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航道的阳江帆影
[摘要]舟船鼓满风帆远航,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载体骆驼是沙漠之舟,驼铃之声响在陆上的丝绸之路
↑ 民国十三年(1924),一艘帆船在阳江海域行使(据本报出版《阳江老照片》)
↑ 丝路帆影
刘运提 摄
↑ 清末阳江的木匠(据本报出版《阳江老照片》)
↑ 民国阳江城老牌船厂的船棚和木排(据本报出版《阳江老照片》)
◎ 古高凉是海上贸易的“基地”之一
不论是高凉县治、高凉郡治,还是宋康郡治,都设在原两阳(阳江、阳春)地区(今阳江市)。岭南圣母冼夫人家族,前后在两阳居住、筑寨、建城、垦田、屯兵、主政达40 余年。冼夫人将粤西一带建成向海而兴的“大本营”,把丰阜的物产通过阳江船舶由漠阳江出南海运送海外,古高凉是当年海上贸易的“基地”之一。
冼夫人组织的商船从“大本营”出发,航行到东南亚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往,开拓了高凉时期漠阳的海上丝绸之路。现在原属阳春和阳江之地,都有不少与冼夫人“向海而兴”有关的历史遗存,为研究阳江海丝路课题提供了佐证。
冼夫人时期为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对外贸易,除了在阳春石菉山开矿炼铜,在春城铁坑山采矿炼铁,大力打造兵器、农具和生活用具外,还注重利用阳春丰富的林业资源,通过漠阳江水路将竹器、木材输送出外,进行竹木加工,进而建造木船,将高凉主产的粮食、陶瓷及以蚕丝、麻布、葛布加工的优质纺织产品,除满足当地民众使用外,通过漠阳江运输商船经江海销往西南沿海国家。
◎ 两阳最早的水上航线
陆上交通靠车马,水上交通靠舟船。为了改善运输条件,增强航运实力,古高凉时期两阳就开辟了水上航线,至今尚有遗存的古码头、古渡口,仍分布在春湾、合水、春城、岗美、江城、那龙、埠场等地;海岸码头则有阳江北津、东平、闸坡、沙扒和电白莲头、博贺等处,进一步沟通了高凉东达广州、北到肇庆、西接徐闻的航线,奠定了高凉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
两阳属山水相依之地,河流密布、海岸线长、水路畅通。早在先秦时期,古高凉的先人已学会用独木舟作渔猎工具,阳春“独石仔”古人类遗址出土的河蚬、螺壳也反映了此地先民在水中觅食的智慧。后来,由竹木筏、独木舟发展成用木船行走江海。冼夫人主政期间,利用阳春山区大量的优质木材,制造舟船用于贸易运输,发展航运。出海的船泊运用风力原理,鼓满风帆,船民驾舟把舵,航行技术逐步精良,由此催生的造船业极为发达。直至20 世纪 80 年代,阳江依然是广东主要木质渔船制造基地之一,当时的阳江县国营渔船修造厂在粤西一带最具实力。历史悠久的阳江造船业,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远洋船只,可谓功不可没。
据《广东通史》(古代卷上册)载:“南方百越是善于造船的,南越先民至迟在新石器时代便已使用舟楫……”居住在漠阳江畔、南海沿岸的俚僚人,“水行而山处,伐木为舟,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环境因素以及历史遭遇将俚僚人推向江河、海洋,舟船成为俚人的水路交通工具。俚人习于水性,由制造独木舟、向艇、舸等发展为造船。
下图:古高凉境内出土的独木舟(李代文摄于电白县博物馆)
◎ 阳江造船业带动的“产业链”
阳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转运港和补给港,历代航运、造船业发达,逐渐由一条船而派生出许多附属行业。据 2017 年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风土阳江》记载:阳江造船业带动了十余种附带行业的制作和生产的“产业链”,民国初期从业人数不下1000 人。
造船时,锤、斧、凿、锯是首要工具,铁钉是万不可少的材料,船上的铁锚、铁链、桅篐等一切铁器用具也都不可或缺。因而,当时阳江最发达的行业:就是打铁、打线、织渔网、织船篷、做渔具等,还有烧蚬壳、舂船灰、刨竹丝、染帆布……当时阳江城内遍布着这些行业的作坊、店铺,主要分布在漠阳江边三铺街、大埠头、大闸社、岸坝、西濑一带。直至如今,城内仍存有打铁巷、织篷巷、蚬壳地、卖油巷、木材栏等巷道和地名。
由于打铁行业蓬勃发展,铁匠的火炉铸造出造船用品,更是催生了如今中外闻名的“刀具王国”。
→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分布在阳江城漠阳江沿岸的造船厂(作坊)和泊船埠头分布图①江城渔业维修厂②江城造船厂 ③“东平一”轮船码头④城西造船厂⑤沙尾造船⑥江盛船厂⑦华赖船厂⑧兆新船厂⑨沙扒船厂(分厂)⑩东砵船厂⑾华濠涌口埗头⑿埠尾泊船埗头⒀马洲船厂⒁阳江国营渔船修造厂⒂阳江造船生产社⒃石觉头泊船码头⒄三洲造船厂
航拍/李代文 制图/陈仕
↑ 阳江“七艕船”(船模)
◎ 古老的阳江造船业
据民国《阳江志》记载,在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天监年间(公元6 世纪),恩州(阳江)已能建造较大的运输船和渔船。宋代,已有南恩州商船往返广州,足见当时高凉郡(今阳江)造船业已很发达。2000 年版《阳江县志》也有记载:唐代,恩州(阳江)已能建造较大的运输船和渔船;宋代,已有商船往来江浙经商;明代,阳江是广东的造船中心之一,能制造远洋运输船舶和深海捕捞渔船。
阳江传统制造木船的种类,有“七艕、围罟、拖风、押虾、舢板”等船型。“七艕船”是本土民众用于捕捞、运输最大型的木船,以其质量好(建板底、柚木波、海棠桡)、工艺精而远近闻名。“七艕船”是因船从龙骨到“底韫”共有 7 块艕板而得名。该船置有头桅,中置主桅杆挂大帆,尾置尾桅,尾架置舵。头桅稍后处有插板。渔家有话:“开身起插,勾风落插。”插板具有抗漂作用,尤其对于刚在码头附近抛锚后仍漂移的船只,可紧急将插板直接插入海底,起到“刹船”的作用,以免产生船只碰撞。
舵叶上开菱形孔,“开孔舵”是阳江船的最大的特点,舵杆从船尾部中间上、下舵穿过,直插而下,舵叶多菱形孔。当水流从菱形孔流出时,可通过增减孔的数目来控制水流对舵的阻力,减少转舵力矩,使操纵时省力,并能提高船只的操纵性和安全性。
阳江“七艕船”的方向稳定性好、续航力强,载重量为50至80 吨。稍小点的“七艕船”,被渔民称为“开尾船”。开尾,顾名思义,就是船尾部装有尾架;尾舵呈方形,舵上开菱形孔,使舵得以上下升降便利。
为适应海上丝绸之路水域航行,阳江造船工匠制造的木帆船(海船)具有比“福船”和其他地方“广船”更优越的设计和用材。阳江船的主要形制为头尖尾阔。从船体外部看,有明显突出的龙骨,船头顶部较平,两端微有上翘,船型前瘦后丰满,船舱容量大,具有又宽又厚的舷侧顶板(俗称“面轩”)。阳江木帆船行船稳定性较好,装有减摇的舭龙骨,性能优良且实用性强。因其悬帆力强、适航性好、续航力大,造船用料讲究,成为广东西南沿海地区木帆船的优秀代表。
据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 年出版的《阳江疍家民俗》介绍:“七艕船”在明清时期在南海、湛江、阳江、中山、合浦等地海域都有它的帆影,是广船中一种相当成功的船型。至民国20年(1931),闸坡渔港已拥有大型“七艕船”“拖风船”“开尾船”等近300 艘,加上其他小型渔船达500 余艘;沙扒渔港可供三百艘大型“拖风船”避风;溪头渔港到20 世 纪 80 年代,已有深、中、浅海渔船近 700 艘。
清末阳江“船王”周康(又名周成禧)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阳江城洲尾(原国营阳江渔船修造厂厂址)开办“安记”船厂,还有民国期间建厂的造船老板史则庭、何登荣、陈仲欢、史采荫等人,都是阳江赫赫有名的造船名匠。
据2000年版《阳江县志》记载:“清末民初期间分布在阳江漠江沿岸的马洲、华赖、上濑、下濑、洲头等地的造船厂(作坊)共有43家,其中有6户能造200吨位的船只,全县造船工人逾千人。禄兴、积利、义兴等3户是宣统二年(1910)开业的老厂。”
阳江国营渔船修造厂建于1956年“公私合营”期间,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国有企业开始转制,各地民营船厂相继建立,如江城、溪头、闸坡、胜杭、永安、红星、粤港等造船厂,每年都有一批新船下水试航。
原江城船业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周世赏,现年73岁,出自造船世家,是“船王”周康的孙子,他谙熟阳江造船工艺,几十年来光是经他手建造的各类木质船及龙舟达70多艘,现为造船工艺市级非遗传人之一。
↑ 造船工艺市级非遗传人周世赏
刘运提 摄
新闻推荐
交警部门约谈16家外卖、快递等配送企业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