村之一,新农村建设启动早,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卫生村”“文明村”。
在2017年的全省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广东明确提出,要把2277条省定贫困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推进贫困村一步迈上中等水平。
2017年7月13日,广东省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实施方案,要求各地紧密结合实际制定中长期规划,以2277条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根本改善全省农村面貌。
点评:广东当前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广东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粤东西北地区无论是GDP、财政收入,还是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民增收水平,严重滞后,尤其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历史欠账多。这也是广东目前推进乡村振兴最大的短板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实际,广东以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为抓手,加大了补齐农村短板的力度,财政投入力度之大、措施之实,前所未有。
质量兴农深化供给侧改革
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的农户刘仁华按照父辈的经验种了30多年柚子,不过这两年他开始从追求产量到追求品质的转型,改变了原来的种植方式,全面施用有机肥,严格控制采摘期。“以前求高产,现在要种出好品质才能卖出好价钱。我的柚子售价比普通柚果一斤要高出2元以上。”
2017年2月5日,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为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全文约13000字,共分6个部分33条,包括: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等,对新一年农业农村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点评:“一号文”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最大的主题,背后是农业农村形势的变化: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此外,过去的实践证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比如玉米种植面积减少,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因此,从理论引领到实践总结提升的角度来看,进一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恰逢其时,也是水到渠成之举。这不仅有助于农业竞争力提高及农民增收,更将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奠定良好基础。
环保禁养“南猪北养”成为产业趋势
在云浮市新兴县太平镇沙村,一家养殖场变成了休闲农庄,原本臭气熏天,如今景色宜人,每到节假日,吸引了不少游客。
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新兴江(含支流)一河两岸500米范围内的692家养殖场已基本完成关停、清退。养殖场老板或转移产业,或退出行业,部分则就地转型。与此同时,“南猪北养”成为新的产业趋势。
对于养殖场老板和养殖户来说,2017年是巨变之年。
2016年底,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要求通过“禁、限、转、治”四方面处理好生猪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要求,2017年底各地区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2017年,环保风暴正式刮向养殖产业。中央环保督查组对各省份开展环保督查,对部分地区环境突出问题直接点名,对企业直接停产限产。
同时,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引导生猪产能向东北4省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转移。
点评: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生产发展迅猛,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粪便、污水、恶臭等养殖废弃物产生量也迅速增加,这导致环境承载压力增大,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同时,畜牧业发展还存在养殖布局不够合理、规模化效益差等问题。在绿色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背景下,防治畜禽污染、推进畜牧业生产良性发展势在必行。虽然短期内新政的实施会给大量养殖户带来阵痛,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清理落后、过剩产能的重要举措,也是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同时,此举还可以提高行业集中度,发挥规模效应,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价格改革稻谷最低收购价首次下调
2017年2月17日,当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发布稻谷最低收购价消息时,江苏省盱眙县旧铺镇旧铺村种粮大户刘万宏情绪并无太大波澜。他觉得,下调的幅度很小,并不会影响他的种粮积极性。这位流转了1500多亩土地的农民一直种植晚籼稻,他说,这些年他收获的稻谷都是卖到加工厂,每公斤2.6元,比最低收购价稍微低一点,但水分和杂质要求比较宽松,“实际的价格比最低收购价好。我们这里的种粮大户基本上都把稻谷卖到加工厂。”他说,只要加工厂有钱可赚,稻谷的收购价就不会被压低。
2017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但是2004年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以来的首次全面下调。从2008年开始,国家连续7次上调了稻谷的最低收购价,2015年未做调整,2016年仅是早籼稻下调,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价保持不变。
点评:农业价格支持政策是农业发展政策的主轴,自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后,我国主要采取最低保护价、临时收储和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等支持农业发展。多年的政府“托市”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导致粮食库存压力激增,大宗农产品的国际国内价格倒挂严重,削弱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倒逼政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预见,下调最低收购价只是开端,大方向和长久之计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
□南方农村报记者段凤桂整理报道摄影:陈晓光叶志文朱洪波郭智军丁铨
新闻推荐
无惧“山竹”,他们奋战一线转移群众、抢险抗灾 风雨中的坚守与感动
消防官兵活跃在救灾复产一线。资料图片天堂镇自来水厂工作人员对五一村水源管道进行紧急维修,保障市民生活用水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