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风貌

阳江日报 2021-04-19 19:21

[摘要]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实现村庄保洁100%覆盖

阳江日报记者/王 静

记者近日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了解到,近年来,阳江市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着力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常态化、规范化上下功夫,完成了“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建立了稳定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延伸到行政村、自然村,完成“一村一保洁员”配置任务,村庄保洁覆盖率达100%,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构建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提升村容村貌

近日,记者来到阳东区东平镇北环村,村道通畅整洁,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四小园”盘活宅前屋后闲置土地,处处绿荫掩映,路旁花木扶疏。村内主要路口均放置了垃圾桶,不时可见村民前来投放垃圾。北环驿站伫立在村口,绿树环绕,墙面上的一幅幅彩绘色彩鲜明、形态各异,村里的保洁员身着反光背心,认真地清扫地面上的枯枝、落叶,身旁的小推车里已经堆放了不少垃圾。“我是主动报名当保洁员的,每天早上7点多开始打扫卫生,现在村民卫生意识很强,基本一上午就能把村里公共区域打扫干净,一个月的收入大概800元。”村民雷法强表示。

北环村通过广播、乡规民约、村民小组长入户走访,加大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宣传力度,主要路口都放置了垃圾桶,使村民的环保和卫生意识有效提升。3个自然村均配备了保洁员,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由村民负责,公共区域由保洁员负责,生活垃圾统一由东莞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安排车辆,运送至垃圾转运站,再进一步进行无害化处理。北环村党支部书记范志慧介绍,目前,村内乱堆乱放、畜禽散养的情况基本杜绝,3个自然村正在同步推进柴草垛集中堆放,消除安全隐患,美化人居环境。

据了解,阳江市建立健全了稳定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阳东区、阳西县、海陵试验区、高新区采取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市场化运营方式,建立了“村收集、专业公司转运、县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江城区阳春市按“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解决辖区内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问题。

推广农村垃圾分类发展“循环经济”

“农村垃圾分类对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有重要意义,更是环境保护大势所趋,要结合乡村实际,实施更接地气的垃圾分类方法,让村民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例如,垃圾分类终端处理的厨余垃圾经过处理后,可以助力绿色农业发展。”东平镇瓦北村党总支书记李慧芳表示。

村民罗立权的家中,堆放着一桶桶环保酵素。这些酵素由厨余垃圾(菜梗、果皮)加水,添加促进有机物分解的微生物菌剂,进行自然发酵,放置至少半年以上的时间转化而来。桶内上层的是液态酵素,底层是发酵后的沉淀物。液态酵素按一定比例兑水,用于农作物表面,能达到防害虫、补充养分、促进生长的效果。沉淀物混淆一些草木灰或其他有机肥料,用于泥土里达到防虫害、改善土地土壤质量的效果。罗立权一家使用环保酵素为蔬菜、果树施肥,对厨余垃圾进行循环利用,也进一步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在瓦北村,“变农村垃圾为新型肥料”的风气正传播开来,良好的利益闭环让部分生活垃圾分类实现“村民自治”,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参与其中。

乡村的“慢生活”和广阔空间,让村民有时间、有条件去实施垃圾分类,既能变废为宝、减轻垃圾处理的体量,也能促进村容村貌提升。瓦北村大力推广垃圾分类,与阳江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向村民发放可降解的环保垃圾桶,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对树枝、落叶等可降解还田的废弃物,引导村民和保洁员进行集中放置,使其自然降解,用作土地堆肥,可以缓解农田对化肥的过度依赖,修复农田土壤生态,减少垃圾体量以及焚烧产生的二次污染,巩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果。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级财政每年安排约1300万元对各县(市、区)农村保洁经费进行补助,各县(市、区)财政每年投入约6000万元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工作,投入约2800万元用于村庄保洁工作,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每年投入超1亿元。目前,阳江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坚持生态文明发展方向,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引导各地区因地制宜推广分类收集,加强村民自治,依托技术手段实现“变废为宝”,努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垃圾治理水平。

左图:瓦北村的保洁员在打扫村场卫生。梁文栋 摄

新闻推荐

全市153对夫妻撤回离婚申请

民法典实施3个多月以来,离婚冷静期专克冲动型离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