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镇有车站、村村通班车,阳西城乡客运一体化和城乡三级物流体系基本确立 城乡交通加快一体化 乡村振兴驶上快车道
阳西县加大城乡道路建设,图为从塘口镇出发前往横山村的县道。谢兆威摄
阳西每天大量客运班线穿梭在城乡,激活了城乡间人员、物资的流动,带动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谢兆威摄
阳西县客运站监控室内的大屏幕,可实时监控每一位驾驶员的动态,以保障全县客运安全。谢兆威摄
依托一体化的交通动输网络,阳西县物流体系已覆盖到村一级。图为农村物流服务中心。谢兆威摄
客运站点有效覆盖,图为塘口镇周南村委会水南自然村独具特色的候车点。谢兆威摄
从阳西县塘口镇乘坐公交出发前往横山村,县道时而蜿蜒,时而起伏,但丝毫不影响一路顺畅。沿途绿荫如盖,与沥青路上的绿色标识线融为一道独特风景线。途经塘口镇周南村委会水南自然村,还能一睹独具党建特色的候车点。这是记者近日走访阳西城乡交通发展成就时在路途上看到的。
近年来,阳西县委、县政府把全力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一起部署,一体推进。在省交通厅、市交通局的指导支持下,持续完善城乡交通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乡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公路路面硬底化建设项目41个,建设了11个乡镇客运站,169个农村客运候车亭等,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有效衔接,城乡客运一体化和城乡三级物流体系基本确立,为该县乡村振兴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南方日报记者张琪琪
环环相扣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出行圈”
塘口镇横山村以玉米产业为龙头,不断发展乡村产业,特别是今年年初,甜玉米丰收上市。“现在路好走了,出圩卖玉米都方便很多,家里囤积的玉米也不怕卖不出去。”家住横山村的申伯表示,道路顺畅,交通便利之后,大家靠勤劳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据了解,三年来,阳西县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建设速度、群众收益均取得了大突破。其中,省、市、县三级共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约7.6亿元,养护资金2100万元,安保资金1200万元,城乡交通基础设施较创建初期全面实现提档升级。
深茂铁路建成通车,建成阳西铁路客运枢纽,推动阳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出行圈”;全县地方公路通车总里程较创建初期增加8.7%,县域公路网密度较创建初期提高10.3%,初步建成“三纵四横”快速路网和“两环”交通圈;“四好农村路”建设大力推进,至今已完成农村公路路面硬底化168公里,窄路基路面加宽改造13.9公里,全县建制村100%实现四级以上等级公路全覆盖和100%硬底化……这些都是阳西县创建示范县以来取得的累累硕果。
截至目前,“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点已由建制村通公路,转向改善农村地区通车条件和筑牢群众平安出行路,重点实施了一批自然村窄路面拓宽项目、公路路面硬底化建设项目、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和危桥改造项目,且全部完成了创建提出的16项公路建设任务。
此外,该县致力于打造“农村公路+”新模式,按照“建一条公路、兴一带产业、融一片美景、富一方百姓”的思路,建成以Y706线程村至红光村公路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农村公路、S282线新墟高速出口至阳西月亮湾段公路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公路等,为该县乡村振兴奠定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由点到面
全方位织牢织密公共客运服务网
“我去禾塘村找朋友玩,现在有了公交,一个小时就能到了,而且也便宜,一路上路况好,道路崭新也顺畅。”在阳西县汽车客运站阳西-禾塘公交车上,曾女士侃侃谈起乘坐阳西县城开往禾塘村的直通公交车时的内心感受。公交,是一座城市的窗口,但一直以来,这也是阳西县交通系统的短板所在。为改善公交短板,该县深入贯彻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大公交投入,每年落实公交补贴300万元,协调公交场站用地,破解公交发展用地瓶颈,推动公交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投资超8000万元,县、镇、村三级站场网络应运而生。目前,阳西全县公交线路规模已增加至10条,运营里程增加至243公里,公交车辆增加至60辆,并已建成92个公交停靠站。其中,新增的12条农村客运线路,在推动36条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的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站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乘车环境。如今,阳西县投资超过8000万元建设了16个客运站,其中一级县级枢纽站1个、镇级中枢站场7个、村级站场8个,完善了县、镇、村的三级站场建设网络,实现了全县所有乡镇的站场网络全覆盖。优美的乡镇站场环境,也打造成一道亮丽的乡村风景线。
全县行政村100%通客车,满足群众差异化出行需求。粤运朗日公司投入客运车辆239辆,公车公营,形成了“市—县—镇—村”四级无缝、快捷衔接的客运网络,做到了“镇镇有车站、村村通班车”,实现全县行政村100%通客车。此外,粤运朗日公司以阳西客运站为中心,投入56辆新能源纯电车对县城连接乡镇的农村客运进行公交化改造,进一步提升了城乡客运的标准化、规范化服务能力。
同时,该公司以乡镇作为片区,实施片区专营,将全县8个乡镇划分为8个区域,每个区域投入4台客车,即共投入32辆7座小型客车开通区域性经营,采用不同大小的车型,采取天天班、圩期班、学生班、旅游班等灵活的经营模式,和预约响应的运输补充形式,满足群众的刚需出行和差异化出行需求。
多渠道购票便民利民,服务体系日益标准化。通过利用粤运粤行APP、联网售票、手机购票、自助购票、免费WIFI等一系列便民、利民的服务措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专门成立客服中心,及时快速响应群众的各项需求,通过优化调整、完善充实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出行的美好需求。
全面完善
打通城乡物流,保障安全出行
“建成"1+7+49"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新增物流企业38家,乡镇快递网络覆盖率达100%,建制村100%通邮,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快递比例达100%……”从开始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至今,三年来,阳西取得了物流体系建设高分成绩单,这背后,是如何实现的?
为推动城乡物流和交邮融合发展,示范县创建期间,阳西县财政投资200万元,建成以“网上飞”和邮政分拨中心为双核的县级农村物流中心。同时,依托粤运“网上飞”平台,利用长途客运、农村客运网络和发班频次优势,代运邮件和快递,降低物流成本;依托邮乐网,建立阳西特色馆,通过“邮乐网+原产地认证+邮政公司+农村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通“城品下乡”“乡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此外,引导农村淘宝等电商平台发展农村物流,为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下乡提供畅通的物流运输保障。
物流体系高效运作下,农村居民出行的安全弦也同步绷紧。
走进阳西县客运站的监控室,监控大屏幕映入眼前,每个清晰的监控镜头都在实时监控着每一位驾驶员的动态,屏幕下方的工作人员,敏锐地紧盯动态,一有问题迅速解决。
为保障居民安全出行,该县以落实智能监控和加强闭环管理为推手,抓好现场动态监控,整治驾驶员作业行为,推行规范化管理。其中,200万元投资建设的集安全监控、服务监督于一体的“智能监控”中心,能够通过实时掌握每一辆车和驾驶员的动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生产安全。此外,该县还开展“五大排查”回头看行动从严从细排查治理隐患,营造良好的企业安全秩序。同时,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和危险源排查,制定分级管控措施,利用线上培训和线下分散培训的方式开展驾驶员安全教育和培训。
难能可贵的是,驾驶员夜间行车安全摆上阳西县委、县政府议事日程。近年来,阳西县接连对多条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安装路灯实施亮化工程,大大提升了司机夜间行车的舒适度和安全度。目前,国道G228线(原国道G325线)阳西段全线亮灯、省道S282线G15高速公路新安装500多盏路灯全部亮灯……“路灯亮了,我们司机开车视线好多了,行车更安全了。”每盏路灯点亮的,是每位司机夜行安全的保障,也是千家万户安全的保障。而这,仅仅是阳西县为提高群众幸福感而孜孜追求的一个暖心缩影。
新闻推荐
阳西未雨绸缪召开水库工程防汛现场会 48个水库工程 全面落实防汛措施
为进一步做好水库防汛工作,全面提升水库工程防汛应急救援能力,4月8日,阳西县2021年水库工程防汛现场会在溪头镇双水水库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