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文艺演出团体的“红色记忆”
右:紫兰青饰演《红灯记》中的李铁梅
↑ “阳江红色文艺轻骑队”队员在演出之余,坚持参加集体劳动
↑ 1965年10月“阳江红色文艺轻骑队”全体队员留影
↑ 阳江县文艺宣传队1970年7月在阳江大戏院演出芭蕾舞剧《白毛女》选段
↑ 阳江县文艺宣传队(阳江粤剧团前身)演出现代粤剧《红色娘子军》剧照
20世纪60年代中期,原阳江县曾成立一支“红色文艺轻骑队”,这是“原阳江县文艺宣传队”最初的命名。
当时,中国大地上掀起一股宣传、学习、推广“乌兰牧骑”的热潮。“乌兰”是蒙古语,表示“红色”的意思;“牧骑”是指“骑在马背上”,“乌兰牧骑”引意为“红色文艺宣传队”。
“乌兰牧骑”于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队伍精悍,队员多能,在1964年到北京汇报演出时,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充分肯定,后应邀在国内外访问演出受到好评,“乌兰牧骑”成为我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
1965年7月,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市县都要效仿“乌兰牧骑”,成立“红色文艺轻骑队”,并集中人员到广州参加短期文艺集训。中共阳江县委宣传部迅速筹备,在各部门、各单位抽调具有文艺特长的中青年人,组成了阳江县的“乌兰牧骑”。
“阳江县红色文艺轻骑队”组建初时共有12人:队长陈章高(宣传部委派的宣传干事)、编导程禹功(县文化馆辅导老师),队员沙开泉、周美彦、黄树棠、谢汝驱、梁端强、冯玉珍、梁世英、曾纪秀、张秀琼、郭瑞莲。当时每位演员都是多面手,吹、拉、打、弹、唱、舞以及表演,样样皆能。队长陈章高拉二胡兼打击乐,周美彦拉手风琴兼编演快板,郭瑞莲兼任驻队医生。当时以演出精短节目为主,如学习移植湖南花鼓戏《补镬》《打铜锣》等小戏曲,演出反映红色经典的《边海红旗》《党旗颂》等快板、群口词,还以《碟子花》《花笺调》等本土节目形式,表彰好党员、好干部和当地的好人好事。
“阳江县红色文艺轻骑队”成立后,一直坚持上山下乡,深入农村、边海、部队,每天一个点或一村一队。轻骑队仅配置一辆自行车,四盏汽灯,一张后幕和基本乐器。在地堂(打谷场)锣鼓一响,后幕一拉,就可向群众演出。
轻骑队的生活纪律要求极其严格,队员们自行煮饭做菜,队里的自行车除买菜时使用外,主要用以搭运乐器、汽灯、布幕、道具等。每个队员配备一根扁担,出发时乐器与行李、被铺、戏服都是各人自己挑。白天除转点外,还要排练节目;农忙时节,队里安排一定时间参加生产队的插田、收割等农活。轻骑队的“兼职”医生,还得抽出时间深入农户给病人看病诊疗。晚上演出结束后,队员借住在当地祠堂或学校教室,大家将桌椅一拼,蚊帐一拉,就是一张临时睡床,第二天还要将桌椅复回原位。由于演出是“红色宣传”,“送戏下乡”不收费用,更不给演出点增加任何负担与麻烦,这支“红色”队伍非常受欢迎。
轻骑队在下乡演出的同时,还为群众进行医疗保健服务,在当时缺药少医的农村,这是非常受欢迎的。队员们都还记得感人的一幕:当时轻骑队深入大八乡罗田村演出时,有一位十多岁的小孩子,在赶往观看文艺演出路途中,突然肚子痛,在地上直打滚。轻骑队的郭医生知道后,马上赶去检查诊断,当即让小孩服药,当晚病情竟然好转了。原来,小孩近来常闹肚痛,身上的蛔虫斑已很明显,郭医生断定是蛔虫作恶,给药驱虫,药到病除。此事像闪电一样很快流传开了:“轻骑队带来了‘神医’!”第二天天刚亮,轻骑队的驻地门口,已有十几名家长和小孩在排队等候“神医”为他们诊病。
1966年“文革”开始了,“阳江县红色文艺轻骑队”改名为“阳江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队员们住在“人民礼堂”前楼,日常管理实行准“军事化”。
1967年至1968年,文艺宣传队先后调入一批新人,从阳江师范学校毕业生中选调来郑荣辉、许天伟、冯里钦、关秀文;还接纳了广东省艺术专科学校毕业生麦婉莲、易韵仪、何伟希等参加演出队伍。至此宣传队总人数有20多人,文艺人才显著增加了。
1969年初,“阳江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参加湛江地区的文艺汇报演出,不论是节目内容还是艺术表演水平,都远胜于其他县市,获得汇演节目团体第一名。有人评价说:阳江一个五人的乐队,其伴音效果像一个乐团!
此后几年,宣传队自编自演了一批有影响的文艺节目,如歌舞表演《革命历史歌曲十首》,造型舞蹈表演《收租院》,歌颂边海乡模范党支部的情景歌舞《边海红旗》等。县委县政府凡有重大的活动或迎接贵宾等,都会安排宣传队演出。每年八一、春节慰问部队、渔港等,也会要求宣传队送上一台好戏。宣传毛泽东思想是宣传队的重要任务,每逢有最新指示或中央重要文件下达,宣传队则要载歌载舞、扛着标语牌上街宣传。
阳江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文艺队伍建设,特别批准宣传队可以不受“干部队伍编制”的束缚,分批招收有艺术才华的青年人进入宣传队,并从阳江“五七干校”借调湛江粤剧学校老师杨镜波为队员训练舞台基本功。
1969年年底,原阳江粤剧团改制,十多名粤剧艺术骨干调入县文艺宣传队,此时宣传队总人数已有40多人。队伍兵强马壮,开始学习排练革命样板戏选场,如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深山问苦》,《沙家浜》中的《坚持》,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深仇大恨》等。当时,作为县一级的阳江文艺宣传队能够演出芭蕾舞剧,而且水平不错,得到广大观众的肯定。此期间,《南方日报》报道了《阳江县文艺宣传队打响了湛江地区表演芭蕾舞的第一炮》。
1974年5月,阳江县文艺宣传队排演了优秀粤剧《杜鹃山》,轰动一时,出现了阳江文艺演出市场一票难求的状况。此后,阳江县文艺宣传队经上级批准,改称为“阳江粤剧团”。
在“八亿人民八个戏”的年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如饥似渴,为了满足群众需要,阳江粤剧团派人到广州演出单位拿到剧本,由本团艺人梁敦龙设计唱腔,由李云天执导。很快,《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山乡风云》《红色娘子军》等一批现代粤剧,在阳江以及粤西城乡热演起来,这在当时文化娱乐非常枯竭的年代,无疑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文艺大餐的享受。
粤剧《红色娘子军》阵容较大,尤其是舞蹈人数较多,原文艺宣传队一批演员虽有舞蹈表演优势,但演出人员还是不足。《红色娘子军》剧组便到社会、学校聘请一些舞蹈人员加盟。阳江大戏院舞台不够宽阔,导演李云天请来木工,把大戏院的前台向前临时扩建台口一米多宽。《红色娘子军》阵容鼎盛,戏功精湛,演出十分成功。
阳江粤剧团在1977年演出的《山乡风云》,也曾轰动一时!当家花旦赵绯红饰演刘琴,曾与红线女同台演戏的梁健饰演何奉,青年演员叶配强、许历丽分别饰演黑牛、春花……乐队的乐师是黄基焱、阮奕伟、林荣驱等,掌板的师傅是冯继忠,音响、录音师是冯里钦等,无一不是一流的艺人。
花旦赵绯红毕业于广东粤剧学校湛江分校,她1979年在粤剧《红色娘子军》中饰演吴清华(琼花),扮相俊美、大方、有台型,深受观众喜欢。
20世纪70年代,党中央发出关于“用革命的文艺占领农村的文化阵地”的指示。阳江县宣传文化部门以原来的文艺轻骑队骨干为班底,另外组建了一支由30多人组成的“阳江县文艺辅导队”,由县文化馆专职干部郑荣辉领队,由杨树文、张丽绮、杨昌发为辅导老师,主要任务是为农村辅导文艺队伍和培养人才。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辅导队还要下乡演出粤剧、歌舞、曲艺等,并选送优秀农村节目参加省、地的文艺汇演。
1978年12月,由业余作者冯学峥等人创作,杨树文、张丽绮分别导演的渔歌剧《三亲家》、舞蹈《早春》等节目参加湛江地区文艺汇演,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渔歌剧《三亲家》后来还赴省城演出获奖。
改革开放之初,“粤韵”奇葩重竟放,“南国红豆”发新枝。阳江青年粤剧团、阳江粤剧二团、阳江轻音乐团、阳江绽蕾歌舞团等演出团体相继成立,全县呈现了演出队伍新花竞放的氛围。这些舞台艺术队伍,持续发扬“乌兰牧骑”精神,不断推动文艺创新,演出了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节目。直到阳江建市后,虽然国有演出团体实施改制,但民间的戏曲团体始终保持着红色基因的“家底”,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红色记忆”。
(本版图片由张伟、许天伟、紫兰青等人提供)
新闻推荐
有话要说近日,阳江市正式推出阳江革命传统教育五大参观线路,有关单位应当充分发挥利用阳江市红色资源储备优势开辟出来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