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挂牌近半年以来频刮治理风暴 环保整治 都出了哪些实招真招?
因6个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站一年内被干扰近百次,山西临汾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两年内再度被约谈!今年8月,针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造假问题,生态环境部联合山西省政府对临汾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而在早前的4月,山西省已抓获16名犯罪嫌疑人,并依法移送起诉。
今年4月16日,生态环境部正式挂牌。记者梳理发现,生态环境部挂牌近半年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实施,开展蓝天保卫战、黑臭水体治理、水源地环境保护等专项督查,采取约谈、强化环境信息公开与排名等方式,倒逼环保责任落实,各种实招、真招频出,推动我国污染防治、生态环境监管切实向纵深发展。
实招一?
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
31省份全覆盖,今年又杀“回马枪”
“赶紧把管事的叫来,谁说的清楚叫谁来。”督察组带队负责人的话让厂方负责人一阵紧张。这一幕发生在6月19日,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到宁夏灵武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进行“回头看”。在2016年的督察中,督察组要求宁夏解决灵武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侵占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问题。最终,督察组发现侵占问题依然如故,银川市委做出决定将灵武市分管副市长撤职。
这场环保督察风暴从2015年年底开始刮起,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央环保督察组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对全国31个省(区、市)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了一次全覆盖式的督察,一批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得以解决。
但风暴并未就此停止,首次督察已过去一年,各地的整改效果如何?今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又杀了个“回马枪”。
5月30日至6月7日,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启动“回头看”,6个督察组陆续进驻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东、广西、云南、宁夏等10省(区)。进驻期间,督察组再度发现问题。如6月5日,接到江苏群众举报:中国精细化(泰兴)开发园区在长江岸边填埋化工废料,并覆土掩饰,而这一问题早在去年第一轮督察就予以交办,但仍未解决,强令地方政府处理。
截至7月7日,督察组交办的群众举报生态环境问题,地方已办结28076件。其中,责令整改22561家;立案处罚5709家,罚款5亿1062万元;立案侦查405件,行政和刑事拘留464人;约谈2819人,问责4305人。
进驻督察、“回头看”,生态环境部这套组合硬招刮起的环保风暴,又进一步推动了各级环保督察向纵深发展。如6月11日,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随机抽查广东清远市海仔大排坑治理时,现场发现水体发黑发臭,反映治理存在“假装治污”“表面治污”等情况。对此,广东迅速在全省范围内查处了一批生态环保领域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失职失责问题。到7月1日,广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案件进行问责,涉及失职失责党员干部342人,其中因在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职责,清远市有23人被查处、5名厅级干部被问责。
中央环保督察的经验也给了地方启发。广东在去年对汕头、揭阳、肇庆、云浮4市开展省级环保督察后,今年内计划完成对其他地市的省级环保督察。
生态环境部表示,为防止环保整改出现“一阵风”的现象,破解外界对督察工作的担忧和质疑,将从2019年开始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并将有关部门和国企纳入督察范围统筹安排;同时针对污染防治攻坚战一些关键领域,开展机动式、点穴式专项督察。
实招二?
启动专项督查行动
对问题实施“拉条挂账,逐个销号”管理
“清废行动开始后,已对26家违法企业和7名个人,实施高限处罚,并采取查封扣押、停产整治、移送拘留等多种手段予以严厉打击。”生态环境部在7月25日新闻发布会上如是回答记者提问。
对于与民生紧密关联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部直接启动了更加严厉的专项督查行动,这些行动被称为“7+4”专项攻坚执法行动,包括打赢蓝天保卫战、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水源地保护、“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等。
其中,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自今年6月11日启动。两个月来,生态环境部几乎每天都公开通报督查发现的问题。该督查行动在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共检查企业(点位)14.06万个,发现8093个涉气环境问题。
饮用水水源保护行动紧密开展。5月20日,生态环保部组织开展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第一轮督查,从全国抽调执法骨干力量273个组,对所有涉及到的212个地级市及1069个县,1586个水源地的环境问题进行督查。
与此同时,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也正在开展。专项督查从今年5月开始,以长江经济带为重点,对除西藏以外30个省区市的70个城市的黑臭水体整治开展了现场督查。据生态环境部介绍,督查组对各地上报已完成整治的993个黑臭水体开展了现场核查,确认评估已完成整治919个,占92.5%,但还发现未列入清单的黑臭水体274个。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印发通报函,将督查发现的问题清单移交地方政府,要求限期整改并向社会公开,实行"拉条挂账,逐个销号"方式管理。”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表示,之后还将对交办地方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核查,并根据核查情况开展约谈和专项督查。
实招三?
约谈地方政府负责人
近五年约谈数量呈上升趋势
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正式挂牌刚满一个月,就分两次集中约谈了山西晋城,河北邯郸,山西阳泉,广东广州、江门、东莞,江苏连云港、盐城等10个地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数量之多、约谈之密,前所未有。
2014年,原环境保护部出台的《环境保护部约谈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约谈是环境保护部约见未履行环境保护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到位的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2014年约谈6个地方政府,2015年为18个,到2017年增长到23个。
6月4日,生态环境部集中约谈重庆市石柱、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和江西省宜春3市(县)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要求认真对待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严禁表面整改、敷衍应对、得过且过;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督察组进驻期间,共计与140名领导干部进行个别谈话,走访问询省级有关部门和单位101个;截至7月25日督察组进驻上海期间,与121名领导干部进行个别谈话;8月1日对北京通州区、河北曲阳县、河北赵县、山西晋城城区、河南辉县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8月6日就监测数据造假问题约谈临汾市政府主要负责人。
此前有媒体统计发现,从公开的约谈名单来看,90%以上的城市没有被第二次约谈,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约谈的效果。
实招四?
公布排名与联合惩戒结合
强化信息公开,发挥社会监督力量
“高手在民间,希望人人都成环境问题监督者。”在2018年“六五环境日”活动中,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主旨发言时再度强调,要强化信息公开和宣传报道,充分利用好社会监督力量。
7月2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18年6月和上半年(1—6月)空气质量状况排名,在原有74个重点城市基础上,将排名城市范围扩大至1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成渝地区、长江中游、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并从7月起,每月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最差和最好的20个城市名单。
“扩大排名范围是为了解决一些污染较重区域和城市未纳入排名等问题。”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扩大排名能实现重点区域和城市的全覆盖。
此外,水污染治理也进入排行榜模式。2017年中旬,原环境保护部印发《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指出,将对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每年进行4次排名,即第一季度、上半年、1—9月及全年,分别于4月、7月、10月及次年1月公布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较差的10个城市及水质改善、恶化程度相对较大的10个城市名单。
排行榜带来的治理压力倒逼地方强化监督,如河北省廊坊市7月发布今年上半年全市90个乡镇空气质量情况报告,将治理大气污染工作压力有效传导到基层一线。广东也从下半年开始每月公布各市水质和变化程度排名。
与此同时,采取联合惩戒的措施治污。今年4月,媒体曝光山西省临汾市三维集团偷排废渣废水,生态环境部联合山西省人民政府进行挂牌督办,并将三维集团环境违法信息通报证监会。山西证监局赶赴现场核实情况,并对山西三维集团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事项立案调查,随着曝光、通报带来的压力,该企业股价应声下跌。
“从目前看,多部门对环境违法企业实施联合惩戒是非常有效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竺效认为,生态环境部将企业环境守法评估的结果通过备忘录等机制同步披露给银行、证监会、保险公司等,甚至与税务、海关、土地审批等部门的审批和执法检查进行挂钩,形成更强有力的执法环境。
■专家视点
未来或将有更多国家层面强力治理行动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在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王灿发看来,以前的执法更多是针对环境污染企业,但对政府层面的推动不足。生态环境部成立以来,通过密集的督察、督查、约谈等行动,促使地方政府落实环保责任。
广东省社科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大磊则认为,当下生态环境部密集、严厉的行动,一方面是为了巩固此前几年的环境治理成果,另一方面也是给地方政府明确的政策信号,中央不会因为经济新常态压力而放松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这段时间的行动也展现了环保理念的转变:从原来的“督企”到“督政”“督企”两手抓。
“来自国家层面的强力治理能够迫使地方政府、企业转变对环境的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的效果。”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广州市人大代表李挚萍表示。
专家们表示,环境治理手段主要有命令控制型、市场刺激型和社会参与型,自上而下命令控制型手段在环境治理初期效率很高,能很快见成效。未来不排除这方面的行动还会更多,同时还需要激活其他两种手段“三管齐下”。
王灿发建议,可以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和追责的办法和标准,未达到环保目标就要追责。通过将环境保护作为政绩考核的组成部分,建立常态化机制。吴大磊则表示,可以设计引入相应的市场规则,带动市场主体参与到环境治理中,通过如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环保税等,引导市场将资源配置到效率更高的行业。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张子俊
记者谢庆裕
策划统筹:王长庚彭奕菲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覃娅婕)8月13-14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学成率省人大常委调研组到云浮市新兴县开展为期两天对《广东省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