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深情,依在一纸墨香里
一天整理旧书籍,忽然,三封封面印着“阳江日报”的信封吸引了我的眼球,一时之间,我记不起是谁给我写的信。拿起一封,抽出里面的信纸,有十字法折好的信纸两张,一张页眉印着红色“阳江日报社”的纸张,寥寥几行字告知我:寄去的简讯《高歌颂中华》收到时,已过了最佳发稿期,另一张是我寄去的稿件,还夹着一张歌咏比赛时的彩照,那是我刚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国庆节,平冈镇举办庆祝建国四十五周年暨改革开放十五周年百歌颂中华比赛,我把这当时镇上文化活动的大事写成简讯。寄信的日期找不到了,因为不见稿件最后一页,回信日期是1994年12月17日,而信封邮戳的日期已是12月24日。
我把信放回信封里,再拿起第二封,信封上的钢笔字苍劲方正,一种敬意涌起。轻轻抽出信纸,摊开,是那种标准的作文稿纸,页底印着“阳江日报”四个字。信有两页,是编辑梁卓超先生在采用了我的简讯《富了不忘老人》后,百忙之中给我的鼓励:希望我以后多写关于平冈发展的文章,多报道家乡的变化,宣传家乡。宛若游龙的字里行间可见殷殷期待,现在读来,这信仍给我极大的鼓舞,我想象那是一名文质彬彬的美男子,当初我阅读完这封信,是否会打满鸡血呢?可惜我无论怎么努力地回忆,仍然记不起当时的感觉,也不见积极的行动。可能就是当时工作太忙吧,一周要上二十多节课,早上天未亮就要早读,晚上在橙黄的灯光下批改作业,有时候要上自修,我想当时这封信的喜悦一定被哪个调皮的学生,硬生生地压在了桌子的某个角落。捧着这封信,愧疚涌上心头:我当时至少该给这位可敬的编辑复封感谢信的。
第三个信封上的字,也是笔力劲挺,恢弘大气。呵,阳江日报社的编辑都是这么牛的,不仅文字功夫过硬,书法也是一流,真多才多艺!感觉这个信封有点厚,我轻轻抽出里面的物品,一张发黄的报纸,一张薄薄的信纸。我打开信纸,一字一顿地阅读着洒脱的几行文字:
敖惠娇同志:
新年好。
大作《保持年轻》已被我报周日版《周日约会》专栏采用,谢谢您的支持,望今后不吝赐稿。
项劲
1月29日
哦,稿件采用了也要回信告知,编辑还真是贴心。我再翻开那张《阳江日报》,报纸是1995年的,有四版,分别是本地新闻、社会聚焦、周日约会、广告。我把第三版从上往下、再从下往上找了个遍,找不到信里所说的《保持年轻》,只是最底边有一个剪掉的洞。估计当时是把自己的文章剪下来收藏了。收到哪里了呢?二十多年了,宿舍搬了几次,房子搬了几次,小小的一张纸片,早已化为灰烬了吧?
可我就是割舍不了,总想寻到那张岁月的痕迹。后来,终于在学校宿舍的旧书柜里,翻出一本32开的硬皮抄,紫色的封面,一幅绚丽的晚霞照湖图,“往日情怀”四个字,让心瞬间柔软,像是邂逅多年不见的好友,盈盈的浅笑依稀是当年的暖意。轻轻翻开第一页,封面耷拉下来,时间的腐蚀,侧面早已脱离,再看纸上,是一首首摘抄的诗歌,偶尔有一幅幅剪下来的美图,还有在阳江师范读书时发表的几篇文章,再寻里面,我惊喜地找到了那巴掌大点的豆腐块《保持年轻》,一段泛黄的情怀安静地贴在纸页上,和那篇简讯靠在一起,文字还很清晰。
继续翻阅着,一层层剥开青春的情愫,看到了1994年4月25日的一篇短评《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有感于利春晓事迹》,这该是我最早发表在《阳江日报》的稿件了吧。还找到了1996年的几篇随笔、评论和简讯,但此后再无张贴的稿件。
2015年春,江城作协主席梁永艺拉我加入他们的组织,鼓励我多写作,多投稿,有时还任务式地下达指标。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写就写吧,写什么呢?搁笔二十载,文字底蕴不足,工作繁忙,能抽出的时间不多,要写出一篇像样的文学作品,还真的有点挑战。就从粗浅的写起,写心底最真的感触吧,2015年5月8日,《阳江日报》百姓故事版刊发了我的《随文学荡漾的青春梦》,此后,陆陆续续在副刊文化版、教育版发表一些文字。
时代的发展,给写作者带来极大便利,现在早已不用一笔一笔爬格子、装信封、贴邮票、邮寄,然后巴巴盼望着回信,只要在键盘敲下文字,一点发送,文稿就会即时飞到报社邮箱,不用担心新闻简讯错过最佳发稿时机了。媒体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稿件刊发了,只要打开微信公众号或阳江PLus,马上可尽览报纸各版面文章,电子版随时都可以打开浏览,根本就不用剪下来张贴保存。
阳江日报社常定期召开会议,向读者征求推动办报不断纵深发展的良策,不断强调,要积极宣传阳江本土文化,要讲好阳江故事,把属于阳江人的特色文化呈现给世界。
是呀,这片8000平方千米的土地,正依托蓝色的海,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她的精气神越来越足,她的姿态越来越美,漠阳江水流淌着奋斗的幸福,我要把对这片故土的最真切的爱恋,反哺给这片土地。于是,我坚持用文字感恩身边的幸福,记录心底的感动,珍惜生活的美好,并把稿件第一时间投给每天出新的《阳江日报》。
给人力量的往往是一些细节,因细节,我对阳江日报的编辑充满敬意。一次写稿,为了用一个什么名词表述我们乡下用来撩拨灶火的工具,我琢磨了很久,最后用“火燎棍”定稿投出去。稿子在《阳江日报》文化版刊发了,我发现编辑把“火燎棍”换成了“火撩棍”。一字之变,给我顿悟:不是与火打交道就用火字旁的字,那棍子的作用就是撩拨,该用动词。后来,这篇文章也在省级的报纸刊发了,但这个“燎”字却没有改动。我莞尔:还是我们阳江日报的编辑文字功底深,本土风情了解透,审核稿子严谨认真。很多篇稿子,编辑都是在细微之处巧妙改动,使刊出的文字更简练传神。编辑的敬业、追求完美,是无形的鞭策,使我丝毫不敢马虎,对稿子仔细推敲,尽力以最美的文字投出去。
依托《阳江日报》,不仅可寄托自己的情感,还从中吸纳文学前辈大师的精华,每一周文化版的稿件,我都会认真阅读学习,没能在当天阅读的,过后尽量抽出时间学习,那一篇篇美文就是我的精神食粮。报社社长黄仁兴、副社长吴建光、市作协主席林迎等常带头为文化版撰稿,挖掘地方文化名人故事、挖掘阳江文化精髓,宣扬文化传承,他们的优秀作品为我树立了榜样,让人感受到阳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及文化人为这片土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的贡献。还有很多前辈、文友的文章,各具特色,思想向上,情感细腻,气势豪放,流畅温热。
我目睹《阳江日报》的日渐成熟,她的温情脉脉,如股股暖流,流淌在心间。她的副刊文化版细分地方、都市、笔会、艺术馆等版面,会大气恢弘地以整版甚至几版巨幅,介绍漠阳江在文学、美术、书法、文化古迹、历史底蕴等方面的成就或发展现状,不吝篇幅展现有深度、时代性强、引领本地文化自信的文章,也会灵活留出空间,让作者抒发心灵感触、美好的感恩以及生活启迪等,版面设计灵活有致,格调高雅,文化特色浓郁,用这一方水土的源远流长,这一片土地的欢腾奋进,承载起阳江人民浓浓的乡愁,打造阳江文化名片,树立起阳江人民强大的文化自信。
《阳江日报》以独特的芳香浸染读者的情怀,以纯净的文字滋养着我们的灵魂,我会一如既往地把她当作我的人生好友,倾注我的深情。
新闻推荐
阳江日报讯(记者/吴晓霞)市民莫先生近日向本报“民生热线”反映,称他的小车车龄已有12年,他想换一辆新车,然后把旧车送给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