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32小时6支队伍集结
阳江日报讯(记者/王雄基 通讯员/韦智锋)阳江发生里氏6.0级“地震”,消防员火速集结!3月30日至31日,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市地震局开展“砺剑2021”地震救援实战拉练。全市5支地震分队及特勤地震救援队集结阳江高新区通宵演习,全程时长32小时,刷新了阳江市自行组织地震拉练的规模记录。
地震救援是消防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3月30日下午1时,分布于阳江市各县(市、区)的5支地震分队及特勤地震救援队在接到指挥部命令后,陆续赶赴阳江高新区平冈镇的“受灾”区域集结。拉练设置了徒步突进、深井坑道救援、狭小空间救援、绳索斜下救援等12个科目,各分队以抽签形式选择拉练顺序。
当天下午3时,10余辆消防车及50多名消防员云集训练场,分组检验自己的地震救援本领。这一边,参加高空绳索救援的消防员在8楼“飞檐走壁”,搭建绳桥将担架和“伤者”迅速转移至地面。那一边,消防员进入一栋因地震倾斜的3层楼房,在做好安全支撑后破拆楼板救出被困者。手持生命探测仪的消防员则将废墟分成几个区域先后作业,试图寻找生命迹象。
在所有拉练科目中,耗时最长的莫过于狭小空间救援。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科目主体是一条10余米长的管道,管道内横阻着多层浇筑了钢筋水泥和碎石,消防员需要尽快打通障碍以挽救生命。“密闭的空间加上大量粉尘,消防员在作业几个小时会产生焦躁情绪,对作业人员的技巧和心理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现场消防员向记者介绍了参与这个科目的体验。
入夜,拉练还在继续。消防员在营地的帐篷里吃完野战自热米饭后,各地震分队重新抽签,在夜色中开始新的拉练科目。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参谋张绘表示,此次拉练模拟地震后的真实场景,坚持“全过程、全要素、全实战”原则,力争在危机来临之时让消防队伍成为挽救人民生命财产的可靠力量。
新闻推荐
市体育馆新冠疫苗大型临时接种点昨日投入使用